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优生”培养

2017-01-11 20:39李晓燕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榜样计算机班级

李晓燕

中职学生尽管是中考的失败者,但也有个别学生在计算机方面有个人的天赋。如果能把这些有某方面天赋的学生引导好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本身的才华,从而成就灿烂的事业和人生,否则不仅仅浪费了这些聪明的学生,有时连班风和学风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如何进行“优生”培养,是中职教师一直在思考、摸索、实践中的课题。

事实证明,让聪明的学生在聪明中掺入勤奋可把他们引导成为“优生”,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培养“优生”。

一、 发掘学生的聪明

韩愈的《马说》有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作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好的伯乐,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出聪明的学生而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

1.在民主、活跃的课堂中发掘聪明学生

要发掘聪明学生,首先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民主的教与学的关系。现在的学生都十分有个性,教师要抛弃呆板的课堂纪律,充分鼓励学生,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师生共同探讨,多些赞许,互相尊重,使学生感到教师不止是一名授业者,还是一个对知识不断追求的学者。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力量,明白学无止境,达者为师,让教师的亲和赢得学生的尊重。民主、活跃的课堂使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聪明的学生就很容易被发现了。

2.在课堂表现和作业中发掘聪明学生

课堂是教师的舞台,也是发掘聪明学生的最好地方。平时上课,教师要根据每节课学生的表现,如完成教学任务的先后及完成的质量好坏发掘聪明的学生。不同的科目,聪明的学生各不相同,如计算机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学生打字、对机器的操作熟练程度进行挑选;而PHTOSHO、FLASH、网页等可以通过学生作品的创意和美术功底进行挑选;而VB、网络就要通过学生对程序的理解来进行挑选。

3.在学生的生活细节中发掘聪明学生

有一个事例可证明在学生的生活细节中也可发掘出聪明学生:班上有一个学生胡同学,在上课时偷玩游戏,老师很生气,晚上找他聊一聊,准备狠批他一顿。但老师发现,在灯光的照射下,他的校服有一个阴影,于是翻开衣服一看,发现他在自己里面的衣服上画了一个很有个性的动漫人物。于是老师不但没有批评,还表现出对他的动漫作品的欣赏,并给了他白纸,鼓励他课余时画漫画。就这样,老师无意中发掘了一个聪明的学生,并且慢慢地把他引导成为一个很优秀的FLASH动画人才,后来他的作品还获“文明风采”广东省动画项目二等奖。

为主体,注重学生智力开发,改变课堂气氛沉闷的现状,变学生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将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鉴定结合。所谓的职业资格证书指的是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技能的证明。在职业教育院校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构建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水平,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标志。将园林造价员等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空间。

(5)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可以派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同时也可以把企业的具体预算项目引进课堂,让学生分组的方式亲手操练,之后通过讨论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对比,优秀的方案给予适合鼓励政策,多让学生到企业里边亲自实践,也可以聘请企业的专家来校知道教学,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达到双赢的效果。

四、结语

园林工程概预算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时效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围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展教学是教育的目标。我们在探索的同时,要不断跟进市场对学生的需求信息,随时更新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培养学习思考能力的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总结新经验,多角度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本文系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建筑景观一体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LZ041403)成果之一。]

二、 多给关爱,让聪明掺入勤奋

1.用班级的力量让聪明掺入勤奋

挑选出聪明的学生,就要在课堂上多表扬,并鼓励他们多上讲台演示自己的做法,并且对他们的作业或作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为了让他们的聪明得到班里其他同学的认可,可提议同学推举他们为学习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做小老师,让他们的聪明为班集体服务,并让这个班集体推着他们不断进步,更加勤奋。

2.用教师的爱心让聪明掺入勤奋

在网络时代,只要想学习,都可以在网上找到老师。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多,学得更好,除了要求他们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还可要求他们晚上回家或者节假日上网进行预习。开始时,教师给学生提供预习的网址,并且利用第七节课或晚修时间进行检查辅导,以后就让他们自己学会寻找学习资源,可以说,开始的勤奋是要教师引导和督促的。

3.用志同道合的伙伴让聪明掺入勤奋

学校往往给学生提供了不少学习的舞台,如选修课、兴趣小组和社团。让学生加入这些舞台,能在志同道合的人群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提高了这些聪明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创新和质疑力及组织和沟通能力。如上面提到的胡同学,教师引导他参加学校的动漫兴趣小组。他很认真,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从那时开始,随着学习任务不断增多、难度加大,他慢慢地不再沉迷网络,晚修就拿着纸画画,晚上回家或节假日还自己上网自学FLASH,就这样借助外力,他的聪明掺入了更多的勤奋。

4.用掌声和荣誉让聪明掺入勤奋

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参加各种比赛,例如计算机方面有打字、办公软件、图像设计和处理、动漫制作等,而校外的有江门五邑地区的学生技能大赛、全国的动漫比赛等。老师可以推选聪明的学生参加各种比赛,让他们的聪明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得到更多的掌声和荣誉,这也成为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例如胡同学,他参加全国的动漫比赛,得到省二等奖,接着他又获得印刷之星,后来参加职高考试,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广州国防大学的建筑专业,成就了自己美好的人生。

三、 让聪明成为榜样,促进班级的进步

1.成为榜样,带动班级的团结和进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一个班级有几个或更多的学生成为这个学科的精英时,他们将成为班级的榜样。一个班级,有了勤奋好学、学习优秀的学生带头,学习气氛就会更加浓郁,这些学生会带动许多学生一起进步。而其他学生因为有了学习的榜样和竞争对手,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个个争先恐后;而榜样受到激励,他们会更加不断努力奋斗,促进自我的成长,于是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整个班集体会因为榜样的影响及带动而进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2.成为得力助手,团结小组成员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尤其在教学上,而且要根据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方法也应随之改变,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时不能千篇一律,特别是对中职学生,因为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小学到初中家庭贫穷,家里连电视都是黑白的,更不要说电脑了;有的家庭富有,电脑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应根据中职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多种因素,按学生的层次实施分层教学,这样才是真正因人而异、因层而异的因材施教。但是课堂上只有一个老师,如何真正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学习得到真正的提高?教师可利用培养出来的小组长、小老师,让他们协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从而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受到关注,得到指导,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增多,你帮我教、你追我赶,团结友爱油然而生,学习气氛活跃而和谐,教师也由于有了得力助手,上课更轻松,教学效果更上层楼。

3.学生技能突出,成效更显著

教师培养出来的小组长,都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PHOTOSHOP、COREDRAW、FLASH、网络技术等计算机知识。可在周末或者放假时间到电脑公司或者广告公司、印刷厂等进行勤工俭学,很多时候还和师兄师姐们一起工作学习,他们的能力得到单位的认可,很多时候能够独当一面,独自胜任各种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这样的班级的计算机考证的通过率高,有的还达到100%,聪明的小组长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聪明学生掺入了更多的勤奋与团结,从而使学生整体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技能不断进步,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上更上一层楼。

笔者在这几年中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心理学C证培训” “局域网管理高级工”的培训等都获得证书。此外,还投身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其中《计算机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探讨》在广东省教育厅“以生本教育改革中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研究和实验”项目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二等奖。这就是真正的教学相长。

总之,多年的职业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善于发现聪明的学生能成为教学的推动力,这种动力不单使他们向着生命的高地冲锋,还推着身边同伴的进步,鞭策着教师不断努力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榜样计算机班级
班级“无课日”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