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

2017-01-11 00:30邓乃哲常佩芬徐焕苓张九菊
关键词:化瘀胸痹心痛

邓乃哲,赵 勇,常佩芬,徐焕苓,张九菊

(1.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建设郭维琴名医传承工作站大城分站,河北 廊坊 065900;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郭维琴名医传承工作室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建设郭维琴名医传承工作站,北京 100700)

探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

邓乃哲1,赵 勇2,常佩芬2,徐焕苓1,张九菊1

(1.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建设郭维琴名医传承工作站大城分站,河北 廊坊 065900;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郭维琴名医传承工作室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建设郭维琴名医传承工作站,北京 100700)

目的 对使用益气化瘀祛痰的方法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效果展开讨论。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展开治疗的胸痹心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保心宁胶囊展开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化瘀祛痰展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并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上观察组占比96.00%(48/50),对照组占比76.00%(38/50),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资料展开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益气化瘀祛痰的方法对胸痹心痛展开治疗在临床上具有很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益气化瘀祛痰;保心宁胶囊;胸痹心痛;疗效

胸痹心痛作为临床上常见心脏内科疾病,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人群。患者临床上有胸部憋闷、疼痛,严重时会有心悸、气短、喘息以及胸痛彻背等临床症状的出现,更甚会危及生命安全。对此,如何有效改善这类病患者的症状,在疗效的提升上占据着关键位置[1]。我院对此探讨分析益气化瘀祛痰对胸痹心痛展开治疗的效果,在取得较好效果后整理数据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因胸痹心痛而展开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以上选取的患者临床表现以及检查结果均符合诊断标准。观察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49~86岁,中值(68.2±5.1)岁,病程为5个月~15年,中值(7.3±2.4)年;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50~85岁,中值(65.9±4.8)岁,病程为6个月~15年不等,中值(7.4±2.1)年。两组患者以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心宁胶囊(杭州前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0199993Z4)展开治疗,用法及用量:口服,3次/d,3粒/次,行药28 d。

观察组采用郭维琴教授益气化瘀祛痰方药物[2]展开治疗,配方中存在有党参20 g,地龙、葶苈子、薤白各15 g,三七3 g,炙甘草、桂枝各6 g,延胡索9 g,石菖蒲10 g,薄荷12 g。使用北京康仁堂颗粒,计量标准规范,一次一袋,2次/天,服药28天。这类益气化瘀祛痰药物加减原则为:(1)以气滞血瘀、胸痛剧烈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在以上药方基础上加以桃仁、赤芍、红花和丹参;(2)以肝火内盛、肝阳上亢为主要症状的的患者,应加入天麻、珍珠母和石决明等等;(3)以烦躁失眠、心神不宁为主要症状的患者,需添加知母、百合、龙眼肉和炒枣仁等。

1.3 疗效标准[3]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部分甚至出现加重情况,心电图检查异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显效: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在对得到的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显效:观察组占比64.00%(32/50),对照组占比34.00%(17/50);有效:观察组占比32.00%(16/50),对照组占比42.00%(21/50);无效:观察组占比4.00%(2/50),对照组占比24.00%(12/50);总有效率:观察组占比96.00%(48/50),对照组占比76.00%(38/50)。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中医中认为,胸痹心痛发病机制复杂,常与患者的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绪波动、六淫侵袭、寒邪入侵等生活因素有关,这类患者如果延误治疗时间或者治疗方法不正确,会使得病情逐渐加重。这类病症的发病机制是典型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意思是这类患者会存在阴虚、阳虚、气虚、气阴、血淤、痰邪、寒湿、气滞等中医上的临床情况,最后使得患者病痛情况加重。在临床上对此展开治疗主要是以补益心气、化瘀祛痰为本。在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药方中,党参能够大补元气,具有良好的健脾益心、通常心脉的作用;三七主要以活血化瘀的功能为主;薤白能够实现祛痰散结的功效;薄荷主要是在祛痰化瘀上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地龙主要是清热镇痉、益气化瘀的功效;葶苈子主要是祛痰理肺的功效;延胡索能够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桂枝能够温通心脉,对人体有活血运气、和营散寒的功效;炙甘草能够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石菖蒲主要是活血散风、开窍豁痰的功效。以上药物单独使用时治疗效果不理想,但将其进行联合使用后,能够对祛痰化瘀、益气化瘀、理气止痛具有意想不到的良好功效,且不副作用暂不明显,在临床上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1] 袁灿宇,袁晓宇,袁智宇,等.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J].中医研究,2010,23(5):65-66.

[2] 郭维琴.郭维琴临证精华[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9.

[3] 苑广芬,王国新.探讨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6):58-60.

本文编辑:吴宏艳

R259

B

ISSN.2095-6681.2017.07.61.01

猜你喜欢
化瘀胸痹心痛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浅析真心痛与别络痛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主要成分的配伍研究
炙甘草汤加制水蛭治疗胸痹心痛作用机制、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化瘀解毒健脾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结节的临床观察
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相应中医学“心痛”病名之探讨*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最短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