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分析

2017-01-15 07:34郑泽营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麻醉剂氯胺酮苏醒

郑泽营

(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总医院,吉林 珲春 133300)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分析

郑泽营

(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总医院,吉林 珲春 133300)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手术患儿中抽取105例作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抽签原则分组,观察组(n=52)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联合方案行区域麻醉,对照组(n=53)接受氯胺酮予以麻醉处理,对比2组患儿苏醒时间、氯胺酮使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是(8.47 ±2.18)min,氯胺酮使用剂量是(39.45±10.17)mg,不良反应发生率是7.69%;对照组患儿苏醒时间是(47.54±7.15)min,氯胺酮使用剂量是(82.71±11.26)mg,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8.30%;2组患儿苏醒时间、氯胺酮使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促使患儿快速苏醒,减少氯胺酮使用剂量,并能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小儿;区域麻醉

当前,氯胺酮是小儿手术麻醉最常用药物之一,但其对小儿体内脏器的镇痛作用一般,容易使小儿出现躁动、呼吸不畅等不良事件。有研究报道称,联合麻醉模式可提升小儿手术麻醉质量,减少其术中不良事件,改善麻醉效果[1]。而本研究为确定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将105例手术患儿随机分组,分别采取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联合方案、单纯氯胺酮方案,现报道2组患儿麻醉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纳入本次研究的105例行腹部手术或四肢手术治疗的患儿均为医院自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已并具备麻醉、手术适应证,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是52例与53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6例,女26例,年龄为4~8岁,平均年龄为(5.73±1.22)岁;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17例,疝气修补术24例,尿道修补术11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为5~8岁,平均年龄为(5.74±1.20)岁;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18例,疝气修补术23例,尿道修补术12例;两组患儿家长均对研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且其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其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麻醉方法:2组患儿均在术前禁饮禁食6 h,并在术前30 min取0.01~0.02 mg/kg阿托品(生产企业:河南省许昌华人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 mL∶0.5 mg;生产批号:151203)予以肌内注射治疗,进入手术室后,观察组取2 mL的0.75%利多卡因(生产企业:林州市亚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 mL∶0.1 g;生产批号:150926)进行肌肉注射,随后取盐酸氯胺酮注射液(生产企业: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规格:2 mL∶0.1 g;生产批号:160101)5 mg/kg进行肌内注射,并取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生产企业: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2 mL∶0.1 mg;生产批号:151203)1.0~1.5 μg/kg行静脉追加注射以完成麻醉诱导;对照组则单纯取盐酸氯胺酮注射液行区域辅助麻醉,术中根据患儿情况调整用药剂量,直到手术完毕。

1.3 观察指标:①记录2组患儿苏醒时间、氯胺酮使用剂量;②统计2组患儿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精神异常、呼吸不畅和躁动。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资料均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其组间率(%)对比则通过χ2检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2组正态计量资料对比则通过t检验;P<0.05表示2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苏醒时间:观察组患儿的平均苏醒时间是(8.47± 2.18)min,对照组患儿的平均苏醒时间是(47.54±7.15)min,2组患儿平均苏醒时间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t=9.0522,P=0.000)。

2.2 对比两组患儿氯胺酮使用剂量:观察组患儿平均氯胺酮使用剂量是(39.45±10.17)mg,对照组患儿平均氯胺酮使用剂量是(82.71 ±11.26)mg,2组患儿的氯胺酮使用剂量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t=10.1496,P=0.000)。

2.3 对比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52例患儿中,术中出现躁动1例,呼吸不畅1例,精神异常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7.69%(4/52);对照组53例患儿中,术中出现躁动4例,呼吸不畅6例,精神异常5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8.30%(15/53);2组患儿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χ2=7.52,P=0.006)

3 讨 论

小儿机体功能和成年人相比差异较大,对于麻醉药物的耐受性也不一样。因此,在小儿手术中需慎重选取麻醉药物。当前阶段,临床上主要以氯胺酮作为小儿局部麻醉首选药物。氯胺酮是一种非鸦片麻醉科药物,其可选择性地发挥对人体丘脑中内侧核的抑制性作用,从而阻滞患者脊髓网状结构束上行传导,刺激其边缘系统兴奋[2]。同时,氯胺酮起效较快,经肌内注射给药5 min后,其血药浓度即可达到峰值,并在进入血液循环后,大部分药物进入患者脑组织,再快速分布于周身组织内,最后于肝内完成生物转化,最终形成去甲氯胺酮。去甲氯胺酮作用强度大概是氯胺酮的20%~33%[3],可使患者恢复神智后保持长时间嗜睡状态,最终代谢成为无活性化合物,经肾排出。此外,氯胺酮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阿片受体具备一定亲和力,可将患者带入分离麻醉状态,其药理特征是浅镇静、僵直状、显著镇痛和遗忘[4]。

然而,单纯使用氯胺酮,不仅需大量药物维持麻醉,且容易使患儿在术中出现肌肉紧张等不良反应,并在苏醒期出现幻觉等,延迟其苏醒时间[5]。因此,探索麻醉效果肯定、安全性高的小儿局部麻醉方案,对于减轻对手术患儿的麻醉损伤、保证麻醉质量而言意义重大。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其作为强效的麻醉镇痛药物,可快速发挥药效,且麻醉持续时间较短,患者可快速苏醒,并在麻醉后镇痛、镇静方面效果肯定。因此,芬太尼与氯胺酮联合应用,可缩短患儿苏醒时间[6]。同时,因小儿对麻醉药物耐受性较低,敏感性较高,因此选择亚麻醉剂量氯胺酮治疗,可减少氯胺酮使用剂量,且可明显降低其术中躁动、呼吸不畅以及精神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儿麻醉安全性。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较短,氯胺酮使用剂量较对照组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远低于对照组,充分证明了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方案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的有效率、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1] 刘英,王中胜,魏开明.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与氯胺酮静脉全麻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6, 32(1):52-53.

[2] 敬广霞,韩雪萍.氯胺酮复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6):64-65.

[3] 马杰.七氟烷喉罩吸入复合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3):52-53.

[4] 夏承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3):106-107.

[5] 郭昊宇,杨帆.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与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6,16(1): 81-82.

[6] 李明.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920-921.

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131-02

猜你喜欢
麻醉剂氯胺酮苏醒
S(+)-氯胺酮用于临床麻醉镇痛的研究进展
植物人也能苏醒
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R 氯胺酮国内外药品研究资料文献综述
麻醉剂的使用
阴差阳错的麻醉剂
绿野仙踪
Scientists Make Plants“Fall Asleep”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