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是介入呼吸病学技术长足发展的根基

2017-01-12 02:49金发光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病学支气管镜恶性

金发光

·述评·

规范化是介入呼吸病学技术长足发展的根基

金发光

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是指气管、隆突、左右支气管及中间段支气管因原发或轻移的恶性肿瘤引起的气道狭窄。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不断升高,恶性中心气道狭窄已成为呼吸系统常见而棘手的急危重症。传统的放、化疗手段及新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均无法取得快速解除气道阻塞的目的,导致病死率显著增高。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介入呼吸病学技术在我国的开展和快速发展,国内众多医院纷纷开展该项技术,各种支气管镜下介入诊疗措施如微波、激光、高频电刀、氩气刀、冷冻、支架置入、球囊扩张、近距离放疗及后装放疗等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虽然众多新技术的出现为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带来了明确的生存获益,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这些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弊端。由于我国介入呼吸病学技术呈现快速、膨胀式发展,带来不同地域、不同级别医院发展的不均衡性,因而存在诊疗水平参差不齐,在疾病治疗方法的选择上认识不统一、治疗效果差距大、治疗后的临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等,加之一些单位盲目追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适应证和禁忌证把握不严格,造成过度诊治现象严重。

目前在国内,多中心、大规模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开展较少,单中心、小样本的经验总结尚不足以指导临床实践。而且由于国内尚无规范化的培训体系,无论是呼吸科的兼职内镜医师还是专职从事呼吸内镜介入的医师均缺乏专门的操作培训,因无统一的操作规范可遵循,因而依据自身经验进行治疗成为最常态化的选择。我国介入呼吸病学技术虽然操作患者例数多,但能形成指导性意见的诊疗成果较少的局面,与国外差距较大。为此,介入呼吸病学的相关诊疗技术亟需规范化。有原则、有规范、严要求,才能使得这项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促进国内介入呼吸病学技术沿着正确的方向长足发展,形成创新、形成特色,缩小与国外技术发展的差距。

北京健康促进会呼吸及肿瘤介入诊疗联盟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结合国家卫生行业科研专项《介入性肺脏病学技术诊疗规范、标准及评价研究》的研究结果,经过数轮充分讨论后制定了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经支气管镜介入诊疗专家共识。该共识从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的病因、分类和分级原则、分区和定位方法,到诊疗规范和原则均进行详细总结。相信本共识的刊出,能够有效地提高相关专业领域介入医师的操作水平,规范我国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操作技术,使之真正成为有效、安全的操作技术,既能给患者带来最大的临床获益,同时又能提高操作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呼吸介入治疗领域的总体水平。

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7.06.003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201402024)

金发光 710038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Email: jinfag@fmmu.edu.cn

2017-09-27)

张大春)

金发光. 规范化是介入呼吸病学技术长足发展的根基[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7, 10(6): 646.

猜你喜欢
病学支气管镜恶性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疫情报道高频术语(十八)
疫情报道高频术语(十二)
疫情报道高频术语(十三)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疫 情 报 道 高 频 术 语(一)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