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物化学课MES下多元化教学法应用研究

2017-01-11 05:02李平明吴小琼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化多元化教学效果

徐 敏, 李平明, 吴小琼, 陈 青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医药系,贵州 安顺 561000)

高职生物化学课MES下多元化教学法应用研究

徐 敏, 李平明, 吴小琼, 陈 青

(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医药系,贵州 安顺 561000)

MES下多元化教学法主要有CBL教学法、PBL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比较归纳法、项目教学法等.在“学评教”中,学生评价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方面有显著提高;在“教评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课堂气氛”“学习自觉性”“出勤情况”“自我管理”和“掌握实践知识”方面有明显提高;通过“学生座谈会”得知,实验班教学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班.

高职院校;生物化学;MES;多元化教学法

生物化学(以下简称生化)是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概念繁杂、理论抽象、化学结构复杂、有一定学习难度的课程.如何使生化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如何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生化理论并能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去,就成为摆在生化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而MES(模块化教学)下多元化教学法被运用到临床医学专业的生化课教学中,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1 MES下多元化教学法介绍

1.1 MES

MES是模块化教学的简称[1-2].它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以一定的载体为依托,将相关的知识点组合起来,有选择地分为几大知识模块来进行教学,并尽最大可能让学生将这些模块的知识联系起来.

1.2 多元化教学法

它是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教学内容,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比较归纳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和现代教学手段,结合个体差异,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运用的、有针对性的综合教学法.

1.3 MES下的多元化教学法

它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习惯、临床需求等以及生化课程本身理论抽象、概念繁多的特点提出的.它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生化课程划分为几大模块,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并且根据不同模块、不同知识点和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方法以及在这一教学理念指导下运用的系统的可操作的教学方法.

2 高职院校生化MES下多元化教学法的实施情况

2.1 实施的基本情况

选择贵州某高职院校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共284名学生作为被试,分为3个班进行教学.这些学生的生化课程安排在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每班每周3学时,共计54学时.这3个班由两名专业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生化课程的教学工作.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1)班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即为对照班;(2)班和(3)班采用MES下多元化教学法进行教学,即为实验班.在入学年份、已有基础、实训条件、班级管理等可控变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将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教学质量监控中体现出的教学效果.

2.2 MES下划分的生化知识模块

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院校,其教学应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对实验班实施MES下多元化教学法的过程中,根据今后学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生化知识及将来学生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将生化教学内容分为5大知识模块,即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包括酶)和代谢;核酸的结构、功能和代谢;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肝的生化和生化实验.

在教学中,以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类)的代谢为主线,把静态生化内容与动态生化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讲解.比如,在讲糖代谢时,先回忆在医学化学课程中曾经学过的糖类的概念和种类的相关知识,再通过图片引出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进而引导学生学习糖类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最后介绍糖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并以糖尿病为例引入血糖的全部知识.这样就能让学生既知道糖类物质在体内的生理功能,又知道糖类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代谢正常及紊乱情况,进而理解生化中糖代谢与将来他们从事的临床医学工作的必然联系[3].对没有纳入模块的章节按照学生能掌握、理论够用的原则进行删减,不进行课堂学习.

这就能够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零散的知识集中化,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学以致用,真正掌握并理解本学科的内容与精髓,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3 生化MES下采用的多元化教学法

(1)C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CBL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C.C.Langdell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的一种代表先进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方法[4].运用CBL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对话、启发、分析、讨论、互动等方式,根据教学大纲的需求,选定有代表性的案例,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生化知识与实际临床病例相结合,使学生有机会对病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和探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目的[4-5].

在实施CBL教学法的过程中,首先,特别注重案例的选择.选择的案例应为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有代表意义的实例,重点在于考察学生对生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在进行案例选择时,任课教师要与专业组其他教师共同分析,大家普遍认为适宜的案例才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其次,非常注重案例的讨论.案例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等能力.案例讨论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如某种疾病是由哪些生化代谢途径发生紊乱引起的,发生紊乱的生化机制是什么,哪些生化指标发生了改变,这些生化指标有何相互关系,学习者怎样根据生化的整体性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CBL教学法强调以案例和应用为基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生化基础知识运用于临床医学实践,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的,加深了学生对生化知识的认识[6].

