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

2017-01-15 02:14田祖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相关者利润责任

田祖海 叶 凯

(武汉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

田祖海 叶 凯

(武汉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学术界与实务界长期关注的问题,相关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本文尝试从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对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进行述评,主要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解释与实证研究两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就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目标、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因素等理论解释而言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现有的实证研究主要探讨利润、企业规模、公众压力和投资者等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且多侧重相关性的研究,而缺乏深入的因果关系研究成果。未来研究在制度环境、利益相关者行为、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个人角色等领域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企业社会责任;经济人;利益相关者;信息不对称;政府规制

一、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是学术界与管理界长期关注的问题,但时至今日各界对此仍未取得广泛的共识。特别是Milton Friedman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时,明确提出企业的唯一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即最大化股东价值。他认为如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股东而言是一种道德风险,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与新古典企业理论的利润取向不一致[1]。Friedman的观点引起西方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广泛讨论,一些持相同观点的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实际上可能是利润最大化战略的必要部分。换言之,只要将社会责任有机地融入公司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利润最大化可以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机。但更多的学者持不同的观点,推进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文献。本文尝试从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对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进行述评,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解释与实证研究两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进行简要评述,以期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

从微观经济学视角探索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文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目标是什么?二是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可从四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

(一)视利润最大化为社会责任的企业

自Friedman提出企业的唯一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后,诸多学者在这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在利润最大化这一框架下,学者们的主要研究体现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有无社会偏好方面。

1.没有社会偏好的利益相关者。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其社会责任活动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行为假设,因而,一个公司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该是自利的、效用最大化的个体。当他没有社会偏好时,即意味着该行为主体具有不关注他人利益或行为的倾向,只是把企业社会责任当作一种宣传工具、规避政府管制的手段以及作为回应政府失灵的一种方式。

(1)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宣传工具。任何一家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必须面向市场上的消费者,但是消费者的信息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拥有一个企业的(或其提供的产品)完全对称信息。Spence提出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知情方有动机通过代价高昂的可观察措施,向不知情方发出私人信息信号,以改善信息不对称情况[2]。例如,一个好的卖家通常是比一个潜在的买家更清楚了解商品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对消费者而言,一方面,应用自身所掌握的工具,搜索产品以及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以提高他们信息的地位,增加他们对产品或企业的了解。另一方面,企业也通过广告宣传,尝试积极引导消费者关注自己。如Goyal研究了一些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通过社会责任的宣传活动,引导公众对自己的关注[3]。进一步,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信号工具传达相关信息给信息不足的投资者。如Jones和Murrel分析了对一个信息不足的投资者进行宣传的情况。投资者因为担心失去他的本金或未来的收益,他只会投资到一个他估计盈利能力足够高的公司[4]。因此,一个投资者将使用所有可能的信息,得出关于一家公司未来发展的结论。进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不可观测的盈利信号,得到更好的融资条件。Fisman等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也可以作为一个企业产品高质量的信号。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不能直接观察企业实际所追求的目标,但他们假设有社会责任的公司会有更高概率提供质量好的商品,这样的企业会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员工的待遇。从宣传导向这个角度来看,以利润为导向的公司投资于企业社会责任,从而提供高品质的商品来引起公众关注是非常值得的。

(2)通过企业社会责任避免政府规制。在自由市场经济中,政府通过法规法律来限制公司或行业的不法行为,这些限制行为可能会减少企业的利润。对此,Maxwell等设计了一个模型,在该模型中,他们认为如果企业污染排放达不到法律的规定标准,在未来将会受到更严格的法规监管。他们模型的核心假设是公司和公民参与政治进程是要付出代价的。在这种假设下,如果这种污染造成的损失超过一定水平,社会公众就会反对环境污染,从而迫使企业减产甚至停产。因此,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以防止更严格的监管和游说成本这两种情况发生[5]。在竞争激烈的市场,这一论点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如一个企业通过降低排放量到低于法律规定的相关限制水平,就可以给竞争对手造成很大的压力。进而,可敦促政府通过发布预防条例限制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同时竞争对手也会受到强大的舆论压力。最终企业自身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成功规避了政府的管制,并有力打击了竞争对手。当然,正如Andries指出的,新的法律法规仅仅是对负面事件的回应,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可以更从容地应对那些正在恶化的状况[6]。

