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地黄丸和三七血伤宁胶囊联合西医治疗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观察

2017-01-11 02:48汪洋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12期
关键词:明目视网膜胶囊

汪洋

(浙江省磐安县人民医院,浙江 磐安 322300)

明目地黄丸和三七血伤宁胶囊联合西医治疗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观察

汪洋

(浙江省磐安县人民医院,浙江 磐安 322300)

目的观察明目地黄丸和三七血伤宁胶囊联合西医治疗非增殖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60眼)及对照组41例(52眼)两组。对照组糖尿病饮食,并口服西药控制血糖、血压,采用阿斯匹林抗凝及其他对症处理,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明目地黄丸和三七血伤宁胶囊。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病变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56%优于对照组的82.93%(P<0.05)。治疗前两组视网膜病变程度差别不大(P>0.05)。两组治疗后视网膜病变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视力、微血管瘤数目和出血斑面积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且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微血管瘤数目和出血斑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P<0.05),而对照组微血管瘤数目和出血斑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别不大(均P>0.05)。两组均未见胃肠及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结论明目地黄丸和三七血伤宁胶囊联合西医治疗NPDR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病变程度,无明显不良反应。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明目地黄丸 三七血伤宁胶囊 西医

糖尿病(DM)是可影响全身各脏器和组织血糖代谢的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中2型糖尿病(T2DM)由于其发病隐匿而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T2DM发病率在我国呈增高趋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其病程延长,患者双眼可先后发病,可致黄斑区水肿、渗出、眼底出血等,甚者视网膜脱离、失明,亦为眼科常见致盲疾病之一,其目前临床上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激光疗法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等,但单纯运用西药治疗,其效果不甚理想。临床多以尽量较少和控制并发症发生为主[1-2]。笔者在采用常规服用降糖西药或注射胰岛素的基础上,加用明目地黄丸和三七血伤宁胶囊联合西医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86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3]诊断标准及《眼底病学》[4]中DR的诊断及分期标准确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按2002年国际分类法[5]。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辨证为气阴两虚兼血瘀者。1)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40岁,<80岁;患者均经体格检查和眼底镜、荧光造影诊断为非增殖型DR,且双眼中无增殖型DR病变者;知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协议书;患者均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均有不同程度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或视网膜与黄斑区出血、水肿以及渗出等;属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轻、中、重度NPDR者。2)排除标准:近期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恶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急危重症者;合并有其他眼病者,如青光眼、严重白内障、增殖型DR者等;患有其他疾病或合并症者;不配合,或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患有精神病者;过敏性疾病或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院门诊、住院患者86例112眼,其中男性35例,女性47例;年龄45~72岁,平均(61.46±8.49)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60眼)及对照组41例 (52眼)。观察组45例,男性20例(25眼),女性25例(35眼);年龄40~72岁,平均(56.86± 8.40)岁;糖尿病病程2~28年,平均(11.54±2.84)年;空腹血糖8.3~14.8 mmol/L,平均(11.51±3.36)mmol/L;合并高血压病者11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轻度(Ⅱ)NPDR 14例,中度(Ⅲ)NPDR 21例,重度(Ⅳ)NPDR 10例。对照组41例,男性17例(20眼),女性24例(32眼);年龄43~74岁,平均(58.13± 7.60)岁;糖尿病病程2~25年,平均(12.10±1.96)年;空腹血糖8.2~15.1 mmol/L,平均(11.82±3.45)mmol/L;合并高血压病者12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1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轻度(Ⅱ)NPDR 13例,中度(Ⅲ)NPDR 19例,重度(Ⅳ)NPDR 9例。两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程、血糖、合并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严格采用糖尿病饮食,合并高血压者低盐饮食。口服磺脲类(单用或联用),如达美康、美吡达、二甲双胍等降糖西药或注射胰岛素等控制血糖;根据患者病情选用降压药(如ACEI类等)控制血压、阿斯匹林抗凝等对症处理。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5 mL,湖北民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2870)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补益肝肾、益气养阴活血的明目地黄丸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国药准字Z11020166,每次9 g,每日2次)和三七血伤宁胶囊(桂林三金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国药准字Z45020612,每次0.8 g,每日3次)。14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 d。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全部患者追踪随访观察5个月至1年。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眼科常规检查及眼底检查结果、视网膜出血及渗出范围、微血管瘤数量及视力变化等情况。

1.5 疗效标准 病变程度参考相关文献[5];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7]制定。显效:眼底出血点、硬性渗出及棉絮斑明显减少,黄斑水肿消退,微血管瘤数量减少,荧光素渗漏消失,视力提高4行以上。有效:眼底出血点、硬性渗出及棉絮斑明显减少,黄斑水肿减弱,微血管瘤数量减少或未增多,荧光素渗漏减轻,视力提高2行以上。无效:眼底出血点、硬性渗出及棉絮斑无改变或增多,微血管瘤数量改变增多,荧光素渗漏不变或加重,视力无进步或下降。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60只眼,总有效58只),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93%(52只眼,总有效43只)。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视网膜病变程度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前两组视网膜病变程度差别不大 (P>0.05)。两组治疗后视网膜病变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视网膜病变程度比较(n)

2.3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前视力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且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视力比较(s)

表3 两组视力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眼数(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0 0.54±0.19 0.79±0.26*△对照组 52 0.55±0.24 0.64±0.17*

