“外商投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视角下开发区外资引进工作
——以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2017-01-10 03:38施维青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40期
关键词:外资企业招商开发区

■施维青 徐 坚/文

“外商投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视角下开发区外资引进工作
——以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施维青 徐 坚/文

一直以来,外资是为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一股主要力量。外资引进,通过与本地资源的互补性整合,为当地输送了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先进要素,形成了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引进外资,尤其是优质外资,是开发区利用外资工作的关键点,也是创造地方经济社会共赢、多赢生态圈的支点。本文以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商投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切入点,多角度剖析借力外国资本,不仅关注国际资本流入量,更关注产业结构、地源结构、投资结构、效益结构等因素,以宏观深远的视角来探寻其问题、本质及引进对策、具体抓手,以期外资成为融于开发区经济循环的内在血液,成为发展道路上一股新鲜活跃的力量。

一、开发区外资引进情况

“外商投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现阶段全国口径的唯一外资审批备案、统计基础数据库,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地方外资引进的基本情况。本文基于该系统中开发区本级导出数据(截至2016年8月),对存续的253家外资企业进行多角度剖析:

(一)外资引进数量

一是减缓:资金总体呈曲折上升趋势,但增速持续放缓。2006年至2015年10年里实到外资从5500万美元上升至3.3亿美元,翻了6倍;2011年到2015年实到外资从2.3亿美元增加至3.3亿美元,当外资体量集聚到一定规模后,增速逐渐放缓(图1)。

图1 开发区近年外资引进情况折线图

图2 2012-2016新设企业规模情况

图3 开发区外资企业规模发布

图4 合同外资100万美元以下项目的企业数与规模数占比

图5 合同外资100万美元以上项目的企业数与规模数占比

二是减小:近年新设外资数量从2012年的18个到2015年的10个、今年的5个;新设企业合同外资从2012年1.5亿美元到2015年5900万美元,今年仅99万美元,引进外资项目数与规模数总体呈小型化趋势(图2)。结构上,现存253家外资企业中,合同外资规模在500万美元以下的有149家,约占总项目数的60%,500万美元(含)以上至1000万美元以下的43家,占比17%;1000万美元(含)以上的61家,占比24%,呈现小项目主导格局(见图3)。贡献上,以2015年为例,100万美元以下项目数占比高达60%,然而外资贡献占比仅为1.32%;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数占比20%,引资规模占比高达91%,呈现以少数大项目为支撑、众多小项目为主流的外资构造(图4、图5)。

三是减轻:近年来中外合资企业设立有减少的趋势,外资独资趋势明显。开发区现存253家外资企业中65%均为独资企业,从2012年至今新设外商独资企业一直保持着60-80%的高占比(图6);而近年来,合资企业通过股权转让变更为独资的情况也在增多。

(二)外资产业结构

开发区现存外资企业在数量与体量上,制造业企业数占比83%,合同外资占比79%,实到外资占比62%,工业仍然是现阶段开发区的核心产业(图7)。2013年开始,开发区外资服务业企业在数量上快速增长(图8),相较于2009-2012年外资服务业企业平均占比20%的情况有大幅提高,但在引资规模上,除2013年外资房地产企业(绿城玉园)设立大幅拉升外资服务业资金流入量外,其余年度外资服务业引资量缓慢滞后,缺乏多点支撑,创新金融、研发总部和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力度不够。

图6 2012-2016年外商独资企业占比趋势图

图7 外资产业结构分析图

图8 近年来新设立外资服务业企业发展情况

图9 开发区外资企业来源地分析

(三)外资地源结构

从投资来源地分析,亚洲(港澳台地区)是主来源。2012年至今,亚洲一直是外资主要来源地,特别是港台地区。开发区内253家企业共422个投资方中,有82%来自亚洲,9%来自欧洲,7.4%来自美洲,1.4%来自大洋洲,0.2%来自非洲。其中香港是亚洲地区外资最主要来源地,422个投资方来源地中,香港投资方132个,占比高达31%(图9)。