(3)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政府失灵的回应。有学者定义企业社会责任为创造公共物品或减少公共劣品[7]。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被视为是一种替代民选政府对公共产品的投资。因此,如果政府不能提供公共产品,给公司施压使其投资企业社会责任也是合理的[8]。这些政府的失灵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例如,游说团体或利益集团对决策的影响,不同国家对污染的制定的标准各异,或提供公共产品的比较劣势。因此,一个负社会责任的企业,在政府失灵的情况下,应当有所回应。

2.有社会偏好的利益相关者。一般情况下,利益相关者都会有自己的社会偏好。在此,仅就消费者、投资者和企业现有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偏好进行分类。

(1)有社会偏好的消费者。企业可以利用客户的偏好,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投资以建立自己的优势。有社会偏好的消费者,一般都愿意支付高价购买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产品,即一个客户通过自己的决定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投资[9]。Siegel和Vitalino认为消费者希望拥有好声誉的产品,这是消费者购买具有高知名度的社会责任企业商品的一个原因[10],当然,一般情况下,具有社会偏好的消费者不可能去购买一家不道德公司的产品[11]。在一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公司的行为变得比过去更透明,所以必须考虑更多的消费者因素。进一步,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可以作为工具来预先防范消费者的联合抵制。Glazer等人还认为,在产品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中,要想吸引或留住更多的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再多都是完全正常的[12]。

(2)有社会偏好的员工。如果现有的或潜在的新员工有社会偏好,那么以利润为导向的公司投资于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同理论。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个人将自己归类到一定的社会范畴之中[13]。因此,一个人的自我形象会受到所工作的企业的影响[14]。一个企业有更高程度的社会责任,其选择员工的空间越大,因为员工相信,有高度社会责任使命感的企业通常会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福利给员工[15],他们比企业社会责任程度低的公司对员工更具吸引力[16]。二是企业社会责任可以为管理者提高自己的社会声誉。一些研究表明:管理者在更高程度上是需要受到社会的认可,而不是企业的所有者的认可,如Ariely等人在一个经济实验中证明,个体通过向公众展示他的成就来获得个体效用。管理者通过企业社会活动提升自身形象会不同程度地导致企业利润增加[17]。如果在企业内部存在委托代理问题,例如,当所有者(委托人)不能很好地控制经理(代理人)的行为,就可能出现经理过度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以增强其声誉的问题。从公司所有者的角度来看,这种管理者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的过度投资。Cheng等人研究发现当管理者在公司的所有权增加,企业社会责任将会下降[18]。Cespa和Cestone等人同样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把管理者、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视为企业外部的利益冲突,管理者可能会利用企业社会责任投资,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以确保其他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支持,并保护自己,从而免于被解雇[19]。三是在员工具有社会偏好的情况下,有社会偏好的员工会因为企业与自己有共同的价值观而被吸引过来[20]。

(3)有社会偏好的投资者。一般情况下,一个具有大量资本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十分重视利润的企业,如果潜在的投资者有特定的社会偏好或环境目标,那么拥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则能够表现出对这种投资者更大的吸引力。然而,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一个投资者要间接地通过其投资的公司去尽量满足他的社会偏好。因此,Baron认为,投资者可以通过慈善捐赠或其他方式完成他的社会偏好,而不一定会通过投资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路径。这个观点是Milton Friedman著名的文章《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利润》的基础。Friedman认为如果一个投资者想从事社会事业,他应该自己独立完成,这不是一个企业的任务。然而,有人反驳Friedman,因为个人投资者的社会性投资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项目,这样会导致交易费用增加。因此,一个社会投资者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合作伙伴,需要放弃一部分租金但是不需要投资于自己的社会事业。此外,Kotchen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可能是一种手段[21],特别是在吸引外国投资者方面[22]。即企业社会责任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信号手段,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从事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可以吸引发达国家的有社会偏好的外国投资者[23]。

