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肠毒血症防治

2017-01-15 05:30吕冬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魏氏梭羊肠炭疽

吕冬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动物卫生监督所110101)

羊肠毒血症防治

吕冬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动物卫生监督所110101)

羊肠毒血症是一种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绵羊,特别是膘情较好的幼龄羔羊,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危害性非常严重,常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旨在通过对羊肠毒血症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病理变化及诊断等方面进行详细概述,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为养羊户提供参考。

羊;肠毒血症;诊断;防治

羊肠毒血症是一种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又称为软肾病。D型魏氏梭菌是动物体内的常在菌,在世界范围内的土壤中广泛分布,可被健康羊群采食。正常情况下不发病,在应激条件下该菌可大量繁殖诱发羊肠毒血症。该病各个年龄阶段的羊只均可发生,多发生于绵羊、2~15日龄以内的羔羊、断奶后很少吃青嫩饲草和饲粮中含有高碳水化合物的羔羊发病率最高,且死亡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据报道,2016年沈阳市苏家屯区姚千街道代官村某养羊场个别羊只出现步态不稳,抽搐等症状,经诊断为羊肠毒血症,引起养羊户高度重视。

1 病原学

引起羊肠毒血症的病原是D型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属梭菌属,为厌氧性革兰氏阳性菌,可在羊体内形成芽孢,芽孢位于菌体中央,经消化道进行疾病的诱发和细菌的传播。一般常用的消毒药剂能够很好地将其杀死,但芽孢由于抗逆性极强,很难消除。该菌芽孢可在95℃条件下2.5h可杀死,其繁殖体60℃15min即可杀死。

2 流行病学

D型魏氏梭菌是肠道常在菌,正常情况下不发病,但在应激条件下大量繁殖,一些疾病如感冒、寄生虫等导致羊只胃肠运动和分泌机能受损,便易诱发羊肠毒血症。该病一般发生于春末至秋收,雨季或气候骤变也可诱发此病。该病多见于绵羊,山羊较少,尤其是1岁左右和肥胖的羊只发病较多,一旦发病死亡率高,呈地方流行性。

3 主要症状

羊肠毒血症潜伏期很短,病程较急,往往在出现症状后很快死亡。病程最急的羊主要发病特征为向上跳跃,倒地后痉挛,口吐白沫,四肢划动,一般2~4h内死亡。一般发病病程较慢的羊为成年羊,主要表现为站立不稳,精神很差,停止进食,倒地后全身肌肉战栗等症状,发病后体温不高,四肢和耳尖发凉,结膜苍白,粪便呈黑色且混有黏液,并在昏迷中死亡。

4 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没有特征性病变,患羊尸体良好,剖检后主要病变在肾脏和小肠是该病最典型的特征。肾脏充血、肿胀,实质松软如泥,触压即可溃烂,十二指肠黏膜和真胃有急性出血性炎症。慢性病例的患羊尸体经过剖检可见真胃出血,内含有未消化的饲料,肠浆膜及腹膜下有出血点,肠管充气,内有少量带血液体,肠黏膜脱落,胸腔、腹腔和心包内均积有混浊的液体,心内和外膜有小的出血点,内含灰黄色液体,心脏肿大,结肠淋巴结和肺脏出血和水肿,全身淋巴结肿胀,切开后呈黑灰色,并渗出浆液,胆囊肿胀,胆汁黏稠。

5 诊断

5.1 临床诊断

该病的初步诊断可根据病原学、流行病学、主要症状及病理变化等特点,但羊肠毒血症临床症状与羊巴氏杆菌病和炭疽等较为相似,在诊断时要注意区分。

5.2 鉴别诊断

5.2.1 与巴氏杆菌的区别

羊肠毒血症与巴氏杆菌致病细菌不同,羊肠毒血症是感染D型魏氏梭菌引起,主要症状为神经症状和肾脏软化;而羊巴氏杆菌病致病菌为巴氏杆菌,尸体剖检后可见皮下组织有出血性胶样浸润。

5.2.2 与炭疽的区别

羊肠毒血症与炭疽均发病急病程短,临床上无明显变化。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最典型的症状是死亡后患羊尸体血液凝固不全和尸僵不全。

5.3 实验室诊断

5.3.1 涂片镜检

将病死羊剖检后取肾脏和肠壁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进行镜检。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量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两端钝圆,无鞭毛,不能运动,单个或2个菌相连,有荚膜。

5.3.2 平板培养

将尸体剖检后取肝、肾、肠内容物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上,37℃厌氧培养24 h后可见平板上出现中央隆起圆形大菌落,呈灰色,表面湿润。挑取菌落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中央或近端有卵圆形芽孢,结合临床诊断及实验室诊断,即可确诊为羊肠毒血症。

6 疾病防治

6.1 加强饲养管理

定期清扫养殖场内外粪便并认真进行消毒,同时给羊群提供优势的饲料。由于春夏两季易患该病,在此期间应减少羊群采食青绿饲草,合理搭配精料和粗料,严禁突然更换饲料。放牧要尽量选择地势高、阳坡地,避开低洼阴湿坡地。在易发病地区,定期用磺胺脒拌料饲喂,每只羊2~4g,每天两次,连用3d。一旦出现病羊应立即将其隔离,避免病菌传播,并对全群羊只进行排查。用生石灰水喷洒或5%来苏儿溶液对整个养殖场喷洒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对病死羊进行无害化深埋处理,垫草彻底焚烧,粪便堆放到指定区域发酵,控制该病传播。

6.2 免疫接种

在容易诱发该病的季节和地区接种疫苗,常用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羊猝狙-羊快疫-羊黑疫五联菌苗或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三联菌苗,不论羊只年龄大小,每只5ml,皮下或肌肉注射,注射3d后出现轻度跛行,但很快即可恢复,此疫苗可保护6个月以上。

6.3 治疗措施

目前尚无特效药,若出现轻度发病,可立即停止饲喂或换地放牧,提供优质牧草并补饲,可逐渐恢复。若发病严重可用10%硫代硫酸钠溶液静脉注射,同时肌肉注射VB1100mg,效果不理想应立即淘汰深埋处理。

吕冬 (1971.11-),男,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魏氏梭羊肠炭疽
东北虎魏氏梭菌感染诊治一例
运用“五多”猫写法把美食写得有滋有味
羊肠汤飘香
羊肠汤飘香
对有关猪魏氏梭菌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炭疽是什么?如何预防?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