从投资来源企业分析,世界500强招引是重点难点。开发区共有1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设立外资企业10家;近两年开发区通过股权并购、新设等形式引进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平安、葛兰素史克);世界500强中主要以亚洲投资方为主导(数量占比60%),目前日本为主要来源地,占比30%(图10)。

(四)外资投资结构

投资结构分为投入结构与退出结构:

一是投入结构:新设增资为基础,并购外债是方向。自开发区设立外资企业至今,外资引进手段不断丰富,按新引进外资规模排序,通过新设外资企业新增外资(商务部统计口径新增合同外资数)26.0672亿元,通过增资新增外资3.7106亿元,通过外债(股东贷款)新增外资3.5572亿元,通过并购新增外资1.9689亿元(图11)。可见新设企业仍是外资引进的最主要方式,而增资作为存量外资企业新增外资的首要方式(2012年至今通过增资累计引进外资5146万美元)也在一直发挥积极作用。

图10 开发区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方分布图

图11 外商投资结构-合同外资增加情况(亿美元)

图12 历年来外转内企业占注销企业比重

图13 开发区产值前30强中外资企业产值贡献情况(亿元人民币)

图14 开发区税收30强中外资企业贡献占比

值得注意的是,外债与并购的规模与日俱增:开发区外资企业股东外债都集中在2014年以后,2014年外债规模6423万美元,2015年9882万美元,2016年至今1540万美元,主要来源于重大新设与并购项目,如长江汽车、益民食品外债引资1.7亿美元,占据了外债主要份额,外债能在3年里迅速成长为外资引进的重要手段,意味着其存在巨大潜力;2012年以来并购新增外资3127万美元,益民食品、黯涉电子等通过吸收外国投资方并购,引进外国管理模式、扩大资金来源,努力实现了民营企业向国际化企业的转变,逐渐发展为新常态下引资提质的重要手段;另省外外商投资再投资(地方口径纳入外资统计),也可作为外资引进的补充方式。

二是退出结构:外转内大力攀升,减资应引起重视。开发区成立至今共注销企业58家,合计注销注册资金(出资义务)5.26亿美元;其中因转内资注销的企业17家,占比29.3%;依章程规定解散14家,占比24.1%;未达经营目的注销的企业16个,占比27.6%;依法责令关闭的3家,占比5.2%;严重亏损注销的4家,占比6.9%;投资方未履约至无法经营注销的4家,占比6.9%。很显然,外转内已成为注销外资的最主要原因,2015年转内资企业数/注销企业数从2012年0%增长至80%,一跃成为近5年来外资退出的最主要形式(图12)。

根据外资相关法规,合资企业不得减资,总体来说限制了部分减资情况。但开发区独资企业已减资52家次,共计退出注册资金(出资义务)约5亿美元,2012年至今减资(出资义务)2.7536亿美元;其中2012年、2013年因众多企业经营不善等原因,造成了外资减资的小高峰。另外,也有通过迁出而退出开发区的外资,但因迁出企业一般为规模较小的贸易型、研发型非用地企业,占比较小。

(五)外资效益结构

外资企业在产值、税收上等方面的贡献值得认可。开发区工业产值30强中,外资企业数量分别是2012年12家(产值105亿元人民币)、2013年9家(产值130亿元人民币)、2014年12家(产值153亿元人民币)、2015年12家(产值140亿元人民币),外资企业数量比例保持在30-40%,产值效益持续维持较高水平(图13)。在税收前30排名中,2012年外资企业13家,缴纳税收4.3亿元(总9.3亿元);2013年外资企业13家,缴纳税收5.3亿元(总13.3亿元);2014年11家,缴纳税收2573万元(总1.7亿元);2015年外资企业14家,缴纳税收8.4亿元(总20.4亿元);企业数量占比37-47%,税收贡献约占40%,保持了较高的稳定贡献率(图14)。

