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调整的河南财政投资效益提升研究

2017-01-12 08:48张清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河南财政

张清玉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会计系,河南 郑州 450044)

基于结构调整的河南财政投资效益提升研究

张清玉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会计系,河南 郑州 450044)

财政投资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拉动经济增长的特征,但投资效率较低,通过对其进行结构调整可以将资源从低效率部门转移到高效率部门。通过VAR模型检验发现,财政投资促进了河南经济增长,但影响较弱,对GDP增长贡献度有限。财政投资存在产业、城乡布局不合理,交通、水利、电力等经济性基础设施占比过大,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文化卫生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问题。应通过调整财政投资结构,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更好地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升投资效益。

财政资金;投资效益;河南省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面临多种不确定因素,政府主导、以财政资金为主进行投资拉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成为普遍的政策选择。而财政资金投资具有低效率[1]特征,通过结构调整可以将资源从低效率的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的部门来促进经济增长[2]。同时,公共财政的目标在于提高社会福利,一味关注眼前经济增长,忽视支出质量、结构优化,没有经济稳定增长所依赖的公共产品的支撑,必然阻碍社会福祉的提高和增长[3]。财政投资是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财政投资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直接影响整个财政支出的效益,也关系到恰当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转型改革的推进。

一、财政投资结构的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财政支出分为转移支付和购买性支出,后者又分为消费性支出、投资性支出。广义的财政投资指财政购买性支出,狭义的财政投资仅指财政购买性支出中的投资性支出。本文所界定的财政投资是狭义的财政投资,即财政购买性支出中的投资性支出。财政投资结构是指在一定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下,财政资金用于各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投资的数量、比例及相互关系。国内外文献对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研究较多,单独对财政投资结构进行探讨较少,本文借鉴学者们对财政支出结构研究的结论与方法,对河南省财政投资效益进行研究。

西方有关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威廉·配第,他提出削减非生产性支出,增加有利于农业和制造业的支出[4]。在凯恩斯主义主导下,西方学者关注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新自由主义崛起,要求削弱财政支出,学者们开始考察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5]。通常将财政支出按性质不同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支出,分别考察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Aschauer(1989)研究认为,政府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而政府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小[6]。Barro(1991)研究了1960~1985年间98个国家财政支出与人均GDP的关系,认为非生产性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副作用,生产性公共投资与人均GDP没有明显相关性[7]。Devarajan et al.(1996)利用1970~1990年43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研究发现生产性支出与经济增长正相关[8]。就不同财政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Easterly 和Rebelo(1993)研究了1870~1988年28个国家的历史数据,结论是公共交通和通讯投资与经济增长正相关[9]。Munnell(1990),Etsuro Shioji(2001),Gachassin et al.(2010)等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均有积极意义[10-12]。Cullison(1993)、Glomm(1998)、Ramirez 和 Nader Nazmi(2003)等研究认为政府在教育上的公共支出对长期经济增长有显著作用[13-15]。Hertzma和Siddiqi(2000),Bolin和Lindgren(2003)、Ramirez和Nader Nazmi(2003)等研究证实政府财政在卫生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15-17]。教育与卫生医疗保健均属于人力资本投入,在一定意义上也具有生产性。Jacoby(2000)、Fan Shenggen et al.(2007)就农业支出研究证明,乡村道路投资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18-19]。这些研究表明不同财政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同影响,为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供直接依据。

国内学者关于财政支出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进行。财政支出中用于一般竞争性行业的投资比重过大,对公共产品和服务投入不足,财政“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20]。曹荣庆(2004)引入财政支出结构偏离系数,认为经济建设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存在较高正偏离度,社会保障支出存在负偏离[21]。国涓和陈蜀豫(2006)建立多变量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证明,生产性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负相关,非生产性支出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尤其应增加农业生产项目的支出[22]。郭庆旺等(2003)的研究则进一步证实了科学研究支出与人力资本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相对重要性,结论是财政人力资本投资比物质资本投资更能提高经济增长率,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带来的经济增长远高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23]张海星(2004)通过测算各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及贡献度,提出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逐步取消流动资金供应和退出竞争性领域基本建设,主要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投资;增加挖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国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24]。刘邦驰(2007)围绕公共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大历史使命,提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是加大三农、就业、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投入[25]。刘湃(2011)研究我国政府投资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支农支出等措施[26]。国内学者关于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基本取得一致,即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增加人力资本和科学研究支出,加强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