2.4 两组治疗前后微血管瘤数目和出血斑面积比较见表4。两组患者均经荧光血管造影及眼底照相,结果示,两组治疗前微血管瘤数目和出血斑面积差别不大(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微血管瘤数目和出血斑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P<0.05)。而对照组微血管瘤数目和出血斑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别不大 (均P>0.05)。

表4 两组微血管瘤数目和出血斑面积比较(s)

表4 两组微血管瘤数目和出血斑面积比较(s)

组 别 时间 微血管瘤数目 出血斑面积观察组 治疗前 13.4±3.5 1.4±0.5(n=60) 治疗后 8.7±2.2*△0.7±0.2*△对照组 治疗前 14.1±3.2 1.6±0.3(n=52) 治疗后 13.5±3.8*1.5±0.7*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均未见胃肠及其它明显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

3 讨 论

DM是一种全身各脏器和组织血糖代谢紊乱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调查结果显示[8],我国3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11.6%,糖尿病患者全国约1.39亿。其中2型糖尿病(T2DM)由于其发病隐匿而日益受到重视,是现代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慢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的改变,T2DM发病率日益增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其病程的延长,患者双眼可先后发病,可致黄斑区水肿、渗出、眼底出血甚者视网膜脱离、失明,为眼科常见致盲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目前临床上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激光疗法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等,但单纯运用西药治疗,其效果不甚理想。临床多以尽量较少和控制并发症发生为主。

DM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心悸”“眩晕”等范畴[9],糖尿病所致视网膜病变则可属中医学“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等范畴,其可因七情所伤,外感之毒,久病伤肾,气血亏损所致;肝肾亏虚或阴虚火旺,上灼目络或由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而阴虚火旺、肝肾不足、血虚致瘀,精不上荣于目而致[10-11]。现代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的毛细血管壁血管内皮水肿,壁细胞消失,壁管抵抗力下降、脂肪颗粒沉着和血管紧张性消失,进而血液瘀积于血管壁致局部内压增高,形成出血斑和渗出点,从而引发视乳头病变、视网膜病变[1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分型中以气阴两虚较为多见[1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糖尿病是其根本,故其治疗必须控制血糖。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病机为以气阴两虚为本,燥热内生为标,气阴两亏虚热内生,燥热日久耗伤气阴,两者互为因果,病变脏腑以肺、脾胃、肾为主。DR病机主要由其原发之糖尿病气阴两虚、阴虚火旺,气虚无力而血瘀,火旺炼津血而致瘀血阻络,目失所养而致。气阴两虚为本,血瘀为标。现代研究也表明,DR患者眼底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等[14],这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共同基础。

本研究采用补益肝肾、益气养阴活血的明目地黄丸和三七血伤宁胶囊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明目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蒺藜、石决明(煅)及滋阴养血的当归、白芍组成。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泽泻利小便,清湿热;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菊花善清利头目,宣散肝经之热;蒺藜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石决明平肝清热,明目去翳;及当归、白芍滋阴养血、柔肝。诸药合用,共奏滋阴、养肝明目之功。主治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枸杞子、菊花可降低血脂、血糖水平,促进巨噬细胞吞噬;枸杞子含有的多种维生素、糖类及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促进微循环改善,营养视网膜及视神经等[15],是眼病专用方药,枸杞子凡由肝肾阴虚而引起之内障眼病皆可用之,全身无证可辨之瞳神疾患亦可服之[16]。三七血伤宁胶囊主要成分为三七,其可活血化瘀、扩血管、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其所含三七皂甙A、B可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活化而有止血作用;其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白细胞游走,从而可减轻视网膜炎性细胞浸润,防止视网膜增殖等[2,17]。银杏达莫注射液主要药理作用为调节血管舒缩、清除自由基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血小板凝集等[18-22]。

本研究结果示,采用明目地黄丸与三七血伤宁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病变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明目地黄丸与三七血伤宁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眼底病理变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1] 许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防治[J].中华眼科杂志,2008,4(4):9-10.

[2] 戴维智,郝晓琳,刘桦,等.和血明目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2):20-22.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4] 张承芬.眼底病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5] 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04-30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02:39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12:64-100.

[8] 钱荣立.糖尿病临床指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7.

[9]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06.

[10]廖品正.中医眼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114-119.

[11]邵毅,周琼,易昀敏,等.鬼针草叶治疗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3,33(6):531-534.

[12]徐朝阳,刘光辉,刘安,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分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14(5):41-43.

[13]连小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辨证分型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3):76.

[14]姜春晓,李淑琳.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6):179-180.

[15]徐树楠.中药临床应用大全[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801-806.

[16]邱玉萍.明目地黄丸与活血胶囊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2010,2(13):70,72.

[17]吴亚明,温积权.复方血栓通联合复方血栓通治疗玻璃体积血疗效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8,16(1):61.

[18]宾驰.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0,19(14):179-180.

[19]陆飞,聂立红.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7,5(1):17-18.

[20]王新强,杨庆河,孟范文.银杏达莫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7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5,45(11):44.

[21]翟秋菊,韩恩吉,郭鹏,等.小剂量阿司匹林、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用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7):2235-2241.

[22]邓绍林,林惠京,邹振宇,等.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11):621-622.

R259

B

1004-745X(2016)12-2345-04

10.3969/j.issn.1004-745X.2016.12.043

2016-09-22)

猜你喜欢
明目视网膜胶囊
明目养胃食荠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时光胶囊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时光胶囊
UPLC-Q-TOF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化学成分
UPLC-Q-TOF-MS法分析双丹明目胶囊入血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