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宝丸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1-15 07:34朱立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组间心率心肌

朱立东

(葫芦岛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3)

心宝丸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朱立东

(葫芦岛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辽宁 葫芦岛 125003)

目的分析心宝丸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患者,常规组应用阿托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心宝丸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常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χ2=4.200,P<0.040),治疗前常规组和治疗组的24 h平均心率组间,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平均心率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t=2.883,P<0.05),常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高于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组间比较(χ2=3.968,P<0.05)。结论心宝丸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中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应用价值。

心宝丸;缓慢型心律失常;治疗效果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高发性心脏疾病,根据发生的原理可以将心律失常分为冲动起源异常、传导异常,根据心律失常的快慢又可以分为缓慢型心律失常和快速型心律失常[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快,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为探究心宝丸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共选取7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分组观察,现将具体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0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缓慢型心律失常[2],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患者,常规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41~73岁,平均年龄在(60.2±2.8)岁,治疗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43~70岁,平均年龄在(59.6±2.2)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数据录入至统计学软件中统计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先予以心肌营养和促心肌供血治疗,将10 mL的丹参川穹嗪注射液(吉林四长制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6448,规格:5毫升/支)加入250 mL的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40 mL的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由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2649,规格:20毫升/支)加入250 mL的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天,滴注的速度在10滴/分,在此基础上常规组口服0.3 mg的阿托品(由山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0784,规格:0.3 mg)治疗,3次/天,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口服240 mg的心宝丸治疗,3次/天,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个月,详细记录患者的心电图,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3 评价标准。临床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为:①痊愈:治疗后患者的心动过缓等临床症状基本完全消失,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为窦性心律,窦房结传导的时间恢复正常,患者能正常的生活和学习。②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心动过缓等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其平均心率有明显的提高,窦房结传导时间有明显的改善,患者几乎可以正常生活和学习。③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心动过缓等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其平均心率稍高于治疗前,窦房结传导时间有不同程度的改善。④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心动过缓症状无变化,24 h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其心率无提高现象,窦房结传导时间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本次研究中的疗效、治疗前后24 h的平均心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疗效和率以百分率(%)表示,数据之间的对比分析行χ2检验,治疗前后24 h平均心率变化用(x-±s)表示,数据之间的对比分析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对比分析:常规组中痊愈的有8例,显效的有19例,有效的有6例,无效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77%,治疗组中痊愈的有12例,显效的有21例,有效的有2例,无效的有0例,总有效率为94%,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χ2=4.200,P<0.05)。

2.2 治疗前后24 h平均心率变化:治疗前常规组和治疗组的24 h平均心率分别为(45.53±6.48)次/分、(44.38±6.51)次/分,治疗后常规组和治疗组的24 h平均心率分别为(64.18±9.16)次/分、(69.37± 5.43)次/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平均心率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t=2.883,P<0.05)。

2.3 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常规组有6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包括4例头晕、恶心,2例食欲下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治疗组有1例出现头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组间比较(χ2=3.968,P<0.05)。

3 讨 论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一种以心动过缓为主要特征的心脏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脉搏缓慢,胸闷、心悸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晕厥、休克等猝死[4]。阿托品可以通过抑制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从而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提高心率,治疗效果较好,但是停药后其复发率较高,且患者的依从性差[5]。

心宝丸属于中药,主要成分包括鹿茸、麝香、三七、肉桂,其中鹿茸具有保护心肌微粒体钙泵活性的作用;麝香具有兴奋心肌、强心、增加心肌收缩能力以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三七具有调节体内血脂水平的作用;肉桂具有扩张外周血管、保护心血管,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心宝丸具有活血、通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效果明显[6-7]。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常规组患者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40),治疗前常规组和治疗组的24 h平均心率组间(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平均心率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P<0.05)。

综上所述,应用心宝丸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1] 于青.心宝丸治疗缓慢型心率失常60例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31-33.

[2] 金振一,张雪花,金花,等.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成药,2010,32(8):1287-1291.

[3] 马效钢,董春花.参仙升脉口服液与心宝丸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10(z1):36-37.

[4] 高頔,张新昕.心宝丸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生,2010,48(25):86-86,137.

[5] 朱宏涛,张灿刚.心宝丸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50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9(35):104-106.

[6] 张晓慧.磷酸肌酸钠和心宝丸联合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11例[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23):137-138.

[7] 杜艳丽.心宝丸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5(4):67-68.

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200-02

猜你喜欢
组间心率心肌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心率多少才健康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