国内外文献主要针对财政支出进行研究,通过探讨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调整。涉及财政投资内容,少有专门针对财政投资结构进行探讨。而相对于财政支出的其他部分,财政投资重点投向“外部效应”较大的基础产业和大型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影响深远,能极大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对财政投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政府决策部门对财政投资问题的全面把握,调整和优化财政投资结构,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

二、河南财政投资与地方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财政投资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直接以财政支出方式实现的投资。因为财政资金来源可靠,可以微利或不盈利的特点,财政投资多集中于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奠定产业发展基础,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保障国家产业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27]。因此,财政投资应形成固定资产,且资金来源于财政预算,选取“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数据,以便从资金来源角度精确测度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财政资金规模。同时,考虑到财政支出中预算外的投资还有较大一块,本文中财政投资的数据采用1986~2012年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来源于预算内的部分加上预算外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作为计量分析的基础数据。在Eviews6.0软件分析中,分别以GDP、CZTZ代表河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投资。

本文数据均来自历年《河南统计年鉴》及财政预决算报告。自2011年起,各级财政的所有资金(含税收和非税收入)均纳入预算管理,不存在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因此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财政资金均为预算资金。预算外投资数据的来源:1990~1997年专门统计“固定资产投资支出”项目;2007年起,财政收支科目改革较大,财政支出项目口径有很大变化,2007~2011年预算外财政投资借鉴刘湃(2011)的统计口径以“地方预算外财政专户资金”支出中的科学技术、环境保护、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四科目数据之和;其他年份采用基本建设投资、支援农业生产和各项农业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企业挖潜改造资金项目总和作为预算外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

(二) 河南财政投资概况

图1 1986~2012年河南省财政投资规模及占财政支出的百分比

由图1可知,河南财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自1992年起稳步上升,与我国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大环境密切相关;1999年达到第一个高潮点,反映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河南及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河南省及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投资政策,财政投资出现迅猛增长势头②,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由此,河南财政投资表现出明显的政府主导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财政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反映出随着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建立,政府职能有所调整,公共资源的配置逐渐向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倾斜,投资性功能不断弱化,社会性功能逐步加强。财政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2003年以前基本保持在20%以上,其后围绕10%上下波动,政府财政投资的水平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不断攀升的财政投资是否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下面以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三)数据平稳性检验

以LGDP、LCZTZ分别表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投资取对数后的值。通过曲线观察二者走势(图略),发现两者具有大致一致的变化趋势,意味着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两变量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平稳性特征。通过ADF检验值,分别对LGDP、LCZTZ的原序列数据和一阶差分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

表1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D表示差分算子.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CZTZ、GDP对数值的ADF检验值都大于相应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CZTZ、GDP含有单位根的原假设成立,原时间序列数据不平稳。对两变量的对数值进行一阶差分后再进行ADF检验,D(LCZTZ)、D(LGDP)的ADF值均小于5%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其中D(LCZTZ)的ADF值小于1%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拒绝变量含有单位根的原假设,接受不含有单位根的对立假设,表明D(LCZTZ)、D(GDP)序列不含有单位根,一阶差分平稳,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四)VAR模型稳定性检测

本文采用变量的对数值进行VAR稳定性检验,以表格和画图形式给出VAR模型特征方程的根的倒数值,结果见表2、图2。

表2 VAR模型稳定性检测

图2和表2显示全部根的倒数都在单位元之内,且根都小于1,因而VAR模型稳定。

图2 VAR模型的特征根

(五)VAR模型滞后期的选择及模型构建

表3 VAR模型滞后期的选择

由表3 知,五项信息准则中,LR、FPE、AIC、SC、HQ都支持选择VAR模型的滞后期为2,可以建立VAR(2)模型。

(六)脉冲分析与方差分解

表4 河南GDP对财政投资的脉冲反映值及方差分解

图3 GDP对财政投资的脉冲反应

图4 财政投资对GDP的贡献率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内生变量对由误差项所带来的冲击的反应,即在随机误差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后,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产生的影响程度。通过图3、表4的结果可看出,河南财政投资一个单位标准差的冲击对河南GDP整体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当年财政投资的冲击对GDP并未产生影响,在第2年产生了0.0226的微弱负向影响。此后正向影响缓慢上升,到第8期脉冲反应值达到最大值0.0395,并稳定保持在此水平。从10年滞后期来分析,河南财政投资冲击对GDP的正向影响能够完全抵消产生的负向影响,整体表现为正向影响,财政投资对河南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产生的影响极其微弱。

