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研究

2017-01-15 07:34王妍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3期
关键词:瞳孔颅脑重症

王妍婷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6)

重症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研究

王妍婷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6)

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5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病情监护和护理。结果5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治愈的有16例,好转患者20例,植物生存的患者9例,死亡患者11例。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危重,合并症与并发症较多,只有采取科学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才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异常,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危害,提高生存率。

重症颅脑损伤;病情观察;护理措施

重型颅脑损伤大多是由于外部力量造成的头部伤害,包括暴力之后颅脑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该病具有危重、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和护理干预是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残疾率的重要手段[1]。本院对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予以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得到较好的效果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5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的为19岁、最大的为69岁,平均年龄为(43.6±7.3)岁;患者致伤原因主要有:交通事故伤35例、高空坠落伤10例、暴力打击伤9例、其他类型伤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3~8分,伤后昏迷时间超过6 h,伤后24 h再次昏迷的时间在6 h以上。

1.2 方法:①瞳孔状态及意识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往往会出现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及瞳孔变化是诊断颅脑损伤的重要指标。护理人员应每隔15 min对患者的瞳孔及意识状态进行观察评价。针对不同状态的患者开展个体化的护理,防止异常现象的出现。当患者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大小多变、对光反射消失等症状提示脑疝的形成。针对这类患者快速使用浓度为20%的甘露醇进行静脉输注[2],根据病情选择是否采取颅内减压手术。②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如出现呼吸减慢、血压上升、脉搏减慢等提示颅内高压。尤其同时出现多种变化的情况下提示病情危重,应立刻通知医师处理。③呼吸道护理: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检查呼吸音,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情况下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痰,病情稳定后定时翻身、叩背,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患者呕吐发生误吸,预防肺部感染。④并发症的观察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做好患者的会阴护理。每日进行膀胱冲洗,定期更换尿管,密切观察尿色、性质和量等。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每天定时拍叩背,雾化吸入,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3]。此外,消化道并发症也较为常见,针对高危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出血;便秘患者给予开塞露等进行干预。⑤心理护理:部分患者苏醒、病情稳定后会出现较大心理问题,大部分患者有恐惧、焦虑等情况。医护人员应当针对患者心理特点,采取心理支持治疗、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等方式进行疏导。支持治疗: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联系家属共同对患者予以情感支持,调整心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认知治疗: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消除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提高认知水平从而缓解不良情绪。行为治疗: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锻炼等方式放松全身肌肉,从而对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2 结 果

5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治愈16例(28.57%)、好转20例(35.71%)、植物生存9例(16.07%)、死亡11例(19.64%);主要早期并发症有尿崩症、消化道出血,颅内血肿,再出血等,尿崩症患者12例(21.43%)、消化道出血患者4例(7.14%)手术后1~3 d出现颅内血肿的10例(17.86%);中期并发症有肺炎、脑室感染、便秘等,术后3~7 d发生肺部感染5例(8.93%),手术7 d后11例(19.64%),便秘患者3例(5.36%);晚期并发症有营养不良等,发生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1例(1.79%)。

3 讨 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自然病程较长,患者昏迷时间也较长,由于病情危重、并发症较多,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4]。大多数颅脑损伤发生在车祸、建筑工伤中,其病情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科学的治疗及护理手段,配合医师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早期加强对患者病情监测,做好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颅内压、血常规等指标的监测对于疾病康复非常重要。如救治不当,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可能存在程度不一的后遗症,某些后遗症可对患者今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积极做好抢救工作,密切观测病情,为疾病治疗和护理提供确切依据。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合并症与并发症是造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格预防并发症是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及质量的重要手段,积极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出现,防止病情恶化。做好心理护理,很多患者对于病情非常悲观,应结合实际病情与性格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消除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信心、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1] 王智霞.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肺曲霉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6):29-32.

[2] 杨春艳.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2):135-137.

[3] 曹阿芳.急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3):246-247.

[4] 陈竹芳,毛青.快捷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106-108.

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3-0258-01

猜你喜欢
瞳孔颅脑重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重症不惑
瞳孔检查及常见瞳孔异常
瞳孔
瞳孔大,决策力差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