(二)兼顾利润最大化与社会责任的企业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不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履行社会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投资并不意味着增加利润,而且可能会阻碍利润的实现。事实上,社会行为和利润之间的权衡是必要的[23]。一个公司的自愿社会责任倾向,一般来源于公司所有者自身的社会偏好。经济研究提出了许多证据,关于所有者并不完全与经济人的行为模式描述的一样,他也受社会偏好(如公平或不公平)影响和愿意牺牲(至少部分)经济利益。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家可能会将自己的内在动力转到社会目标。在一系列规范研究的文献中,许多学者认为企业家应该通过一些社会活动来回报社会,并把这些企业家描述为慈善家。然而,这些文献并没有充分讨论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可以在自利动机的情况下取得成功。如何兼顾利润与社会责任,这一主题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三)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无论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社会责任目标,还是兼顾社会责任与利润的平衡的行为,其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毫无疑问都会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Tirole提出了这一问题[24],他认为,从公司的角度看,一个经理的成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在以股东为导向的公司结构中履行社会责任后,公司获得的利润是否与之对等,二是以利益相关者为导向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者履行社会责任是否有意义。比如,在面向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的情况下,管理人员被明确指定要考虑供应商和雇员的利益[25]。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企业社会责任是否被认为是合法的?总的来说,这种看法取决于公司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群体(如经理)之间的共识[26]。这个共识在股东导向的公司治理系统中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同利益集团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没有达成一致,管理者不应该拥护自己的社会动机[27],只有在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对于公司具有战略价值的时候可以投资[28]。

(四)企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规模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Lepoutre认为企业规模和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还没有形成正式的理论模型[29]。基于这一事实,Udayasankar则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个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规模的“U”型关系。他认为公司规模越大,对于公众的曝光度就越高,因此会遇到更多的压力,进而会拥有足够的资源从事企业社会责任;而小企业可以应用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营销工具以获得更多的关注。Udayasankar发现,中小型企业获得较少的社会责任活动奖励[30]。而Besser认为小型企业对社会声誉的依赖性很强,因此渴望从事与利益相关者意愿直接相关的活动[31]。在这方面,小企业的所有者对能实现这些愿望的相关活动特别敏感[32]。还有学者认为,大公司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正的外部性非常明显,而在小公司中则很少发生[33][34]。究其原因可能是小企业往往缺乏时间和专业知识来从事这些社会责任活动。

三、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在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已有的实证研究文献主要分析了利润、企业规模、对员工的吸引力、公众压力和投资者等相关因素。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

实证研究涉及社会责任和公司利润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研究结论是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对企业利润有显著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投资取决于利润水平的高低。然而,得到这些结论的研究方法受到了质疑,一是量化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方法及企业赢利的算法差异性很大,二是不同的学者在社会责任投资和利润的因果关系上说法并不一致。例如,实证研究使用的筛选方法作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存在有限的有效性和偏见;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关系也因为使用KLD(由Kinder、Lydenberg及Domini & Co. Inc.三者合称为KLD,这是美国第一个以社会性与环境性议题为筛选准则的指数)筛选措施被诟病,然而,KLD筛选结果是公众获得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的最大来源。Entine指出企业社会绩效和财务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由于“有缺陷的”KLD筛选措施所致[35],还有一些其他学者也持类似观点[36]。Van Oosterhout和Heugens明确指出,当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联系起来,KLD指数的公司更有可能经济上超越非KLD指数的公司。然而,Waddock则接受了这个有偏见的基于KLD筛选的事实,并坚持认为这样得到的结果是最有效的数据[37]。

Jones和Murrel经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投资对一个企业的价值存在非常大的影响,他们通过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异动证实了这一观点[38]。Mcguire等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和利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39]。与Jones和Murrel的研究相似,Mcguire等进一步证明了较低水平社会责任的企业比高水平社会责任的企业所获得的股本回报率和股票收益率更低。

Aupperle 等虽然在Caroll’s的基础上发展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企业对社会承诺的观点。然而,Aupperle等认为无法找到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社会责任和利润存在显著相关性[40]。当然,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利润的相关性也有不同的研究结论,如Nelling和Webb批判性地比较不同的实证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利润之间的影响结果,进而发现在不同实证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基于相同的数据来源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进而,他们证明社会责任活动既不影响企业的成功,也对企业利润没有很大的影响[41]。