综上,在外资紧缩的国际背景下,置身于工业衰减、服务业上升的产业结构调整历史节点,开发区外资引进直接面临着减少、减缓、减轻的巨大挑战,经受着产业转型升级对外资引进的深刻考验。剖析开发区五年来形成的外资产业结构、地源结构、资金投入、退出结构与效益结构,要求我们更专注地投入到外资主要来源地(亚洲香港)与驱动力(世界500强等行业领军企业)中,并同步防范外资来源单一、过于依赖个别项目从而导致的外部性风险,充分全面地认识新设、增资、外债、并购、再投资等外资注入方式,开源节流抓主要矛盾(新设增资),广泛均衡抓次要矛盾(外债并购),在当下“公司法”与“三资法”改革、负面清单备案制度推行的时代背景下,严格把控认缴资金虚报、外资转内资、减资等退出流向,把外资项目的经济、社会、科技效应发挥到最大值。

二、开发区外资引进的问题

(一)波士顿矩阵分析法

波士顿矩阵(BCG-Matrix)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四象限分析法,由世界知名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开发,以市场增长率与份额为指向,将每一个战略单位标志在矩阵图上,显示出哪一块存在潜在收益,哪一块是组织资源漏斗。现将波士顿矩阵应用于外资各结构布局,根据外资增长率、外资占有率分布至四个象限,金牛组:具有较高的占有率,保持低增长率;明星组:增长迅速、具有较高占有率;幼儿组:占有率低、增长迅速;瘦狗组:占有率低、增长率也低(图15)。

(二)外资短板

一是外资支撑相对单一。近年开发区外资主要通过香港五龙集团的长江汽车等项目作为主要抓手,工业投资缺乏大项目支撑,计划引资与实际引资之间差距大。二是引资结构不尽合理。创新金融、研发总部和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占比偏低。区域内还尚未设立投资性公司、创投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领域企业,在新金融、新地产、新消费等服务业领域亟待有益尝试。三是有效外资引进艰难。公司法认缴制推行以来,部分企业将出资期限拉长至30年,每年的有效利用外资明显下降。加之外部紧缩的投资形势,近年落地的外资投资不多,新注册企业、新签约项目的外资少,两年来外资商贸、住宅零入区。四是转内资趋势日益凸显。基于企业上市与新三板挂牌需求(外资股比15%以下),近年来大量外资企业申请转为内资企业,还有部分企业在两免三减半政策后,已经享受完优惠政策的外资企业在追回期过后,为了防止不必要的股权纠纷等问题,陆续变更为内资企业。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宏观国内外的影响,主要是资本方投资意愿对招商引资的影响。世界500强全球布点基本完成,欧美再工业化和拉美、东南亚低成本竞争,中国产能过剩等因素导致外国企业对中国投资行为趋向谨慎,给招商引资工作带来巨大挑战。2016年二季度全市第二产业外资项目仅2个,占2.53%;第三产业外资项目77个,占到了97.47%。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电子商务的浪潮催生了大批众创空间和物流项目,近期赴开发区考察的项目大都是物流项目和产业园项目,大的好的实体项目不多。

中观市内外的影响,主要是工业用地准入指标过高对招商引资的影响。余杭区在土地地价、投资强度、土地产出、税收等方面的要求远远高于周边的富阳、海宁、德清等地,严重影响开发区对于工业用地企业的吸引力。同时,对以工业为主招商对象的开发区,要素瓶颈制约明显。新增土地资源有限,去年落到开发区的土地指标仅500亩,工业仅占一半,本着优地优用、招大引强原则,善用新增工业用地,新增用地中存在多个项目竞争一块用地和一项资产的窘境。

