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7-01-15 05:30王勇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墨江产地检疫

王勇

(云南省墨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654800)

浅析动物产地检疫工作主要问题及对策

王勇

(云南省墨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654800)

从墨江县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现状入手,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提出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动物产地检疫;问题;对策

动物产地检疫是动物出售或调运离开饲养地前进行的检疫,通过产地检疫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染疫动物,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在市场经济推动下,动物流动量大,流通非常频繁,致使动物疫情十分复杂,产地检疫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实施产地检疫工作将对畜牧业生产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产地检疫也是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产地检疫可从源头上控制病原体扩散,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1 墨江县基本情况

墨江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东部,地处北纬22°51′~23°59′、 东经 101°08′~102°04′之间, 国土总面积 5312km2,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9.98%。辖12个镇3个乡、168个村 (社区)、36万人,多民族杂居,其中哈尼族占59%,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全县在岗兽医专业技术人员106人,县级设有动物卫生监督所、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工作站3个事业单位,乡镇兽医站建制完备,现有规模养殖场 (小区)108个,牲畜交易市场32个,定点屠宰场6个,产地检疫报检点18个。2015年末生猪存栏37.91万头,牛存栏13.97万头,羊存栏5.78万只,禽类存栏142.58万羽,畜牧业总产值6.8022亿元。

2 开展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

产地检疫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是防止带病动物进入流通环节的关键手段,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对控制和扑灭重大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高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 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现状

(1)机构不健全,乡镇未设立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乡镇兽医站工作人员认为检疫工作是帮县监督所干事,所以工作态度不积极,产地检疫工作不到位。

(2)产地检疫率低,开展面窄。墨江县15个乡镇挂有18块产地检疫申报点的牌子,因多种原因正常开展产地检工作的不多,大部分同形同虚设,主要原因是未形成出售动物报检制,养殖户出售动物不报检,乡镇兽医站工作人员认为产地检疫工作麻烦,不积极主动,不宣传动物报检制度,不要求农户出售动物报告检疫,工作得过且过。根据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日常监督检查数据,目前产地检疫开展面仅限于6个屠宰场及个别养殖场,从报检记录数据和出证情况看全县产地检疫率低。

(3)检疫队伍的检疫器材和硬件设施配备落后,检疫质量低。一方面墨江县地处山区,无检疫专用交通工具,检疫人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到场到点检疫不积极;另一方面检疫人员到场检疫就用手摸和眼睛看,时间一长养殖户就认为我们在作秀反而对我们的检疫工作产生质疑。

4 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机构队伍不健全,职责不清晰,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人员编制少,推进动物产地检疫工作阻力大。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是一项行政许可,乡镇兽医站开展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及相关的动物防疫监督管理执法工作,执法主体不合法,职权不清,检疫人员思想存在帮工意识,工作放不开脚手。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编制16人,实际在岗工作人员只有12人,县级屠宰场和县城畜禽交易市场派驻7个检疫员,其他人还要照管面上工作,无法派驻人员到乡镇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所以,乡镇工作只有属地人员负责,机构不健全人员职责不明确是目前墨江县推进产地检疫工作主要困难之一。

(2)依法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宣传不到位,社会认知度低。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养殖户对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兽医部门执法持怀疑态度,造成养殖户和广大群众检疫意识淡薄,许多养殖户不了解法律效力,不了解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部分动物养殖户认为自己养的动物自己想如何处理就处理,何必报检疫,认为报检麻烦,不理解检疫工作的目的和作用,在动物销售和上市前不但不报检还想方设法的逃避检疫,甚至抵触和不配合检疫人员工作。

(3)墨江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山高坡陡,交通不发达,且散养户多,饲养方式分散,开展工作难度较大。墨江县辖12镇3乡,全县有60000多户散养户,散养户遍布各村民小组,各村组间相距最远的有10余公里,多数村民小组距乡(镇)政府驻地 (乡镇兽医站)30km之外,点多面广,每天同时有几家农户销售动物,每个乡镇最多有2名专业人员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到点到场检疫难度较大。

