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机制探析

2017-01-10 15:56杨靖三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23期

杨靖三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作为聚集经济的表象,其实际发展情况会影响产业间经济活动。产业集群通过彼此间互动及合作,成为促使企业资源整合及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产业所在地的国内市场需求条件,往往是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原动力,会刺激企业进行改进和创新。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理论进行分析,阐述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的互动机制,提出相应对策,有利于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可持续化发展与经济发展。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 产业集群 互动发展 机制

任何产业集群都有其特有的资源基础,在环境选择组织的力量下,各区域所拥有的资源与相关产业集群密不可分。从组织生态学的角度而论,资源分割(resource partition)理论表明聚落内生产企业间存在两种竞争共存现象:一是通用型组织与专门型组织在不同资源区位中的竞争共存;二是通用型组织与专门型组织在同一资源区位上的竞争共存。上述两种现象最后都可能演变成市场集中程度增强与组织密度不断提高。故而,一旦资源分割的态势形成,无论是不同资源区位下还是同一资源区位下的竞争共存,本文认为都关系着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资源空间不同区域的组织会采取不同的经营方式,在资源中心区域的组织采取通用型,处于资源中心周边的组织则采取专门型。

产业集群发展概述

基于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能够通过信息与产品的流通,达成资源整合的目的,发挥产业集群的最大效用。一般情况下,产业集群包括服务生产企业或最终产品销售企业、服务供货商、金融机构、专业组装与机械设备等相关企业。部分下游产业也可能包括在产业集群当中,起到互补性的作用,帮助专业化企业完成运营销售。政府机关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政策性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与方向。在同类化产业集群中,行业协会也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主要源自于客户需求的形态与特质,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本土商贸流通企业往往受迫于市场压力,需要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进而提高竞争优势。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商贸流通业在现代化发展及发展规模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图1与表1所示,2004-2015年,我国商贸流通业总额与GDP总量均在不断上涨,且增速飞快。商贸流通业在累计增长率以及平均增长率方面,对我国GDP的增长有极大贡献。我国宏观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全社会对流通业的需求量和需求层次,加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目前,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在整个社会再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方面,商贸流通业在社会生产活动体系中是重要的中间环节;另一方面,各种类型的商贸流通业模式是实现消费者最终消费需求的必要条件,没有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便难以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所以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路径下,我国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的互动机制,将有利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化健康发展。

我国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机制

自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工业产业迅速发展,为我国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常态经济发展路径下,结合我国“互联网+”、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等战略,我国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基础条件已经初步形成。通过利用区域经济优势产业资源,推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可以涉及产业链环节,构成现代化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群有助于商贸流通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

当产业集群形成,内部的丰富产品与服务优势逐渐凸显,将有利于商贸流通业的专业化发展,形成专业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通过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内部企业会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方式,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商贸流通企业越来越专业化,产业集群规模越来越大,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产业集群的发展会促进商贸流通市场的不断完善。

(二)产业集群有助于商贸流通业网络平台构建

在现代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已经步入电子商务发展阶段,进而推动了商贸流通业和产业集群的双向发展趋势。互联网时代,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往往需要透过网络技术、网络平台,更全面地向潜在客户或准客户提供服务,进而促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加快商贸流通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例如中国纺织面料网与中国化工网等,在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整合下,专业市场网站内汇聚了大量实体产业与网络经济的结合体,促进了我国各个产业集群内商贸流通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商贸流通业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商贸流通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渐渐加入流通市场,导致商贸流通市场内的竞争愈加激烈。随着商贸流通市场的竞争激烈化,将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组织结构,革新生产技术。随着商贸流通业的不断发展,会对区域内产业集群带来人才培养和技术革新的压力与动力。与此同时,作为生产与消费环节的纽带,商贸流通市场能够为产业集群内企业提供来自全国的技术信息与销售、生产信息,为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转型提供有利的信息化支持、技术性支持。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的互动机制进行定量测算。首先,根据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得到KMO值为0.689>0.5,Bartlett检验的p值为0.001,由此说明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其次,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特征值,最终提取了F1、F2和F3三个主因子,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9.8%、26.5%和12.8%,累计方差贡献率超过87%,因此认为前三个主因子可以充分解释表1所有指标的大部分信息。最后,根据得到的三个主因子的因子得分矩阵,并根据公式F=λ1F1+λ2F2+λ3F3,可以得到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的指标值,λ1、λ2和λ3是对应的贡献值。

本文结合产业集群型态程度与知识流通两个层面,进一步检证其对产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集群各种型态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除垂直合作关系程度与产业创新程度间关系,由原先的负向不显著转变为负向显著外(t=-0.101,P<0.01),其余方向与显著性未改变。亦即,产业集群型态为水平竞争关系的程度愈高,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愈低(t=-0.161,P<0.05);不过,产业集群型态为资源共享关系的程度愈高,其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却愈高 (t=0.119,P<0.01)。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企业发展、组织、管理及变革,都将受到宏观与微观环境的影响。对于企业而言,政府的影响作用非常明显,但是政府需要透过政策引导,才更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必须通过刺激其它四个力量来影响产业竞争力。例如:政府的补贴、教育和资金市场等政策会影响生产因素。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的钻石结构,如图2所示。

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协调发展对策

(一)建立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围绕着一个或多个大型企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其内部包含多个与大企业相关联的上下游或配套企业,从产业集群发展角度而言,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要求产业链条较长,集群的必要条件包括生产过程的可分性及最终产品的可运输性,因为若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具可分性,则这些产品便会在同一组织内以垂直整合的形式完成,不会产生专业分工的现象。其次是如果产品不具可运输性时,则生产企业所在的位置由消费所处的位置而决定。

(二)鼓励并促进生产企业间联盟

集群的创新过程建立在地理空间的邻近性上,由于生产企业之间在集群内容易有较好的互动及共享技术、资源及人力等,更促进了生产企业间在集群内的学习活动,而促使创新绩效的达成。因此,政府应鼓励并促进生产企业间结盟,以奖励或补助方式,鼓励生产企业共同收集及分享信息,让商贸流通业可以在集群内快速流动,促进生产企业创新活动的产生。产业集群与商贸流通业专业市场的有效对接,是为了打破传统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发展机制,进而实现横向一体化的现代发展进程。

(三)增强企业间以商贸流通业作为联系的纽带作用

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的合作机制,可通过彼此沟通与交换知识,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构建协同物流配送中心,是指由批发、生产与零售、连锁企业共同参与,由一家配送中心承担配送业务的商品流通方式。协同配送也可以称之为共同配送,即在产业集群背景下,由处于产业上下游的不同或相同类型企业,共同打造的配送模式。一方面,这种流通模式可以充分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优势,提升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在外包物流业务的同时,产业集群可以通过投资的方式改善配送质量。与此同时,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比较严重,需要通过协作配送的方式提高物流效率。

结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经济战略引导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集群与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互动机制,在区位优势、市场供求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之间通过互动与协同发展模式,进行产业集群中生产产品的规模扩张,而使两者关系更加紧密,能够有效地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聂瑞芳.地方商贸流通与产业簇群发展的互动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9)

2.王凤莲,赵骅.创新失灵治理视角下集群企业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5)

3.刘平,贺武,周世璇.物流链整合视角下商贸流通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7)

4.冯成伟.基于共演型互动的商贸流通市场和产业集群共生模式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17)

5.来文珍.基于县域经济的商贸流通业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21)

6.唐德淼.自贸区溢出效应背景下的现代流通产业发展战略[J].中国流通经济,2014(3)

7.王晨明,于涛,朱立龙.山东省现代流通业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