微观区内外的影响,主要是招商合力打造对招商引资的影响。今年是开发区整合提升(原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钱江经济开发区整合)的第一年,需要谋长远、打基础,很多工作还在磨合当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招商队伍“各司其职”。开发区内招商部门、产业部门及产业园平台都有若干人员专门从事招商,各招商主体依托各自招商资源引进的招商项目,其范围、标准、内容、流程等不统一,不利于形成招商引资合力。同时,对项目的评估缺乏客观、科学的规则,不利于产业的聚集和产业规划的实施。二是招商人员“体制多样”。开发区从事招商工作的人员中,有公务员编制、事业编制,还有企业和政府雇员编制。多种编制的存在,造成了收入不同,晋升通道不一,同工不同酬,考核上还存在吃大锅饭、难以调动积极性等问题,使很多项目跟踪,无法做深做细做多做快。

(四)启示

根据波士顿矩阵模型分析的开发区现有外资情况,统筹协调矩阵要素,即培养明星、辅助幼儿、巩固金牛、提升瘦狗,促成外资引进渐进、突变的跨越性成果,提升开发区利用外资的整体水平。

产业结构:巩固外资工业基础,紧抓把握外资服务业上升的机遇。

地源结构:重视亚洲地缘优势,紧盯香港地区投资动态,坚持欧美500强招引工作持久战。

投入结构:夯实新设、增资基础,激发外债潜力,引荐以民引外,力促外资并购。

退出结构:持续关注外转内趋势,合理支持上市融资,警惕注册资本虚报问题,严格审核减资事宜。

效益结构:锁定产值、税收等直观经济效益,传递人才、技术、管理、理念、品牌等隐性效益。

三、外资引进工作对策

外资引进,需要我们从其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着眼,既要深入外资抓外资,又要跳出外资抓外资,转变理念、精准施策、合力解决,把利用外资做好做实。

(一)抓环境招商,解决“凭啥招”的问题

致力于通过引进外资改善开发区综合环境,同步利用环境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投资落地,形成环境-外资-环境的生态体系。统筹抓好居住、配套、政府服务等大环境。一是宜居环境。抓住杭州G20峰会的品牌效应,特别是房地产回暖的契机,积极引进高端的外资房地产项目,为外国高管、海归人才、海外专家驻留开发区营造宜居宜业的品质环境。二是配套环境。加强规划衔接,盯准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品牌综合体、国际知名五星级酒店等招引,加快推进打通主城区的“三路一环”快速路及开发区内的毛细血管道路,完善地铁、轻轨、BRT、公共交通等城市交通布局,破解开发区北部商贸业态不多、集聚度不强、人气不旺等问题。三是行政环境。结合“三资法”改革的契机,充分执行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外资负面清单”与外商投资企业备案制度,破除外资准入的“玻璃门”“弹簧门”,加强与市商务委、区工商、外管、海关联动协调,深入企业问需解困,行政服务精准发力。