(4)二维码标识管理不完善,监管手段低。墨江动物养殖户中90%以上是散养户,牛羊多数放养,猪的养殖周期在1年以上,有的两三年,由于在放养过程中动物佩戴的耳标挂草等因素,散养户不接受给牛、羊戴耳标,有的猪耳标戴的时间太长,扫苗时扫不到信息等因素都存在,所以,对散养户饲养的畜禽身份管理困难,不利于产地检疫监管。另一方面,动物溯源识读器使用方面毛病多,挫伤了基层工作人员监管工作热情。

5 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措施和对策

5.1 加强协调,构建良好的组织领导环境

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会议精神,我们要积极主动多接触分管农业工作的县政府、政协和县人大的领导,向领导汇报墨江县产地检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说明产地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引起上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形成共识,得到政策、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以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理顺关系、明确职能、责任到人、完善制度,逐步建立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构建良好的动物卫生监管环境。

5.2 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对现有乡镇动物防疫、检疫、监督等各类机构及其行政执法职能进行整合,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官方兽医制度改革。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工作站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一套人员两块牌子,作为行政执法机构,依法负责辖区内的动物防疫、检疫和与动物防疫有关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让有兽医技术实力的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脱离财政供养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让有管理能力责任心强服务意识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公益性兽医管理工作。

完善机构各项规章制度并细化到各科室,明确乡 {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人员职责,健全完善的官方兽医管理制度,强化各级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人员的监督管理。着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检疫队伍依法检疫、依法出证、依法查处有关动物防疫的违法行为。严格工作纪律,奖罚分明,建设一支内部和谐团结外部影响较好的动物卫生监督队伍。

5.3 加强地方立法建设,完善执法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授权的执法主体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到县级后由于认知和机构改革等原因,该下放的权利不下放,该完善的机构不完善,执法主体不规范,依法办事难,在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中实施处罚、强制工作非常被动。应从农业部到地方加强立法体系建设,从上到下建立完善的执法体制,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工作规范,打造一支过硬的执法队伍,真正做到依法工作,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规范管理。

5.4 加强普法宣传力度,形成法律意识形态

据市场问卷调查,80%以上的公民不认识 《动物防疫法》、《检疫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不知道饲料、运输、销售动物应受法律约束。今后应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宣传普法工作,扩大标语宣传单的张贴范围,把 《动物防疫法》、《检疫管理办法》印刷成年历等形式发放到各村组农户家中,让普法工作落实到家家户户,人人皆知,使动物养殖户都懂得饲养动物必须防疫,出售动物必须申报检疫,销售的动物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5.5 加强监管执法,用法律规范产地检疫工作

产地检疫工作要管好市场,堵住大门,服务群众。管好市场就是严格执行上市动物必须经过检疫并持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才能上市交易的规定,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力度,对销售未经检疫动物的行为严格查处,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经营动物行为。堵住大门就是要严防死守,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不佩戴畜禽标识的动物一律不得进出县境,并管好县内屠宰场大门,无畜禽标识未申报产地检疫动物一律不得进场屠宰,对违法经营、运输人员从严处罚。服务群众就是要做好动物检疫申报点服务工作,保证人员在岗并能随时办理产地检疫手续。正确适用法律促使动物养殖户自觉申报产地检疫。

5.6 加强横纵向,做到全面一致

当前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各地区执法力度不统一,应加强协调促进市县之间的工作联系,各县管好各县的门,购进和外售动物,严格执行 《动物防疫法》、《畜牧

猜你喜欢
墨江产地检疫
推动产地农产品追溯进入下游流通消费环节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印尼燕窝产地探秘
检验检疫学刊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Evaluation of a point of care ultrasound curriculum for Indonesian physicians taught by first-year medical students
墨江县总工会:举办职工乒乓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