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控措施

2017-01-15 05:30冯国军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耳病致病性猪群

冯国军

(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东城畜牧兽医管理站 262619)

浅谈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控措施

冯国军

(山东省临朐县畜牧局东城畜牧兽医管理站 262619)

目前,随着规模化养猪的迅速发展,猪的各种疫病越来越错综复杂,各种疫病混感或继发以及一些新的疫病层出不出,对养猪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猪高致病蓝耳病的发生和流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损失。经政府和各级业务部门积极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防控措施,本病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该病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冬春寒冷温差变化较大的季节,因天气寒冷、环境条件出现恶化等原因,本病的发病率仍有明显上升趋势,病情复杂,难以治愈,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畜牧兽医工作经验,简要谈一下几点体会。

1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1.1 临床症状

本病初期如猪流行感冒症状,发病急、迅速传播,不几天就感染到整个猪群。猪体温上升,高达40℃以上,张口呼吸,咳嗽,眼结膜发红,分泌物增多,流泪淌鼻涕,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粪便干硬,尿色发黄。随着病情的发展,耳尖、四肢末端及腹下发紫,关节肿,颈部毛孔有出血点;继而病猪全身苍白,呈贫血状态,运动困难,严重呼吸困难,久卧不起,体温低下,不久衰竭死亡。

1.2 剖检变化

本病主要侵害猪的呼吸系统。发病后,肺脏肿大变硬失去弹性,呈暗的紫红色,肺充血出现间质性肺炎,呈现玻璃样肺,发生肉样肝样变性,肺失去自然功能。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在气管、支气管等部位充满泡沫样液体。有的肺脏与腹腔内容物发生粘连,有纤维蛋白渗出物附着。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肿大并出血,有少量心包积液。膀胱有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

2 流行原因

根据大量病例得到证实,本病在流行期间,不论猪的年龄大小、体重多大、性别不同、什么样的品种,只要发病,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基本大致相似,所以其致病的病原体是相同的。根据权威检验机构验证,该病病原体为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毒株。其他病毒应占次要位置,易发生混感或者继发感染。

(1)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死猪及污染的场地,应认真做到无害化处理和彻底清除、全方位消毒,杜绝传染源到处散毒。目前,仍还有少数商贩,受利益驱动而敢铤而走险,收售倒卖病死猪,让其进入流通渠道,使病原体大面积传播,从而加快疫病流行。

(2)造成本病传播的又一个原因是引进病猪和潜伏期的病猪。有些户不自繁自养,购进仔猪时往往疏忽大意,把关不够严格,把病猪和潜伏期的病猪引进猪场,埋下隐患。

(3)饲养场地被污染、用具消毒不够彻底,废弃物沒有清理干净,新引进的猪没隔离饲养,健康猪和病猪混合饲养也造成本病的传播。

(4)车辆等运输工具的传播。车辆运输仔猪时往往消毒不严格,监管不到位,车辆传播也成为一种疫病传播途径。

(5)诸多应激因素。例如运输、惊吓、拥挤、热应激、着凉、密度过大、分群打斗、去势、防疫等,造成免疫力低下,抗病力下降,使病原体乘虚入而感染本病。

(6)免疫接种不到位。防控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重要措施是疫苗接种,由于认识不够全面,许多养猪户没有像对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等疫苗接种那样重视,误听片面理论,或者错误的说法。对本病的免疫不够重视,往往出现抵触思想,致使该病得不到足够的防疫,出现防疫空白,导致发生本病。

(7)该病病情复杂、确诊困难,没有难以奏效的防制方案及有效药物。本病发病初期类似感冒症状,大多采用抗菌消炎,解热止疼,同时应用抗病毒药等,用药不久后就见效,但很快又反弹,持续发热,机体抵抗力不断下降,放过最佳治疗期。后期出现混合感染,治疗难度加大,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3 防控措施

(1)减少疫病发生和流行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制度。不进行自繁自养需要购进猪苗饲养的,一定去无疫区购买,严把质量关,确保购进猪苗健康无疫。新购进的猪苗至少隔离观察20d,确定健康无疫后再合群饲养。有检测条件的,一定搞好检测,同时一定要做好全方位的彻底消毒。

(2)搞好免疫接种工作是目前控制猪疫病最有效的措施。一定要根据当地猪病流行情况,因地制宜,科学的制定免疫程序,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根据情况做好猪瘟、伪狂犬、圆环病毒病等高发高热及免疫抑制性病的疫苗,不能单纯仅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时一定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保证疫苗质量,确保免疫效果,同时可配合使用免疫增效剂。条件允许可进行抗体水平检测。

(3)加强饲养管理工作,日常饲喂的饲料要营养全面,一定要定时定量,饮用水要保持足够清洁,水是最廉价的饲料,不管什么时候,一定不能缺少饮水。保证通风换气和注意防暑降温,空气同水一样也是最廉价的饲料,经常通风换气,保证猪舍内空气清新,同时要保障猪舍内温度适宜。猪粪做到及时清理,保持猪舍内清洁卫生。对死亡的病猪要进行消毒、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杜绝疫病的传播流行。

(4)各种应激因素是诱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重要原因。应激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人为因素,如断奶、转群、长途运输、拥挤、去势、免疫等;环境因素,如气候突然发生变化、气温忽高忽低、大风大雨、雷电夹击等。现在许多猪群表面上看起来很健康,实际上大部分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即机体抵抗力很差,日常看精神状态、饮食欲、生长发育并无异常,但往往一个小小的应激就能引起猪群的强烈反应。许多突发性疾病特别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常敏感。

4 对症治疗

(1)用黄茋多糖、头孢噻呋、转移因子等特效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变异性蓝耳病等病毒感染及全身性混合感染。

(2)应用抗病毒、杀细菌、退高烧的中西药精制而成的长效复方制剂,进行退热镇痛,治疗该病引起的高烧不降、大便坚硬、全身发红、眼结膜潮红、张口呼吸及其他不明原因的死亡。

(3)用复合维生B治疗该病引起的粪便干硬、胃肠臌气、消化不良、食欲废绝;或用于母猪产后不食、胎衣不下等,以及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疾病等。

(4)做好解毒工作,长期应用抗生素及饲料中霉菌毒素的作用会引起猪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用口服葡萄糖和脱霉剂进行缓解治疗。

猜你喜欢
耳病致病性猪群
高致病性FAdV-4分离株fiber2结构蛋白表达和细胞内定位的分析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场猪蓝耳病感染状态的国内外评估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我国大蒜主产区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
猪群中暑咋预防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