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清颗粒剂治疗4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7-01-15 07:34张丹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尿毒颗粒剂尿素氮

张丹丹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尿毒清颗粒剂治疗4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张丹丹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剂与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 年4月至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6例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采用降压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改善贫血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尿毒清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监测两组肾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组间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 [(95.61±8.12)g/L]显著高于对照组[(86.32±6.24)g/L],观察组血尿素氮[(17.23±3.74)mmol/L]、血肌酐[(375.21±13.05)μmol/L]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1.12 ±2.14)mmol/L、(410.58±18.54)μmol/L],组间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尿毒清颗粒剂治疗效果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尿毒清颗粒剂;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血肌酐;血尿素氮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慢性肾炎、肾结石、多囊肾病等慢性疾病导致的肾功能障碍,近年来受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率升高影响,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引发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例明显升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总发病率升高趋势显著[1]。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不可逆的肾脏功能损害,可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本次研究选择2015 年4月至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6例作为受试者,对尿毒清颗粒剂辅助治疗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 年4月至2016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6例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存在明确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史,心、肺及肝功能正常,已排除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造血功能异常者、红斑狼疮病史者、急性梗阻性肾病、治疗前3个月内接受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治疗者。观察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39~75岁,平均(57.23±18.24) 岁,病程4~16年,平均年龄(10.23±6.25)岁。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40~75岁,平均(57.65±17.65) 岁,病程4~16年,平均年龄(10.23 ±6.07)岁。两组患者在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采用降压、降血糖、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改善贫血、控制原发病、抗炎等治疗,并要求患者低盐、低磷、低蛋白饮食,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尿毒清颗粒(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73256,批号150234,5克/包)治疗:5克/次,温开水送服,每日三餐后和睡前,各服用1次,4次/天。两组患者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1.3.1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检测血红蛋白 (Hb) 含量、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等指标水平,并作统计学分析。

1.3.2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倦怠、纳少、腰酸、夜尿、恶心呕吐等症状完成消失,与治疗前相比,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指标下降均≥30%以上,无酸中毒症状;有效:倦怠、纳少、腰酸、夜尿、恶心呕吐、酸中毒症状等症状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指标下降10%~29%;无效:倦怠、纳少、腰酸、夜尿、恶心呕吐、酸中毒症状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与治疗前相比,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指标上升或下降<10%;总有效率 =(样本数-无效)/ 样本数×100%。同时,监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2%(40/43);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6.74%(33/43);观察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2.2 两组肝功能等生化指标比较:治疗前,观察组血红蛋白[(84.31 ±6.52)g/L]、血尿素氮[(22.31±2.26)mmol/L]、血肌酐[(422.13 ±12.13)μmol/L]等指标与对照组[(83.24±5.84)g/L、(22.93± 3.04)mmol/L、(420.36±13.14)μmol/L]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 [(95.61±8.12)g/L]显著高于对照组[(86.32±6.24)g/L],观察组血尿素氮[(17.23±3.74)mmol/L]、血肌酐[(375.21±13.05)μmol/L]指标与显著低于对照组[(21.12± 2.14)mmol/L、(410.58±18.54)μmol/L],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以电解质酸碱失衡、代谢物潴留、夜尿、腰酸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肾小球滤过和清除毒素功效显著下降,故引发了一系列脂代谢功能紊乱、糖代谢紊乱综合征,若不能及时治疗,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极大。目前,西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以稳定肾功能、控制原发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衰竭进程为主,但对于患者肾功能改善效果不理想,预后不佳。

中医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机为肾气虚衰、脾不化湿、阳不化水、浊毒潴留、壅遏三焦所致,因而要补肾健脾以祛邪扶正,再利水渗湿、通腑降浊、活血化瘀改善浊毒潴留之证[2]。尿毒清颗粒是中药汤剂浓缩而成的颗粒剂,方剂组成为黄芪、党参、何首乌、大黄、白术、茯苓、车前草、姜半夏、川芎等,具有良好的补肾益精、健脾益气、利水渗湿、解毒降浊、通利三焦,进而改善浊毒潴留[3]。目前,尿毒清颗粒相关文献报道,其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较为理想,可有效修复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修复,抑制肾间质纤维化,进而促进肾功能改善,辅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较好。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 [(95.61±8.12)g/L]显著高于对照组[(86.32±6.24)g/L],观察组血尿素氮[(17.23±3.74)mmol/L]、血肌酐[(375.21±13.05)μmol/L]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1.12± 2.14)mmol/L、(410.58±18.54)μmol/L],且观察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组间差异P<0.05,可知尿毒清颗粒提升了临床疗效,同时促进了肾功能改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尿毒清颗粒上市以来,不良反应报道较少,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可知其安全性较为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尿毒清颗粒剂治疗效果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1] 谢爱辉.尿毒清颗粒剂与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6):30-31.

[2] 陈涛.尿毒清颗粒剂治疗慢性肾衰竭6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2):39.

[3] 陈伟娜.尿毒清颗粒剂治疗慢性肾衰竭46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4):75-76.

R69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204-02

猜你喜欢
尿毒颗粒剂尿素氮
关于颗粒剂登记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尿毒康通过抑制p38/ERK MAPK通路改善UUO大鼠肾小管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励志大学生与肾衰竭做斗争,追求自己的梦想
8%好米得颗粒剂在寒地水稻秧田的使用方法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板蓝根颗粒剂或可影响降压
FDA批准Soliris用于治疗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