(二)公司的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

对于企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其实证研究主要是使用Caroll提出的企业责任的概念和基于Aupperle的评价系统。Burton和Goldsby认为,在早期的研究中,中小企业运用Aupperle评价系统发现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高于大型企业。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中小企业倾向于考虑社会责任和利润之间的折衷权衡[42]。然而,Stanwick基于1987~1992年期间的上市公司企业声誉指数的数据记录,在对企业社会责任实际支出进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与小公司相比,大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支出要更高一些[43]。

(三)对员工的吸引和企业社会责任

Backhaus等、Greening和Turban通过一系列研究证实了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更能吸引潜在客户这一事实[44][45]。研究表明:一个企业的社会行为似乎对员工的职业选择产生很大影响;与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投资较少的企业相比,有较高社会责任使命的企业会吸引更多的员工。Nyborg的研究还验证了一个假设,即社会声誉较高的企业支付给员工较低的工资[46]。进一步研究表明:员工受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非常大,因为他们认为良好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其工作条件和其他方面都会很好,即使支付较低的工资也能够接受。

(四)公众压力与企业社会责任

一些实证研究表明,公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公司的社会责任活动的水平。Maxwell等人研究表明,在美国,企业有毒物质排放量较少的州,往往也是有更多数量的Sierra Club(美国的一个环保组织)成员的州。Binder和Neumayer通过调查35个国家的企业污染排放量得出了相同的结论[47]。他们的结论是:在一些非政府组织发达的国家,企业污染的排放量相对少。Baron等人比较了面对污染排放时,企业社会责任、利润和社会压力之间的关系。通过Tobin′s Q测量,利润与企业社会责任呈正相关和社会压力呈负相关。此外,Baron等人发现公众压力越大,企业所面对的社会责任压力越大。他们指出,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或环境活动家把他们的压力都集中在那些曾经在社会上不负社会责任的公司上。Baron等人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还表明,非政府组织这类公共机构通过给政府更大的压力来促使企业更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48]。同样地,Kotchen和Moon的研究结果表明,一旦造成环境污染,公众必然要求该企业通过更多的社会责任活动来解决此类问题[49]。

(五)投资者与企业社会责任

对投资者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主要体现在投资者的社会偏好可能会促使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实施上[50][51]。Epstein和Freedman通过对个人投资者的调查发现,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道德承诺审计有强烈的偏好[52]。沿着这一思路,Wang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通过量化分析投资者对社会责任活动的反应,其典型案例是中国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他们发现机构投资者事后的对奶制品企业不负社会责任的行为采取了用脚投票。进而,个人投资者遵循了机构投资者的步伐。这一案例支持了Wright和Ferris发现的一个边际效应递减的企业社会责任[53][54][55]。

四、结论性评述

综合上文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发现,在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时,通常认为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动机,二是除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追求自身的社会目标。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对不同的公司制度和公司规模的关系上。

梳理实证研究发现,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主要体现在利润、公司规模、吸引新员工入职、社会大众对企业的压力及投资者等方面。此外,现有的实证研究主要是相关性的研究,而缺乏深入的因果关系研究成果。还有一些研究是基于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的比较,鉴于许多实证研究依赖于大型企业的数据,小企业数据很难统计,研究结论可能有偏差,即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与实际情况可能迥然不同。

通过上述梳理发现,西方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在逐步深入,研究领域在拓宽,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仍有广阔空间,我们认为下列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如何进行微观经济学的解释并在实证方面取得新进展,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第一,关于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很多利益相关者,如公司的股票在股票市场上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反应会涉及很多利益相关者,未来有必要研究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以及公司如何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除了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可能出现紧张关系外,冲突也可能出现在不同的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群体中,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值得探索。

第二,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个人角色。个人在企业社会责任中扮演的角色正在日益引起重视。例如,Sonenshein研究了个人如何处理环境问题[56]。同样,个体员工在企业慈善行为中的表现,特别是在面对财务困难时或不确定就业时期。在应对诸如战争或海啸等灾害或灾难时,企业社会责任可能成为员工和企业参与重建的有力机制。支撑个人背后的企业社会责任动机是什么?它是利润驱动还是仁慈使然?研究这些问题将使我们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如何产生影响。

