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复元合剂治疗分水岭脑梗死临床观察

2017-01-11 02:48毕丽丽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复元分水岭合剂

毕丽丽

(辽宁省丹东市中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中风复元合剂治疗分水岭脑梗死临床观察

毕丽丽

(辽宁省丹东市中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观察中风复元合剂治疗分水岭脑梗死(CWI)66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分水岭脑梗死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扩容、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等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风复元合剂50 mL,每日2次,早餐前晚餐后30 min口服,连续治疗21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9%(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 (P<0.05),治疗组的NIHSS评分在治疗7 d、14 d和21 d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复元合剂能明显改善分水岭脑梗死(CWI)后的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取得较好疗效。

分水岭脑梗死 中风复元合剂

分水岭脑梗死(CWI),也称边缘带梗死,是指脑内相邻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边缘带发生的脑梗死[1]。根据脑内血液分布特点,大脑半球的CWI可分为皮质型(外分水岭)和皮质下型(内分水岭)[2],小脑和脑干的CWI较少见。近年来,对于CWI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的研究颇多,其中对西药疗效观察的研究较多,中医中药治疗CWI的报道较少,笔者使用中风复元合剂配合西药治疗CWI,取得较满意疗效,降低了CWI的致残率及死亡率,为CWI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研究所选病例均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CWI,发病为6 h至7 d。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4]气虚血瘀证标准:突发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口角流涎,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排除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造血功能障碍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丹东市中医院住院患者132例,均符合CWI的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按随机对照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6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54~86岁,平均(68.37±3.76)岁;大脑半球皮质型37例,皮质下型29例,伴高血压病57例,高脂血症29例,糖尿病43例,冠心病33例,既往卒中史15例。治疗组男性37例,女性29例;年龄55~84岁,平均(67.91±4.13)岁;大脑半球皮质型34例,皮质下型32例,伴高血压病59例,高脂血症28例,糖尿病44例,冠心病32例,既往卒中史14例。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梗死类型、病程、基础疾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拜阿斯匹灵100 mg每日晚餐后口服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20 mg每日晚餐后口服1次,疗程均为21 d;低分子右旋糖苷500 mL每日1次静滴,胞磷胆碱钠氯化钠注射液200 mL,每日1次静滴,疗程均为10 d;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加注射用奥扎格雷钠 (丹奥)160 mg静滴,每日1次,疗程14 d。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我院院内制剂中风复元合剂(黄芪、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桑枝、牛膝、鸡血藤、豨莶草、党参、伸筋草、远志、水蛭、全蝎)50 mL,每日2次,早饭前晚饭后温服或鼻饲,疗程21 d。

1.4 疗效观察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作为疗效指标,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判断标准[5]为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0%。显效:NIHSS评分减少>45%且≤90%。有效:NIHSS评分减少>18%且≤45%。无效:NIHSS评分减少≤18%。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时分别行NIHSS评分,治疗后7、14、21 d再行NIHSS评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流流变学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以双侧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见表1。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7、14和21 d时治疗组的 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 n 治疗后14 d治疗后21 d治疗组66 6.67±1.59*△4.85±1.43*△对照组66 9.89±1.16*8.78±1.67*治疗前 治疗后7 d 10.65±1.78 8.15±1.03*△7.92±1.12 10.96±1.77*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有改善(P<0.05),但以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比较(s)