不同于脉冲响应函数追踪系统中各变量对系统中某一变量的冲击效果,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方差的贡献度,进而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相对重要程度。通过VAR方差分解,可以具体看河南财政投资增加对GDP的增长贡献度。通过图4、表4的方差分解结果可看出,河南财政投资对GDP波动的贡献度在第1期为零,而后随着时间推移逐步上升,第10期达到最大值7.14%,说明河南财政投资增加对GDP的贡献度在不断上升,但增长缓慢,贡献度较低。

因此,长期看,财政投资对河南经济增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较弱,财政投资对GDP贡献度不高。政府应通过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增长水平[2],同时改变“生产建设财政”的逻辑思维[3],退出竞争性领域,增加公共环境、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投资,回归公共财政本质。

三、河南财政投资结构分析

(一)财政投资的产业结构

财政投资的产业结构是指财政投资在国民经济各产业或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按照国家统计局印发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③,2006年以来④

河南财政投资于三次产业的情况如图5。可以看出,2006~2009年,河南财政投资于三次产业均呈上升趋势,尤其对第三产业投资在2008年以后迅猛增长;2009年以来, 政府财政对第二产业投资比重稍微下调,对第三产业投资仍在高位运行,而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第一产业,财政投资不但规模非常小,且自2009年以来呈下降趋势。而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粮食产品接近全国产量的10%(2010~2012年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依次为9.9%、9.7%、9.6%),政府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远不能满足需求。

图5 河南政府财政投资于三次产业情况

图6 1986~2012年河南财政支出中第一产业支出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由图6可知,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比尽管不断下降但始终保持在12%以上,各级财政一般预算中,用于农业支出的预算多年来一直不足10%,即使在最高的2009年也只是达到12.44%,而后缓慢下降。农业支出所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远小于第一产业在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这与河南农业大省的地位极不匹配。

(二)财政投资的项目结构

财政投资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目的,应主要投入到纯公共产品和具有外部效应、自然垄断性质的非竞争性行业。由表5可知,2006~2012年,河南省财政投资于竞争性行业的支出从9.99亿元持续上升,到2010年达到最大值71.55亿元,占财政投资的近20%。采矿业、制造业、房地产业投资居财政投资前三位,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尽管财政投资于竞争性行业的比重在达到最大值后缓慢回落,但财政资金投资的竞争性行业分布仍然过宽,与财政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改革方向相悖,在占财政支出比重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过于分散的财政投资必定会影响政府对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的投资。同时,财政资金投资于市场可以有效调节的高度竞争性行业,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挤压了社会资本的空间,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经济转型期,需要逐步减少竞争性行业投资,直至全部退出。

表5 2006~2012年河南财政投资竞争性行业情况 (亿元)

表6 2006~2012年河南财政投资于非竞争性行业情况 (亿元)

从表6看到,河南财政投资于非竞争性行业的投入不断增加,到2012年的最大值339.65亿元,占财政投资的82.44%。财政投资于非竞争性行业的金额和比例远高于竞争性行业,说明近年来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建立,政府职能有所调整,公共资源配置正转向社会公共服务,财政投资结构正在改善。水利、环境和公共管理业居首位,占到各年财政投资的三分之一左右,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第三位,前三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行业,合计占到财政投资的60%以上,说明河南经济仍处于发展初期,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而六成以上的财政投资都用于基础设施显然太多。相对而言,财政资金投资于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项目的比重只有10%稍多。河南经济处于转型发展期,人们在这些方面存在较大负担,是社会公共需求的重要部分,应成为政府配置公共资源的重点领域,现行财政投资不足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就具体投资项目而言,财政投资于教育的支出从2006年的5.78亿持续上升到2012年的36.41亿,呈不断增长趋势;从相对比重来看,每年教育投资占财政投资的比重也不断上升。而就人均而言,河南省省际人均财政支出在2006~2011年连续六年最低,不到第一名(西藏)的五分之一,人均财政性教育经费在31个省区中只位列第16位,不及第一名(北京)的三分之一,比同处中原经济区的其他四省(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人均财政性教育经费都少[28]。财政在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投入基本呈上升趋势,在2010年达到最高值17.36亿元。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能有力保障社会公众身体健康,社会保障支出有利于保护困难群体利益,而河南省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在22个省区中位列16位,不及第一名的三分之一。用于科学技术研究的财政投资在2006年达到1.67亿元,2007年、2008年下滑到1.07亿元、0.83亿元,到2009年重新上升到2.92亿元,在经历2010年、2011两年下降后于2012年达到最大值3.52亿元。科学技术研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河南用于科学研究的财政投资平均占比不到1%,推动经济增长作用有限。