(二)抓主体招商,解决“谁来招”的问题

成立由开发区进区产业项目评审领导小组,对招商资源进行统筹,实施统一商务管理,明确招商项目进区流程,并实施重大项目招引和进区的评审。同时,从完善招商团队的培养制度、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角度出发,切实提升主体招商水平,打造专业化、国际化招商队伍。一是主体能力建设。立足“数字为王、项目为要、信息为先、工作为基”的原则,打造招商团队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建立完善现有各类项目的评估机制及入区流程。要建好招商“五库”,即项目信息库、招商资源库、客商名录库、法规政策库、招商活动库;要走好招商“五步”,即“一听、二问、三看、四评、五审”五步曲,通过一听商业计划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问投资主体、拟建项目等情况,三看公司现状和拟选地块、厂房,四评投资方、项目概况、对项目的初步评判及建议的招商项目考察报告,五审由评审领导小组评审确定是否引进;要行好招商“五法”,积极构建“四位一体”多维度大招商模式,灵活运用政府组团招商、小分队专业招商、委托招商、驻点招商、以商引商等五个招商方法,提升招商团队素质,系统化防范虚假外资、注资虚报等风险,将谈而未设、设而未建、建而未献的外资项目准确快速地纳入发展轨道,力促有效投资。二是主体能动激励。进一步探索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以调动招商积极性为基调,把招商工作向市场化运作方向推进,通过建立开发区招商领导小组,竞争择优录用招商专员,解决非编企业人员上升通道,适当加大外资招商的奖惩权重,在政策制定、工作协调、责任落实方面加深探索,形成上下齐心、合力招商的活跃局面。同时,为促进开发区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引智、引税的活力,拓宽各类项目信息来源,出台奖励办法,鼓励社会各界为开发区引荐优质投资项目。三是主体考核管理。当下招商面临的客观困境,要求我们必须创建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探索联合考核制度,即内资外资合并、外资外经合并、投入产出合并的外资综合考核体系,考虑一个地区外资与内资引进的合力,外资流入与流出的平衡性,以及外资对社会经济、技术、文化贡献度,将现行的以资本量为单一指标的单元化考核制度转变为多元化考核制度,把利用好外资数量问题转化为发挥好外资质量问题。

(三)抓对象招商,解决“要招谁”的问题

一是产业上,立足开发区特色,做强做精主导产业,凸显国家级开发区的品牌效应和开发区规模经济的虹吸效应。更要抓住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跳出外资必须“用地”的定式思维,瞄准总部类、金融类、服务业领域的新兴产业,积极引进资金密集型项目,发挥外资基金、创投投资、融资租赁等金融形态,促进直接投资、二次投资。二是区域上,首选香港台湾、主攻亚洲欧美,紧抓杭州召开G20峰会的品牌效应,把握杭州“两带”“两廊”建设机遇,着力吸引高端设备制造业、新能源与新材料等领域的外资企业入驻开发区、布局长三角制造高地。三是类型上,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成长型科技企业、海归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等,构建大项目支撑,串联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供应链的经济生态系统。

(四)抓方式招商,解决“怎么招”的问题

因势利导、深入挖潜,举全区之力打好外商直接投资、增资、外债、并购四张牌。一是抓直接投资。主动出击找项目,组织招商小分队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敲门招商,开拓融资租赁公司和外商投资性公司的招引思路,主动回访B20重要客商,同时加强与省侨联、省投促中心、国外招商驻点、使领馆等中介、平台及部门单位的联系,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外商、接触外商、吸引外商,促进外商直接投资落地。二是抓股东外债。充分利用好开发区最大核心资源——企业资源,动员存量外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向境外股东争取借款、增资。定期排摸企业情况,对投注差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进行重点动员,鼓励企业从实际情况出发,向境外股东借款。三是抓增资扩股。重点关注区内长江、贝达、华鼎、胡庆余堂等规模效益较大、投资意愿强、并处于快速上升期的热门领域企业,采取一对一走访的形式,动员企业通过增资扩大投资,并借助服务业零地招商的春风,积极导入新商业模式、新业态及配套物流项目,合理利用外资填补开发区空余空间资源。四是抓并购上市。以民引外,鼓励国内资本通过并购、参股、融资租赁等方式吸收国外资本,实现民营企业重组,借力外国资本、技术、经营模式、金融手段,推动民营品牌国际化运作,打开国际资本引入渠道;境外上市,借鉴区内富春集团崇贤港物流新加坡资产证券化先进经验,与各级金融办加强联络对接,探讨开发区内资企业中的明星企业、品牌企业境外上市、海外证券化的可行性。

(作者单位: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

猜你喜欢
外资企业招商开发区
招商合作
外资企业在中国国内价值链中的采购结构及产出用途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园区项目招商
穿透虚假外资企业的“包装外衣”
持续加持自由流,招商华软又添科技“神器”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浅谈外资企业收购民营企业的成败因素
开发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