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司機缺口“怪圈”

2017-01-12 16:49高力行
澳门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行業怪圈社會

高力行

本澳各行各業面臨人資問題, 尤其職業司機工種長期陷入缺人的“怪圈”,對此,儘管業界嗌晒救命,但對輸入外僱司機卻意見不一,政府惟有年年重申堅持職業司機不輸入外僱。據悉,無論是公共巴士、賭場巴士、貨車抑或的士司機平均薪資均在二萬元以上,加上加班補貼、獎金之類,月入三、四萬元。儘管如此高收入,澳門的職業司機缺口依然很大,特別是一大批年逾六旬司機面臨退休,而行業又吸引不了年青人入職,出現青黃不接在所難免,為此,一些中小企業能聘請的司機少之又少,一定程度上也成爲中小企業運營的困擾。

早前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表示,今年首季已完成澳門市民對職業司機人力資源現況調查報告,顯示近九成受訪僱主及七成受訪職業司機都認為司機人資短缺,但是反對輸入外地司機的比例近六成四,反映社會未有共識輸入職業司機。對於如何解決司機不足的情況,梁維特稱社會有不同意見,包括提高薪酬待遇、完善福利及社會保障、增加培訓等。但是筆者認爲,以巴士司機來說,工作上的壓力,長期坐姿、疲勞駕駛、無理取鬧的乘客等問題,都使得很多人不願意入行。就算職業司機的薪資福利繼續水漲船高,低技能、單一的工種仍然難以吸引年青人入行。

如此一來,似乎澳門的司機缺口問題成爲一個矛盾的無解之題,更走進了有工冇人做的“怪圈”之中。一般認為,至今市民和政府都不願意引入職業司機外僱的原因有如下:第一,是基於對本地人的職業保護政策,要讓本地人有工作,保證司機現有的收入水平;第二是不同地區駕駛方式的差異,出於駕駛安全考慮;第三,杜絕非法運輸衍生過界黑工司機的情況。來年隨著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香港、澳門、珠海三地運輸的互通等,相信屆時對各類職業司機的需求會愈來愈大,政府若不盡快給出一個可行之策,例如短期內開放某個行業司機的缺口等等讓業界試行,以尋找出路,否則,何時能真正走出長期存在且困繞中小企的職業司機缺口“怪圈”,實在令人擔憂。

猜你喜欢
行業怪圈社會
最新出版行业标准
最新出版行业标准
怪圈
COMPLAINER’S CALAMITY
行业绘本
破解“不超不挣钱”怪圈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罕见病保障政策陷入“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