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机合作社是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2017-01-10 03:40茶陵县农业机械管理局段华文
时代农机 2016年8期
关键词:茶陵县农机局农机

■ 茶陵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段华文

发展农机合作社是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 茶陵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段华文

茶陵县地处湘赣边界山区,是罗宵山脉片区重点扶持县,也是湖南省51个扶贫县之一。全县人口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万人,耕地面积3.99万hm2(59.8万亩),2015年底有贫困人口约1.16万户、3.96万人。80年代中后期开始,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广大农村出现“996138”(老人、儿童、妇女)现象,部分田土耕种缺乏劳力。为破解这一难题,茶陵县着手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着力培育发展农机合作社,提高劳动效率和农业效益,取得显著成效。全县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32家,其中“海林”、“荣丰”等6家合作社为省扶持的现代农机合作社,资产总值3650万元,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78台(套)、联合收割机226台(套),育插秧设备30台(套)、烘干机械23台(套),入社成员220人,扶助贫困农户930户、3100多人。

1 发展农机合作社是现实所需

发展农机合作社,对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推进扶贫脱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农机合作社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载体。从茶陵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生产受到土地、水肥等资源要素的约束更加明显,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更加普遍,农田抛荒现象客观存在,农村中“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矛盾更加尖锐。湖口、舲舫、秩堂、浣溪等乡镇,出外务工创业人员占全部劳动力的70%以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迫切需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发展农机合作社,可以使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得到有效整合,彻底改变“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作模式,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2)发展农机合作社是促进农民增收增效的有效途径。农机合作社通过农民与农机手的联合,贫困户与富裕户的联合,共同搞好家乡农村建设,“抱团”参与市场竞争,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小舢板”变成了“大舰队”,有效扩大作业规模,降低作业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同时,农机合作社还能拓展农机服务领域和延长产业链条,使合作社成员获得分红收入。农机的大量投入使用,把荒地变成绿田,水稻亩产效益由200元提高到500~700元。

(3)发展农机合作社是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全方位推进发展。2014年,湖南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拉开了大力培育农机合作社的序幕,省农委、财政厅、农机局连续3年印发《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鼓励发展农机合作社,明确扶持措施。株洲市政府在2015、2016年将农机合作社建设列入“民生100工程”建设项目,明确目标任务。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指出“农业合作社是发展方向”。国家、省、市、县都相继出台了农机补贴、累加补贴、合作社以奖代投等扶持政策,茶陵县农机局也提出了“农机促扶贫、农机帮致富、农机为农民”的工作要求,农机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迎来了黄金发展重要时期。

2 发展农机合作社应积极作为

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主动介入,积极作为,使农民办社有动力、有后劲。

(1)引导宣传。从手插、肩挑、脚踩、牛耕、日晒,到全程机械化的推进,孰快孰慢,孰优孰劣,要有比较,需要广大农民、出资人的思想转化和跟进。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县电视台、茶陵新闻网等媒体,大力宣传发动。创立《茶陵农机》短信平台,及时向各级领导、部门负责人、乡村组干部、专业合作社、维修经销商,传发农机动态,推介工作亮点,宣传典型样板。通过层层宣传,使各级充分认识培育农机合作社、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2)兑现政策。县政府成立了“茶陵县农机合作社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农机、财政、监察、银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合作社建设项目的规划、协调工作。县农机局也成立“农机合作办”,抽调专门人员专门负责合作社的培育发展指导工作。同时,为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两个“百千万”工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意见》的要求,优先安排国家补贴资金,争取落实上级扶持资金。县财政还对购置插秧机、育秧软盘等重点机具实行累加补贴,对每个现代农机合作社以奖代投补助资金15万元。

(3)全程覆盖。全程覆盖是农机合作社发展主攻目标。茶陵县在引导发展农机合作社中,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重点,在水稻生产的机耕、机插、植保、机收、烘干、运输的六个环节,实行“保姆式服务”,鼓励合作社注重各个环节机具购置,大力推广高效、环保、节能、易操作的机具。对新机具的推广使用,多层次召开现场观摩学习,推行实地实机教学,全面了解掌握机具使用,提升机具使用效率。全县按乡镇按片区,设立农机维修网点,实行农机维护“110式服务”。

(4)齐抓共管。农机合作社成立后,在指导其搞好生产服务的同时,注重运行动态的把握,确保农机合作社正常健康运行。组织专门班子对2014-2015年注册的合作社进行清查,核查农机装备使用、制度建设、财务管理、经营运转等情况,清查现代农机合作社在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水稻生产规模经营、农业组织化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省级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根据清查结果,将合作社分类管理,重点培育管理规范、效益突出、全程覆盖、扶贫有方的合作社,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针对合作社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县农机局主动加强与银行对接,当好“银社红娘”,为合作社协调资金不足问题。今年,已促成惠民合作社贷款30万元、瑶瑶合作社贷款25万元、荣丰合作社贷款50万元。

(5)助力扶贫。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扶贫攻坚目标,县农机局发挥职能优势,大力扶持农机合作社,以农机合作社助推扶贫工作。“海林”、“荣丰”等农机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市场+贫困户”的运行发展模式,以优惠市场价格为贫困户实行代耕、代种、代收全面服务,组织贫困户富余劳动力培训学习农业机械驾驶耕作技术,以投劳入股的方式参与农机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大手”,拉起贫困户“小手”,实现互惠共赢,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海林”合作社成员杨小明、贺春耕,原系贫困家庭,通过带田、带机入社方式,参与农机作业、水稻种植,自力更生改变了贫困面貌,找到了脱贫致富出路。

3 发展农机合作社要强化保障

(1)实行绩效考核。茶陵县政府将农机合作社培育发展作为农业农村大事来抓,列入县政府对各乡镇(街道)的绩效考核范围,量化指标,明确责任,要求每个乡镇(街道)每年必须新增1家以上农机合作社,强化乡镇(街道)工作责任主体。

(2)强化安全监管。将农机安全监理重心前移,以平安农机示范社创建标准来抓好合作社安全管理工作。按照省市要求,在强化乡镇农机员安全责任工作的同时,建立村级农机安全员。全县所有村都由村主任或村治保专干为村农机安全员,县农机局负责日常的教育培训管理。明确农机安全员职责,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由县农机安全监理所牵头,深入农户、田间一线开展服务,检审机具,排查隐患,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农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3)优化服务环境。建立农机便民服务中心,将农机补贴、监理、推广、培训等事项,集中受理,实行“一条龙”服务和首问责任制,以最短最快的时间办结各类事项。严守收费标准和项目,能不收的坚决不收,能少收尽量少收,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减免收费,或者先办事再收费。积极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加强农机干部素质教育。根据现行要求,建立完善局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实行“以制度管理人,以事业激励人”。坚决整治“雁过拔毛”腐败问题,用“纠四风、治陋习”要求,制定《工作人员廉洁服务“十严禁”规定》,规范每个干部的行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意识,强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服务环境。

猜你喜欢
茶陵县农机局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不一样的农机展
为民着想紧急协调拖拉机驾驶员资格证办理
人工影响天气在茶陵县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分析
应城市农机局到陈河镇汤庙村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
浅析茶陵县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淄博市农机局举办以案释法专题讲座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
宁波市农机局再次荣获市级文明机关标兵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