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明珠”花溪公园

2017-01-12 14:27万泰华
贵阳文史 2016年6期
关键词:花溪风景区原生态

万泰华

花溪原名花仡佬(又写成花犵狫),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徐霞客曾经到此,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如此记录:“……大溪自西南峡中来,至此东转,抵东峰下,乃折而吡去。有九巩巨石梁,南北架溪上,是为华仡佬。”这是对原生态花溪山水最早的书面记载。

150年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家住吉林村的周奎写了《麟山记》,说花仡佬离他居住的柏杨寨东半里处的狮子山,“有山状若伏狮”,但他认为山头上有一巨石状似角,因为“狮无角而麟一角”,就将狮子山改名为麟山,其下溪水,亦随之改号麟溪。到了清嘉庆年间,周奎集资率族人在麟山上建“倚天亭”、“飞云阁”,麟山南麓下修“借花草堂”,龟山上建“清晖楼”,济番桥(现花溪大桥)南头建花阁。同时在溪流中“叠石为坝,潴水为潭,疏浅者为洲,修隙地为屿”,广植松柏、花草,对原生态的山水进行有规模的园林化景观改造,使得花仡佬风景“盛极一时”。 后人将《麟山记》刻碑立于麟山脚下。

周奎著《麟山记》之后的150年,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花仡佬山水园林在贵阳县县长刘剑魂主导下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修建。刘剑魂以“花仡佬”其名不雅,欲更其名,县文书罗浮仙建议:“花”字保留,改“仡佬”为“溪”字,寓为花开四季,溪水长绿。后“花仡佬河”也因此改作了“花溪河”,“济番桥”也改名为“花溪桥”。时值抗战时期,刘剑魂还榜书了“生聚教训” 4个字。刘离任后,当地百姓感念其德政,将此4字刻于麟山崖石上,该摩崖上款为“县长刘公剑魂去思”。花溪风景区自此成为公园。

1938年刘剑魂卸任时,花溪公园风景区建设按规划还未完全实现,继任者李大光本着“范水模山,性之所迁,萧规曹随,义不容辞”的精神,继续修园,但面临经费短缺的困扰,花溪公园建设一度停工。后在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和省主席吴鼎昌的支持下,贵州省政府批准成立公园建设筹备委员会,同时确定公园名为“中正公园”,公园建设得以继续进行。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公园基本完工,吴鼎昌亲自主持落成典礼。何应钦为公园大门坊额题写了“中正公园”4个字。

1950年后,人民政府第三次大规模地对花溪公园进行修复、改造、扩建。改放鹤洲名为放鸽洲,并将此一带的跳蹬改成为小桥,即今之放鸽桥;在距棋亭不远处开挖人工湖,名南湖;开发了平桥至花溪水库段,延伸了花溪公园风景区范围,路两边种植的梧桐树在秋天形成了著名的“黄金大道”。

花溪公园花簇锦绣、流水清幽,以其静谧自然朴实之美,被誉之为“高原明珠”。

猜你喜欢
花溪风景区原生态
花溪之美
如梦似幻的花溪湿地公园
美丽的花溪
原生态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真正的“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原生态河流亟待抢救和保护
关惠聪等
议如何平衡风景区建设再投入和收益平衡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