组 别 时间 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高切(mPa·s)全血黏度低切(mPa·s)血浆黏度(mPa·s)纤维蛋白原(g/L)治疗组 治疗前(n=66)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47.35±2.11 7.32±0.65 17.72±1.05 42.84±2.12*△5.09±0.47*△10.01±1.03*△47.37±2.24 7.33±0.68 17.70±1.74 2.11±0.55 4.95±0.37 1.26±0.41*△2.96±0.31*△2.18±0.43 4.96±0.33(n=66) 治疗后45.77±2.41*6.57±0.49*15.99±1.56*1.88±0.39*3.97±0.42*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近年来CWI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对CWI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作为特殊类型的脑梗死,CWI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一致存在争议[6]。传统认为体循环低血压,低血容量,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微栓子,血流动力学异常及后交通动脉的解剖变异是其主要病因,治疗上要避免应用脱水剂和过度降压[7],以扩容,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剂等治疗为主[8]。新的观点倾向于不同发病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如大血管狭窄后的涡流是微栓子的产生来源,在大动脉狭窄的基础上,体循环低血压或低血容量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发生CWI[9]。CWI多见于老年人,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CWI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10]。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由于血管弹性差,自动调节血压能力下降,快速降压或患者出现呕吐,大汗等脱水情况时,容易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脑组织低灌注,诱发CWI。所以对于伴有动脉狭窄的高血压老年患者,降压治疗要平稳,切忌过度降压治疗,如出现脱水等情况,要注意补液,以避免CWI的发生。CWI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骆磊等[4]对CWI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析发现,大部脑脑分水岭患者为气虚血瘀证或者存在气虚血瘀表现,并且发病初期部分患者夹风夹痰。笔者同意骆磊等[11]的观点,认为分水岭脑梗死多为气虚血瘀所致,多见于老年人,因老年人多气血不足,《杂病源流犀烛》云“人至五六十岁,气血就衰,乃有中风之病,少壮无是也”。中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元气亏虚,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迟缓流行不畅而致血瘀,气血瘀滞,脉络痹阻,故发“中风”[12-13]。所以本研究使用益气活血、扶正祛邪之中风复元合剂治疗CWI,取得较好疗效,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风复元合剂中重用黄芪为君药,黄芪能补一身之气,方中用量至100 g,可大补脾胃之气,脾胃运化有权,则气旺血行,瘀祛而生新,是补气之良药;当归补血活血,赤芍凉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川芎活血行血,牛膝可引血下行共奏活血通络之功为臣药;佐以伸筋草、鸡血藤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桑枝、豨莶草入肝经,能祛风湿,利关节,远志化痰开窍。地龙、水蛭、全蝎破血逐瘀,增强活血通络之功。又配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既使虫类药破血而不伤正,又能增强黄芪补气之力,扶正而淸邪。诸药合用,使正气充足,经脉气血通畅,中风症状改善,临床治疗分水岭脑梗死取得较好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区域血管阻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14]。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牛膝具有抗凝血,抗血小板凝集,扩张小动脉和改善微循环作用;豨莶草、鸡血藤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抗血栓形成作用[15]。水蛭、地龙能有效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液黏稠度,缓解微循环障碍。全蝎有抗凝血功效。党参具有抗衰老,调节血脂和脑保护作用。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益气活血、扶正祛邪之中风复元合剂结合西医治疗分水岭脑梗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后期笔者将进一步扩大样本,同时对远期疗效作进一步观察。

[1] 聂志余.重视脑分水岭梗死[J].中国卒中杂志,2006,1(4):243-245.

[2] Mangla R,Kolar B,Almast J,et al.Border zone infarcts:pathophy-sio-logic and imaging characteristics[J].Radiographics,2011,31(5):1201-1214.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分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

[6] 庞啸虎,高丽,陈士军,等.通心络胶囊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3):80.

[7] 中华医学会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8]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3):146-153.

[9] 李安泰,白燕,刘娟.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3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8,37(8):1062.

[10]高玉红,郑一疗.加味升陷汤治疗分水岭脑梗塞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11):2590.

[11]骆磊,何晓茵,彭海丽,等.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基础疗法治疗早期脑分水岭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10):1275-1277.

[12]吴萍,肖定洪.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1):44-45.

[13]刘新举,欧阳昊,刘勇,等.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治疗[J].江西医药,2010,45(4):367.

[14]查鹏洲,刘荣丽,林海,等.补气养阴通络法治疗分水岭性脑梗死36例[J].陕西中医,2010,31(2):156-157.

[15]吕晓洲.中风醒神合剂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4):586.

R743.9

B

1004-745X(2016)12-2366-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6.12.050

2016-03-05)

猜你喜欢
复元分水岭合剂
选 择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温脾散穴位敷贴联合理中复元方对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理中复元方结合针刺法治疗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人生有哪些分水岭
“复元与精神康复服务”研究专题
基于形态学重建和极大值标记的分水岭分割算法
健脾止泻合剂水提工艺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