(三)财政投资的城乡结构

图7 2008~2010年河南财政投资的城乡分布情况

河南城镇化进程推进较快,2011年河南城镇化率为40.6%,比1990年提高了25.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⑤。河南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需要合理调整城乡布局。由图7可知,财政投资在城乡之间分布存在巨大落差,从总量看,2008~2010年用于农村的财政投资比重是11.61%、11.32%、10.85%,而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占到全省人口半数以上⑥人口的小康,必须依靠政府财政投资的支持和引导。就投资项目而言,一些行业的财政投资在城镇和农村存在严重失衡,如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管理业,教育等,城镇资金投资低的达到农村投资的4~5倍,多者达到35倍,如城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2008~2010年分别是农村的35.17、21.41、10.55倍。这些差异显著项目涉及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而河南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都有正的促进作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29]。在追求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应保证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引导农村经济社会走健康和谐发展道路。

四、优化河南财政投资结构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支农投资,调整投资结构

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持久且难以改变,必须加强财政投资支农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为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提供支撑。在财政支农规模上,应当和农业对河南省GDP的贡献相一致,同时保证财政支农资金稳定持续增长,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首先要支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支持农村科学技术研究,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扶持农业优势产业,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优质产品基地的投入,支持现代农业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其次,支持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培训农村劳动力,增强劳动技能;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全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三,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道路、供电、供水等公益性基础设施作为财政支出重点,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二)增加教育、科学技术投资

增加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凡是注重人力资本开发的地区,其经济增长速度都比只依赖自然资源开发的地区高。在当前自然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多依赖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教育投资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23]。河南省应通过增加教育投资,由人力资源大省变为人力资源强省。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建立政府财政投入的稳步增长机制,大力支持科研创新、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支持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增加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养老投资

社会公众应是财政投资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应不断增加在民生方面的投资。经济转型时期,人们对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公共需求很大,财政投资追求的是社会整体福利的提升,应尽可能将财政资金投入社会公共最需要的方面,使更多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成为财政投资的受益者。另外,河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10年达到1273万,约占总人口的12.61%,年均增长36万多人,并将继续以年均近3%的速度迅速增长,远高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必须增加养老保障机制投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四)适当调控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规模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现行公共投资的重要内容,而大量投资兴建交通基础设施,将直接导致非常严重的产能过剩⑦。作为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经过多年建设,河南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00公里,继续保持全国第一⑧。河南财政投资于交通运输的资金最高时达到财政投资的26.85%(2010年)。考虑到目前省内交通基础设施已有较大改善,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一定的设施闲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摊子不应铺得太大,更不能过度超前。因此,虽然未来河南在改善交通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空间,但应当考虑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适当控制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同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减轻财政投资压力。

(五)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评价、审计监督等管理制度

对于由不同渠道管理的财政投资资金,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防止项目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以现有财政投资评价中心为主体,修订财政投资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以公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关注财政投资的公平性与环境性问题,将财政投资的公共项目建设、运行视为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倡导动态评价机制。强化外部审计监督的作用,积极推进绩效审计,充分发挥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注 释:

① 河南统计年鉴中只统计了1986年及其以后的预算外投资数据.

② 2010年及其后采用了新的统计口径,导致财政投资出现回落情况.

③ 详细划分参见“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通知——国统字[2012]108号”.

④ 河南2006年以前的统计年鉴中不存在对财政投资的产业划分数据,故本文只统计了2006年及其以后的情况.