(2)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

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的医学教学模式,先后在多所医学院校中推广应用.PBL教学模式以认知心理学和信息加工心理学为基础,目的在于使学生建构起扎实而灵活的知识基础,侧重于主动探索问题,在探索中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终生学习技能和自主学习技能,使学生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惯例[7-8].

生化是临床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也是一门难学、难懂、难理解、难记忆的课程.在实施PBL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生化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精心挑选教学内容,确定主要问题,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并分小组进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如,给出某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这些问题自主学习糖代谢的相关知识,然后分别从激素调节、代谢途径和代谢的相互关系等方面来解释“三多一少”症状及尿糖强阳性等体征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要讨论和分析,教师进行提示、补充和总结[9].

(3)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过程的规律,与学生充分互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掌握和运用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生化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物现象及其本质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方式.首先是直观启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图片、动画、直观模型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或实践操作,获得感性认识.只有感性认识充分、深刻,才能为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对照启发.在学习生化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一些相近的概念或化学过程.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对照分析,启发学生找出它们的异同,以达到认识其本质的目的.再次是设疑启发.教师引导学生产生疑问,给学生时间,使其通过查阅资料和积极动脑思考,独立得出结论;或是教师先有意列举出错误结论,再通过去伪存真,引导学生从排除错误中找到正确答案.最后是实例及比喻启发.生化的理论知识抽象,学生理解困难,可以通过举例或比喻的方法,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认识问题,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例如,在讲酶的绝对专一性时,可把酶与底物比喻成钥匙和锁,即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10-11].

(4)比较归纳法

生化中名词解释多,化学组成和结构多样,功能也不相同,但它们的异同点较多.如不注重比较归纳就容易导致混淆和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应用比较归纳法能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加深对生化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在实施比较归纳法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比较归纳如下:名词解释的比较归纳、各种化学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比较与归纳、三大营养物质在代谢上相互联系的比较归纳、生化在疾病中的比较归纳等.比如名词解释的比较,生化中有许多名词只有一字之差或一字前后排列的差异,意义就完全不同.如,蛋白质的变性与蛋白质的复性、底物与产物、辅酶与辅基、酶蛋白与蛋白酶、单糖与多糖、无氧氧化与有氧氧化等;再比如各种化学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比较,如DNA与RNA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的比较,只有通过归纳与比较,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DNA和RNA的差异[12].

(5)多媒体演示法

在生化教学中,化学物质的结构式多、反应式多、循环多、代谢通路长,体现了学科的复杂性,这些内容是单调的、静态的、抽象的、枯燥的.这对于当代活泼好动、喜好接受新鲜事物的学生来说,就难免产生厌烦感和视觉疲劳,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起来很困难.而采用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通过动画、视频等展现教学内容,可以把单一的文字变成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学生所学习的生化知识从原本单调的、静态的、抽象的、枯燥的内容变成立体的、动态的、形象的、有趣的内容,使学生从听觉、视觉等多途径、多角度、多方位地理解人体的化学物质组成、结构、功能及代谢等,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再加上播放过程中教师适当的讲解就更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强化学生记忆,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了学习兴趣,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习惯[13-14].

(6)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由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博士和美国著名教育家凯兹博士共同创立的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活动教学法,也是当今教育界盛行的一种教学法,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未知的知识,以达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在生化教学中,项目教学法就是教师以项目的形式将学习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以明确学习目标,通过搭建该项目的组成分支,把项目内容的各方面联系起来,使难掌握和理解的知识变得易于掌握和理解.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探究的意识和浓厚的兴趣去实践和寻找答案,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随后展示成果,并接受他人的评价,以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项目教学法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选择项目的形式及展示形式,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在项目实践中更加灵活地运用知识[15].

在生化课程实施MES下多元化教学法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法的运用和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综合实践能力等明显提高,增强了师生间的课堂互动,增进了彼此间的沟通,为学生临床实践夯实了基础[13].