第三,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独立于公司的制度而存在。在研究企业社会活动及其对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时,制度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一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国家会有所不同;二是企业参与社会责任的动机、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会随着时间不同而发生变化。同时,企业社会责任在其他制度环境中的演变,特别是在一些新兴经济体中不被理解,值得学术界更多关注。新兴经济体和欠发达国家可能有着对企业社会责任不同的期望。例如,在发达国家的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环境责任,企业可以针对性地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如教育和卫生等。而在欠发达国家,制度环境可能改变企业参与行动的机制和过程。因此,这些企业社会责任背后的制度环境差异将为学术探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1] Friedman, M.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J].New York Times Magazine, 1984,32(6):173—178.

[2] Spence, M. Job Market Signaling[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87(3):355—374.

[3] Ashima, 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a Signaling Device f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2006,13(1):145—163.

[4] Jones, R., Murrell, A. J. Signaling Positive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 Event Study of Family-Friendly Firms[J].Business & Society, 2001, 40(1):59—78.

[5] Maxwell, J. W., Lyon, T. P., Hackett, S. C. Self-Regulation and Social Welfar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ism[J].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2000, 43(2):583—617.

[6] Andries, M.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Asset Prices: Is There a Relationship?[M]Mimeo, University of Chicago,2008.

[7] Besley, T., Ghatak, M. Retailing Public Goods: The Economic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7, 91(9):1645—1663.

[8] Bénabou, R., Tirole, J. Individual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Economica, 2010, 77(3):1—19.

[9] Baron, D. P. Managerial Contracting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8, 92(1): 268—288.

[10] Siegel, D. S., Vitaliano, D. F.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Strategic Us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2007, 16(3):773—792.

[11] Fernández-Kranz, D., Santaló, J. When Necessity Becomes a Virtue: The Effect of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 2010, 19(2):453—487.

[12] Glazer, A., Kanniainen, V., Poutvaara, P. Firms′ Ethics, Consumer Boycotts, and Signaling[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8, 26(3):340—350.

[13] Dukerich, J. M. Organizational Images and Member Identific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4, 39(2):239—263.

[14] Ashforth, B. E., Mael, F.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Organiz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 14(1):20—39.

[15] Wang,H.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 Overview and New Research Direc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6, 59(2):534—544.

[16] Brekke, K. A., Nyborg, K. Attracting Responsible Employees: Green Production as Labor Market Screening[J].Resource & Energy Economics, 2008, 30(4):509—526.

[17] Baron, D. P. Managerial Contracting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8, 92(1):268—288.

[18] Cheng, I. H., Hong, H. G., Shue, K. Do Managers Do Good with Other Peoples′ Money? [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13,65(1):159—163.

[19] Cespa, G., Cestone, 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anagerial Entrenchment[J].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 2007, 16(3):741—771.

[20] Backhaus, K. B., Stone, B. A., Heiner, K.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Employer Attractiveness[J].Business & Society, 2002, 41(3):292—318.

[21] Matthew, J., Kotchen. Green Markets and Privat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3, 114(4):816—845.

[22] Pache, A. C., Santos, F. Inside the Hybrid Organization: Selective Coupling as a Response to Competing Institutional Logic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3, 56(4):972—1001.

[23] Aupperle, K. E., Hatfield, J. D.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fitabil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5,28(2):446—463.

[24] Tirole, J. Corporate Governance[J].Econometrica, 2001, 69(1):1—35.

[25] Hansmann, H. The Ownership of Enterprise[J].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2000,(4):99—101.

[26] Pava, M. L., Krausz, J.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he Legitimac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1997, 16(3):337—347.

[27] Hemingway, C. A., Maclagan, P. W. Managers' Personal Values as Driver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4, 50(1):33—44.

[28] Lantos, G. P. The Ethicality of Altruist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002, 19(3):205—232.

[29] Lepoutre, J.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Firm Size on Small Busines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Critical Review[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6, 67(3):257—273.

