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2017-01-15 07:34吴长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吴长涛

(辽阳市中医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吴长涛

(辽阳市中医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探讨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救治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8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及参照组,各39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7%,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6.7%,两组相比研究组明显更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两组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活血化淤中药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确有疗效,能够通经活络、益气养血,从而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中使用。

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活血化瘀;临床效果

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疱疹性炎性反应性皮肤病,由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其分布通常延着某一周围神经,因而患者普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痛,若不能及时完全清除病毒会导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范围包括于带状疱疹出现1个月后出现的神经痛或者复发性疼痛,此类疾病的治疗是临床中亟须解决的[1]。由于老年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明显下降,因而该类人群在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易导致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本次特探讨活血化瘀法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做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救治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8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及参照组,各39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63~75 岁,平均年龄(67.3±3.8)岁,其中疱疹位于腰腹部的患者有14例,位于胸背部者13例,位于臀大腿部者8例,位于头面部者4例。参照组中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65~76岁,平均年龄(67.9±3.5)岁,其中疱疹位于腰腹部的患者有13例,位于胸背部者14例,位于臀大腿部者7例,位于头面部者5例。所有纳入患者均经西医及中医诊断确诊,且于治疗前 1个月内没有任何使用抗病毒治疗史,另排除合并有严重感染、周围神经病变病史、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明确知晓本次试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变部位等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治疗,药方采用桃红四物汤:桃仁10 g、红花6 g、当归12 g、川芎9 g、生地黄20 g、赤芍10 g、白芍10 g、全蝎2 g(冲)、地龙10 g。每日1剂,以水煎服,两组患者1个疗程均为1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患者疼痛感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为显效;患者自觉疼痛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为有效;患者自觉疼痛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本实验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并将各组间的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7%,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6.7%,两组相比研究组明显更高,且差异显著(χ2=6.093,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下:研究组39例,显效25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7%;参照组39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6.7%。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研究组中共有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参照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两组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带状疱疹初次感染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导致,其临床症状主要有水痘、疱疹、糜烂以及红斑等,部分患者为隐性感染,因而没有皮损出现,病毒可以直接通过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侵入人体,再由脊髓后根或三叉神经的神经纤维进入到神经系统的内部,并且能够长期的潜伏在脊神经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中[4]。病毒的活跃程度会随着免疫力的降低或是机体出现损伤而增加,从而引起病毒大量繁殖,使得其寄生部位发生炎性反应,甚至会引起神经细胞的坏死,造成程度不一的疼痛[5]。此类疾病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神经痛亦愈发明显,该疼痛甚至会导致老年患者无法入睡,难以忍受,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6]。

过往临床中使用各类治疗药物或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均未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该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局部持续性或阵发性的灼痛、跳痛、刺痛等,其中主要疼痛部位为胸段肋间神经以及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临床中该病尤其常见于老年人群,这是由于老年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明显下降,因而该类人群在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易导致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

在中医认知范畴中,带状疱疹被称作“蛇串疮”,其主要是因机体虚弱,湿热毒邪从皮毛而入,卫表不固、蕴于经络所造成;若再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阻于经络,毒邪循经而发,进而导致使气血瘀滞。其后遗症的发生,通常与治疗不当、邪毒未尽有关。治疗此病以解毒通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为原则。因此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应紧抓气滞血瘀这一主证,以活血化瘀药治疗为主。由于老年人体质弱,日久脾虚湿盛,导致阳虚寒凝,气滞湿阻,经络痹阻,不通则痛,因此使用活血化淤法治疗能够取到最佳的治疗效果[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7%,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6.7%,两组相比研究组明显更高;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两组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结果表明活血化淤法对于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过往相关研究指出,在进行西药治疗的同时,结合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中药,对该疾病治疗效果十分明显,且不良反应在耐受范围内,甚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西药治疗更低,其治愈时间也更短,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9]。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活血化淤方中主要成分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白芍、全蝎、地龙,诸药合用能够起到清热解毒、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从而达到通经活络益气养血的作用。

综上所述,使用活血化淤中药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确有疗效,能够通经活络、益气养血,从而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中使用。

[1] 袁晶,聂雪峰,车光龙.活血通络、疏肝理气、扶正固本汤治疗老年PHN 的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5):540-541.

[2] 白桦,刘法.龙胆泻肝汤加减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5,10(7):1022-1025.

[3] 丛敏.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162-163.

[4] 陈体高,闫毅,许传勤,等.刺络拔罐配合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 125-126.

[5] 罗春源,张宇,吴景东.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红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1):112-114.

[6] 王徐红,王小平,陈奎铭,等.“十伤灵”中药膏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4,9(11):1485-1487.

[7] 冯嘉铁.不同治疗方案干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102-103.

[8] 曹希勤,赵海东.复原再生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31(6):45-46.

[9] 王丽昆,岳海龙,毕廷民,等.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2):301-303.

R75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191-02

猜你喜欢
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谷雨
——滋阴养胃 少酸宜甜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独参汤治愈面部带状疱疹之目赤案1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