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2017-01-15 12:40侯汝翠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改问题

侯汝翠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广大教师都需要认真反思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彻底改变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实验表象深入到对认识本质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问题;对策

引言

生物是一门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质的学科,它也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初中生物教学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现阶段的初中生物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比较差,只有在教育体制改革的东风下,合理、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从整体上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一、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过于表面化

初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学生接触生物知识学习的一个起步阶段。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知识内容并不了解,但是他们对生物世界却充满着好奇,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十分浓厚。虽然学生对生物实验非常感兴趣,但是大多数学生往往只单纯地对实验中的表面現象感兴趣,而忽视实验中所包含的生物学原理等理论性知识。这使得学生常常把生物实验当作一种“好玩”的娱乐游戏,这种流于表面的生物实验教学下,教学效果十分有限。

2.学生对抽象的生物学原理知识缺乏学习兴趣

大多数学生都是以一种对“神奇生物世界”的向往之心来学习生物的,但随着生物知识教学的逐渐深入,学生开始接触一些抽象的、复杂的生物学理论知识,部分学生对生物的好奇心逐渐消失,学习兴趣也在逐渐下降。比如细胞、DNA等概念过于抽象,学生很难通过直观体验来感受,加之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十分有限,使得初中生对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生物原理知识很反感,不利于生物课程教学的开展。

3.学生对生物学习局限于课堂

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其目标不仅仅让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掌握,对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各种名词进行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物知识的学习中能够将生物体的现象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进行了解,因此教学中要注重结合理论与实践[1]。但是目前而言,生物教学仅仅是对课堂上的知识进行教授,并没有进一步扩大教学范围,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降低。

二、初中生物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认识

作为合格的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对生物现象的起因进行关注,对生物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2]。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在利用显微镜对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进行观察的时候,要想学生独自实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得出两个方面的结论,一方面是洋葱鳞片叶表皮没有展开;另一方面则是在制片的过程中没有将压片压好。与此同时,在同一个实验中,细胞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学生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因此,在通过实验中,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激发起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基本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养成正确思考习惯。

2.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在生物学习中,如果学生不具备学习兴趣,那么对生物知识不会产生兴趣,甚至会产生抵制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生物教师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灌溉知识,那也无济于事,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生物兴趣,而且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这也要求教师应该在这方面进行不断探索[3]。比如,生物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搜集教材中没有的生物知识,然后与学生进行分享。其中,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从根本上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到实践之中,使学生了解到生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要认可学生、欣赏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逐渐建立学习生物的自信。

3.培养学生从实验表象深入到对认识本质的能力

根据对当前初中生学习生物实际状况的调查发现,学生们多数仅仅会关心到生物实验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而在观看实验的过程中也单单是出于自身观看的趣味性,并没有对实验背后中实际存在的理论知识与本质的探索与研究[4]。学生们会出现这样的实际情况,还需要初中生物教师对其做到正确的引导与指引。作为生物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们对生物实验的观察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背后的本质的探索,还要加强对整个过程中问题的解决等。举例来说,当学生们通过显微镜对洋葱鳞片叶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可能会看到一些细胞是重叠在一起的现象,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第一个原因可能是葱鳞片叶表皮没有在水中平整的展开,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学生自身在制片过程中没有处理好。这样一来,便可以实现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培养自身治学严谨的态度。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们主动提出问题,并以此来引导学生们主动思考,促进学生们更好的完成对当堂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久而久之,便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通过生物实验的表象,意识到生物学科背后的本质内容与原理。

结语

总之,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解决,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改变被动灌输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乔秀芳 . 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讨[J].成功:教育,2013(03):56.

[2]李堃 .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学周刊,2015(03):88.

[3]李春梅 . 对初中生物教学问题的反思[J].魅力中国,2016(43):98.

[4]黄婉秋 . 刍议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17(02):50-51.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新课改问题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