[30] Udayasankar, K.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rm Siz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8, 83(2):167—175.

[31] Besser, T. Community Involvement and the Perception of Success among Small Business Operators in Small Town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1999, 37(4):16—29.

[32] Lahdesmaki, M. When Ethics Matters: Interpreting the Ethical Discourse of Small Nature-Based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5, 61(1):55—68.

[33] Tilley, F. The Ga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th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of Small Firms[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1999, 8(4):238—248.

[34] Tilley, F. Small Firm Environmental Ethics: How Deep Do They Go? [J].Business Ethics: A European Review, 2000, 9(1):31—41.

[35] Entine, J. The Myth of Social Investing: A Critique of its Practice and Consequences for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Research[J].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2003, 16(3):352—368.

[36] Gond, J. P., Crane, A.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Disoriented: Saving the Lost Paradigm?[J].Business & Society, 2010, 49(4):677—703.

[37] Waddock, S. Myths and Realities of Social Investing[J].Acoustics Speech & Signal Processing Newsletter IEEE, 2003, 16(25):369—380.

[38] Jones, R., Murrell, A. J. Signaling Positive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 Event Study of Family-Friendly Firms[J].Business & Society, 2001, 40(1):59—78.

[39] Mcguire, J. B., Schneeweis, T., Branch, B. Perceptions of Firm Quality: A Cause or Result of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0, 16(1):167—180.

[40] Aupperle, K. E., Hatfield, J. D.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fitabil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5, 28(2):446—463.

[41] Nelling, E., Webb, 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the “Virtous Cicle” Revisited[J].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 Accounting, 2008, 32(2):197—209.

[42] Burton, B. K., Goldsby, M.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rientation, Goals, and Behavior: A Study of Small Business Owners[J].Business & Society, 2009, 48(1):88—104.

[43] Stanwick, P. A., Stanwick, S. 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Organizational Size,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C]//Citation Classics from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Springer Netherlands, 2013,150—165.

[44] Backhaus, K. B., Stone, B. A., Heiner, K.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Employer Attractiveness[J].Business & Society, 2002, 41(3):292—318.

[45] Greening, D. W., Turban, D. B.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Attracting a Quality Workforce[J].Business & Society, 2000, 39(3):254—280.

[46] Brekke, K., Nyborg, K. Selfish Bakers, Caring Nurses? A Model of Work Motiv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2010, 75(3): 377—394.

[47] Binder, S., Neumayer, E. Environmental Pressure Group Strength and Air Pollu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5, 55(4):527—538.

[48] Baron, D. P. Private Politic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ntegrated Strategy[J].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 2001, 10(1):7—45.

[49] Kotchen, M. J., Moon, J. J.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Irresponsibility[J].The B.E. 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 2002,12(1):1—23.

[50] Campbell, J. L.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the Paradox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2006, 49(7):925—938.

[51] Ullah, S., Jamali, 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Role of Islamic Financial Institution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Business Research Papers, 2010, 6(1):619—630.

[52] Epstein, M. J., Freedman, M. Social Disclosure and the Individual Investor[J].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 1994, 7(4):94—109.

[53] Wang, M., Qiu, C., Kong, 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vestor Behaviors, and Stock Market Returns: 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1, 101(1):127—141.

[54] Desai, V. Under the Radar: Regulatory Collaborations and Their Selective Use to Facilitate Organizational Compli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6,59(2): 636—657.

[55] Schmitz, J., Schrader, J.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Microeconom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2015, 29(1):27—45.

[56] Sonenshein, S. It's not Easy Being Green: The Role of Self-evaluations in Explaining Support of Environmental Issu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4, 57(1):7—37.

(责任编辑:陈敦贤)

2016-06-29

田祖海(1965— ),男,湖北松滋人,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叶 凯(1992— ),男,安徽铜陵人,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F272—5

A

1003-5230(2017)01-0140-08

猜你喜欢
相关者利润责任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The top 5 highest paid footballers in the world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利润1万多元/亩,养到就是赚到,今年你成功养虾了吗?
浅谈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融合
利润下降央企工资总额不得增长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