⑤ 方国根,张亚珂.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与消费发展研究.河南统计网:http://www.ha.stats.gov.cn/hntj/ztlm/jjlps/zhuantiyanjiu/webinfo/2013/03/1363334617023546.htm.⑥ 根据《河南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末,河南省城镇人口将突破5000万人,与农村人口基本持平,实现河南城镇人口将和农村人口“一样多”.

⑦ 河南市场整个水泥行业呈现产能过剩.中国行业研究网.http://www.chinairn.com.2013-11-18.

⑧ 2012年9月2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调整方案》.

[1]殷 强.中国公共投资效率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46-50.

[2]樊胜根,张晓波.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J].经济学季刊,2002,(10):181-198.

[3]邵学峰.财政转型下的公共投资结构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9):46-53.

[4]王玉华.中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与优化:基于公共财政框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4.

[5]鲁元平,马 成.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J].当代财经,2013,(11):36-46.

[6]Aschauer D.A.Is Public Exprnduture Productiv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9,(23):177-200.

[7]Barro,R.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J].Quarrerly Jourmal of Ecomomics,1991,(2):407-443.

[8]Devarjan,Vinaya Swaroop,Heng-fu Zou.The composi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6,(37):313-344.

[9]Easterly W,Rebelo S.Fiscal Policy and Economic Growth: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2):417-458.

[10]Munnell A H.Why has productivity growth declined? Productivity and public.investment[J]. New England Economic Review, 1990,(1): 3-22.

[11]Etsuro, Shioji. Public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A Convergence Approach[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1,(6): 205-227.

[12]Gachassin M,Najman B,Raballand G.The Impact of Roads on Poverty Reduction:A Case Study of Cameroon[R].The World Bank:Policy Research Paper,series 5209,2010.

[13]Cullison W E. Public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J]. Economic Quarterly,1993, Fall:19-34.

[14]Glomm G & Ravikumar B. Opting out of publicly provided services: A majority.voting result[J]. 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 1998, 15(2):187-199.

[15]Ramirez & Nader Nazmi. Public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atin American: an Empirical Test[J].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3(7):115-126.

[16]Hertzman C & Siddiqi A. Health and rapid economic change in the late twentieth.century[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0,9(6):809-819.

[17]Bolin Lindgren,et al. Investments in socialcapital-implications of social interac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lth[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3, 56(12):2379-2390.

[18]Jacoby H.Access to Markets and The Benefits of Rural Roads[J].The Economic Jourmal,2000,(7):713-737.

[19]Fan Shenggen,Brzeska Joanna,Shields Ghada.Investment Priorities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R].Wasington DC:inr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2007.

[20]马 骁,范凤山.我国财政支出制度的缺陷及修正[J].财经科学,2004,(4):16-19.

[21]曹荣庆.论我国财政支出的结构偏离[J].财经科学,2004,(8):21-23.

[22]国 涓,陈蜀豫.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9):69-72.

[23]郭庆旺,吕冰洋,张德勇.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11):5-12.

[24]张海星.中国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J].财政研究,2004,(7):40-43.

[25]刘邦驰.公共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大历史使命[J]. 经济学家,2007,(5):123-125.

[26]刘 湃.新时期我国政府投资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7]杨 龙,王 骚.政府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28]高培勇,等.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9]田静怡,吴成亮.河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安徽社会科学,2010,38(21):11530-11531.

责任编校:裴媛慧,孙咏梅

A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Henan Financial Investment Returns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ZHANG Qing-yu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 Zhengzhou 450044,China)

Government-dominated model is clearly characteristic of Henan financial investment with a feature to drive economic grow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urce of capital, an accurate measure on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is made based on the budget fund. The VAR model test demonstrates that financial investment has promoted the Henan economic growth, but the contribution to GDP growth is limited and the influence is weak. Overall arrangement of financial investment is unreasonable in the aspects of industry,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investment in economic infrastructure such as traffic,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constitutes a large portion while the investment in the social infrastructure such as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ecurity, culture, health is not enough. Therefore, adjusting the financial investment structure as well as perfecting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will lead to better meeting the social public demand and improving investment returns.

financial fund;investment benefits;Henan province

2016-09-19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5-ZD-023);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

张清玉,男,河南辉县人,副教授,注册会计师,河南省会计领军人才(学术类),研究方向为政府投资、审计理论。

10.19327/j.cnki.zuaxb.1007-9734.2016.06.005

F810.45

A

1007-9734(2016)06-0025-09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河南财政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