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护理的系统评价

2017-01-10 07:38周珂羊杨德芬黄芸李宇任婷婷何国平
贵州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鼻窦炎检索内镜

周珂羊 杨德芬 黄芸 李宇 任婷婷 何国平

(遵义医学院护理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护理的系统评价

周珂羊 杨德芬△黄芸 李宇 任婷婷 何国平

(遵义医学院护理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慢性鼻窦炎; 术后疼痛; 护理; 系统评价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头颈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8%~15%[1]。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鼻窦炎患病率为2%~16%[2]。目前,慢性鼻窦炎主要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术中因组织机械性损伤引起疼痛,术后创面不能缝合,同时,因鼻腔填塞物压迫止血,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反应性水肿,使致痛物质分泌增加,鼻腔分泌物引流不畅,刺激神经末梢而加重疼痛[3],使机体各系统发生相应的改变,影响食欲和睡眠。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很少受到重视,但临床发现相当一部分患者术后疼痛剧烈,术后3 d内尤为明显。因此,采用循证研究方法,对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护理进行系统评价,目的是为下一步临床构建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护理策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检索资源及纳入与排除标准 检索式:(“慢性鼻窦炎OR鼻窦炎OR筛窦炎OR额窦炎OR上颌窦炎OR蝶窦炎”)AND术后AND疼痛AND护理,检索到的数据库文献导入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及文献查重。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和CBM,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 2015年6月。纳入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护理的随机对照文献;排除无关文献、会议摘要、综述、及无具体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方法、疼痛评价指标的应用研究相关性质文献。

1.2 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 参照《对干预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的Cochrane手册-5.1.0版》的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第一阶段为初筛,通过阅读标题和摘要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对初筛后合格的文献进行全文阅读。第二阶段为全文筛选,意见不同的文献通过讨论或参考第三方意见解决。

1.3 数据提取及合成 参照PICO原则(P:研究对象,I:干预措施,C:实验对照,O:研究结果)设计资料提取表格,定性分析提取相关数据。由于纳入文献同质性差,因此,本研究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提取数据。

2 结 果

2.1 文献检索及筛选 初检出文献305篇,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初筛和全文筛选后,最终纳入文献8篇。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纳入文献8篇,时间为2010-2015年,涉及5个省市,8所二、三级医院;研究对象为慢性鼻窦炎术后患者1 174例,实验组589例,对照组585例;表明目前该研究多位于发达省市二、三级医院,且近年逐渐增多。

2.3 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 纳入文献8篇,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其中有5篇文献是完全随机对照,2篇是半随机对照。文献等级质量评价推荐为B级,纳入文献研究方法质量普遍不高。见表1。

表1 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

2.4 纳入研究术后疼痛护理措施及干预效果 纳入文献8篇,参照PICO原则进行描述性分析,干预效果结局指标均为“+”,表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显著。见表2。

表2 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措施及干预效果(n)

注:√代表有对照;+表示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护理研究范围 本研究显示,目前国内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护理研究多位于发达省市二、三级医院,且近年逐渐增多,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后效果较明显。提示近年来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护理关注度逐渐增高,术后疼痛护理可作为其有效手段,但有待进一步推广。

3.2 方法学质量评价分析

由表1 可知,纳入文献8篇,4篇文献描述有随机具体方法,另4篇未明确提及关于随机顺序产生过程的信息,只简单提及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随机对照方法质量评价标准,纳入文献除基线可比性、退出或失访达到质量评价标准,而分配隐藏、盲法、意向处理分析均为不清楚,故等级质量评价推荐为B级,本研究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总体质量普遍不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3.3 术后疼痛护理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分析

3.3.1 术后疼痛护理措施 由表2可知,根据描述性方法分析,纳入文献描述存在多样化,缺乏规范、统一,提示需进一步完善。

3.3.2 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由表2可知,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均为“+”,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献描述干预后疼痛效果评价工具有:NRS评价2篇、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价1篇、马盖尔问答法评价1篇、世界卫生组织疼痛程度分级指标评价1篇、VAS疼痛评估工具评价1篇;未用评估工具评价2篇;因此,本研究表明疼痛效果评价工具多样化,评价指标不统一,评价方法不规范,干预效果存在差异性,提示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护理研究逐年增多,患者接受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后效果明显,但还有待推广开展;术后疼痛护理措施多样、干预后效果评价方法不规范,效果存在差异;据此,本研究提示慢性鼻窦炎术后疼痛护理的规范化程度不高,需进一步研究。

[1] 李长青.慢性鼻-鼻窦炎概述[N].5版.中国社区医师,2011-5-6.

[2] 陆汉强,程雷.慢性鼻-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治疗新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2009,17(1):56-58.

[3] 邱月英.鼻内窥镜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杂志,2004,25(7): 826.

[4] 纪静.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30例围术期舒适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4):35-36.

[5] 秦艳芳,黎美玲.鼻内镜术后无痛护理的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志,2010,18(9):1319-1320.

[6] 蓝敏凤.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0):175-179.

[7] 李翠娟,黄艳芬.慢性鼻窦炎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理与临床,2013,17(9):1096-1097.

[8] 晋云花,文娟.心理干预对鼻窦炎手术患者焦虑及疼痛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9(21):1610-1611.

[9] 鲁群英.心理护理对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2,中刊:114-115.

[10] 王晓兰.心理护理干预对鼻内窥镜术后疼痛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13,34(14):826.

[11] 汤小丽,文丽.综合护理干预减轻慢性鼻窦炎术后不适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147-149.

四川医院管理和发展研究中心项目(SCyg2015-2-15)

R473.76

B

1000-744X(2016)04-0444-02

2015-10-08)

△通信作者,E-mail:1716539036@qq.com

猜你喜欢
鼻窦炎检索内镜
眼内镜的噱头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张赞臣的鼻窦炎神方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