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E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宫腔镜下EP清除术对助孕效果的影响

2017-01-15 07:34国智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异位宫腔镜息肉

国智慧

(沈阳市康平县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500)

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E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宫腔镜下EP清除术对助孕效果的影响

国智慧

(沈阳市康平县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500)

目的研究分析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E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宫腔镜下EP清除术对助孕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不孕患者615例,依据宫腔镜检测结果分组研究,其中观察组142例,均为子宫内膜息肉者;余下473例则属宫腔正常者,作为参考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并通过SPSS19.0分析数据,探析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EP)发生的相关因素;针对患者病情采取宫腔镜下EP清除术,观察患者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与参考组对比,在年龄、不孕病程、合并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在患者在新鲜期妊娠率达到41.55%(59/142),流产率7.75%(11/142),异位妊娠率1.41%(2/142),复苏周期妊娠率达到26.06%(37/142),流产率9.15%(13/142),异位妊娠率2.11%(3/142)。结论加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针对不孕症高风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控处理,选择宫腔镜下EP清除术治疗,提高患者自身助孕成功率。

不孕;子宫内膜息肉;因素;宫腔镜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615例不孕患者资料,分组探析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EP)发生的高危因素,并研究宫腔镜下EP清除术联合常规孕激素助孕治疗后患者妊娠情况,观察EP清除对助孕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不孕患者615例,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31.06±2.35)岁,月经周期16~193 d,平均月经周期(36.15±17.68)d,不孕病程9个月~17年,平均不孕病程(4.12±1.68)年;全部患者均具备体外受精助孕适应证标准,治疗前3个月之内未发生宫腔操作,不具心肝肾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研究分组:所有不孕患者均采取宫腔镜检查诊断,按照患者有无子宫内膜息肉分组,其中观察组142例,均为子宫内膜息肉者;余下473例则属宫腔正常者,作为参考组;观察两组患者年龄、BMI、合并症情况,不孕病程等资料。

治疗:在治疗前将患者生殖道炎做对症处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EP清除术。即静脉麻醉下,利用扩宫器对患者宫颈适度外扩,将宫腔镜置入,利用微型剪细致清除子宫内膜息肉,若患者实为弥漫型子宫内膜息肉,可实施诊刮术,术后常规抗生素用药,并在患者经期16 d开始口服用药达芙通地屈孕酮,持续用药10 d;若患者属弥漫型子宫内膜息肉,可在手术治疗后加强抗炎处理(持续抗炎5~7 d),待经期16 d口服地屈孕酮,治疗周期可达到3个周期(10 d×3个月经周期)。

全部不孕患者均先行hCG用药促卵泡快速发育,再开展阴道穿刺取卵,做IVF/ICSI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均在治疗4个月之内完成助孕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EP)相关因素分析: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33.62±2.15)岁,不孕病程在(6.14±1.05)年,不孕类型(87例原发型/55例继发型),合并症(15例子宫肌瘤、25例EMs、29例月经稀发);参考组患者平均年龄(29.16±2.34)岁,不孕病程在(4.31±1.75)年,合并症(23例子宫肌瘤、7例EMs、18例月经稀发);两组统计对比,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与参考组对比,在年龄、不孕病程、合并均有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助孕结果分析:142例不孕患者均均通过腹腔镜手术成功治疗,术中出血量(31.15±7.65)mL,未发生子宫穿孔、气体栓塞症状病症,仅24例术后5日内伴有淋漓不尽,经及时止血处理恢复,均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月经周期。

经追踪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助孕结果,观察在患者在新鲜期妊娠率达到41.55%(59/142),流产率7.75%(11/142),异位妊娠率1.41%(2/142),复苏周期妊娠率达到26.06%(37/142),流产率9.15%(13/142),异位妊娠率2.11%(3/142);参考组患者新鲜期妊娠率达到43.55%(206/473),流产率6.77%(32/473),异位妊娠率1.06%(5/473),复苏周期妊娠率达到28.54%(135/473),流产率7.82(37/473),异位妊娠率1.27%(6/473);两组对比不具明显差异性(P>0.05),表明宫腔镜下EP清除术对患者助孕并无明显影响。

3 讨 论

临床研究证实,在人体生殖辅助方面的治疗对于不孕患者助孕干扰的因素多变且复杂,其中当属子宫异常变化最为明显[1]。如冯苗[2]研究发现,年龄作为子宫内膜息肉的危险发病诱因之一,其年龄的增长其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威胁将不断增高,而本次研究中也明显发现,伴有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年龄明显高于宫腔正常者;同时在研究统计中发现,当患者不孕病程的增长,其自身病发子宫内膜息肉风险也将增多,由此可推论子宫内膜息肉属不孕症主要高危诱因之一。张海英等[3]通过宫腔镜检测报道,在EMs病症患者中合并子宫内膜息肉不孕者达到37.54%,而本次研究中14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5例伴有EMs,表明子宫内膜息肉与EMs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多项研究认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因雌激素异常造成内分泌紊乱,而子宫肌瘤、月经稀发等也均有雌激素相关[4],在研究中也表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自身合并雌激素异常病变者相对较多,表明EMs、子宫肌瘤、月经稀发等病症均可增加子宫内膜息肉病变,导致不孕。

过去临床中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多选择盲刮处理,其方法效果尚可,不过因术野问题造成病灶遗漏,而重复性经验操作也易加重刮宫损伤,导致子宫内膜发生不可逆转受损,因此现代医疗越发重视宫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处理方面。而常规宫腔镜电切处理子宫内膜息肉对不孕患者而言易发生周围组织内膜扩散性受损,这对后期助孕带来不小的影响。对此本院直接在宫腔镜下开展息肉切除剥离,以此达到最小程度的内膜损伤。而结果也充分表明完好的内膜保留可提高子宫功能性恢复,帮助胚胎受孕着床,提高妊娠成功率。

综上所述,加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的检查,针对不孕症高风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控处理,选择宫腔镜下EP清除术治疗,提高患者自身助孕成功率。

[1] 陈海霞,苏迎春,孙莹璞,等.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诊治临床分析[J].生殖与避孕,2011,31(2):102-105,134.

[2] 冯苗,李素春,潘萍,等.1372例不孕妇女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宫腔镜检查与病理对照研究[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5, 34(2):112-115.

[3] 张海英,莫璐,李肖然,等.经阴道超声诊断不孕妇女子宫内膜息肉及其相关疾病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14(3):163-165.

[4] 陈玉清,唐教清,黄孙兴,等.子宫内膜息肉对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34(6):906-910.

R71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149-02

猜你喜欢
异位宫腔镜息肉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