3 MES下多元化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所选择的高职院校,在每学期第4周或稍后,各系均组织学生召开“学生代表教学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以下简称“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有关任课教师的教学意见和建议;在每学期结束时,组织学生对本班各门课程的教师进行量化评教打分(以下简称“学评教”);学期结束时,任课教师要对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量化评分(以下简称“教评学”).本文所讲的MES下多元化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就是指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分别从“学生座谈会”“学评教”和“教评学”三方面,对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比较,分析MES下多元化教学法是否减少了学生的教学意见,是否提高了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有所提高.

3.1 “学评教”视角下的教学效果比较

“学评教”分为“为人师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4大测评指标,分值分别是30分、25分、25分和20分,4个测评指标又分为19个具体测评指标(本研究只比较大的测评指标).教学效果比较情况见表1.

表1 “学评教”下教学效果对比

分析表明,采用MES下多元化教学法后,学生对生化课的评价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3.2 “教评学“视角下的教学效果比较

“教评学”分为“课堂纪律”“课堂气氛”“作业及时性”等10项测评指标,每项都占10分.表2仅列出了教师对实验班评价得分较高指标的教学效果对比情况.

表2 “教评学”下教学效果对比

数据分析表明,采用MES下多元化教学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课堂气氛”“学习自觉性”“出勤情况”“自我管理”和“掌握实践知识”方面有明显提高.

3.3 “学生座谈会”下教学效果比较

在“学生座谈会”上,对照班的学生代表反映,生化太难,概念太多,与临床实践联系不大,学生听不懂也不愿意听,希望教师多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改进“一言堂”“独角戏”式教学方式;实验班的学生代表反映,生化的教学效果较好,通过学习,学生能较容易地掌握生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并能看懂医院的一些化验单,相信将来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

4 结语

从“学评教”“教评学”和“学生座谈会”三方面的评价结果来看,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生化课采用MES下多元化教学法,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相比,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但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1] 许文建.中职院校分析化学模块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 钱诗.模块化教学模式下教学案例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3] 王进,阚启明.多种教学法在医药基础课程中的探索与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45(10):137-139.

[4] 封少龙,曹朝晖,龙石银,等.病案教学法在卫生检验专业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16):3300-3301.

[5] 李文静,张懋璠,左岚,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4):794-797.

[6] 张婷.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0):68-69.

[7] 鲍丽颖,郑纺.浅议生物化学PBL教学法的合理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0(11):7-14.

[8] 刘超,栾治东,王顺,等.PBL教学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5,5(2):6-9.

[9] 刘红林,程牛亮,刘志荣.生物化学PBL教学法应用探析[J].医学教育探索,2010,9(5):628-631.

[10] 李璐,毕富勇.浅谈启发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71-72.

[11] 何华伟,王叶菁.生物化学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J].蚕学通讯,2015,35(1):51-54.

[12] 严秀辉.比较归纳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34):22-24.

[13] 莫小卫,何伟雄.生物化学模块教学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4):71-72.

[14] 徐敏.“S-ESE”人才培养模式下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4):60-61.

[15] 孙玲玲,凌烈锋,陈祥攀,等.项目教学法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3):508-509.

责任编辑:金 欣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under the MES of biochemistry clas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XU Min, LI Ping-ming, WU Xiao-qiong, CHEN Qing

(Applied Medical Department, Anshun Vocational College, Anshun, Guizhou 561000, China)

The control and experimental classes are set up in the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ty of a vocational college in Guizhou.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is carried out the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under the MES, which mainly includes CBL, PBL, heuristic, comparison and induction, multimedia presentation and project. The evaluation by the students of their teachers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ffects, while the evaluation by the teachers of the students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class atmosphere, self-consciousness, attendance, self-management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vocational college; biochemistry; MES;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2016-09-30

2015年度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B203)

徐 敏(1977-),女,河北吉林镇赉人,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1009-4873(2016)06-0054-05

G718.5

:A

猜你喜欢
生化多元化教学效果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