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1-15 12:40胡艳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多媒体

胡艳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手段,为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已经成为了新时期教师开展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利用多媒体的多项优势,传统教学问题将得以解决,教学质量无疑能够大大提高。但如今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不足,对各项优势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本文就将从现存的问题出发,提出几点有效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

小学语文在教育改革的新时代下正在不断的向前发展,课堂教学中也开始融入了各种新的元素。多媒体作为如今已经普及的教学手段,更是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主导。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多媒体应用的误区将会使应用效果大打折扣。经过实践总结和研究,笔者认为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对多媒体过于依赖

多媒体的优势是不可否认的,但其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技术,需要合理、适度的应用。如今,学校教育设施在不断完善,各个班级都配备了全套的多媒体设备,这导致许多教师对该教学模式产生了依赖,彻底代替了传统教学。即使是在一些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也要利用多媒体,这样对多媒体的极端化利用反而会降低授课效果,本末倒置。

(二)没有充分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

多媒体能够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动态的画面配以声音,灵动的展现知识,满足了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此外,利用多媒体展示课件,能够做到条理清晰,节省时间,加快教学进度。但一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将这些优势充分利用起来,仅仅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五光十色的画面,对多媒体的认识和利用过于浅显。

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情景,怀情而教

语文本就是一门带有丰富情感和人文色彩的学科,文章中更是蕴含了无限的情怀。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与作者的创作情感产生共鸣,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用多媒体技术中的配画朗读,配画音乐,可以使静态的文字具有立体感,使动态的图画更具有吸引力,音乐在教室中弥漫,学生入情入境。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动情的语音传入耳鼓,加上那优美真切的图画映入眼帘,定会使学生怦然心动,激起情感,这种意境,情感与课文相通,更能起到教育的目的,使學生在情感中产生“乐学”的愉悦感,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寓教于情”“寓教于乐”的效果也就显而易见。

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引导学生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笔者用多媒体展示江南的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诗的语言美,而且很快领悟到“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味诗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将学生带入诗所描绘的境界中,因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

(二)易于理解课文,降低教学难度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蕴含着教师创作的心灵之火、智慧之花,它的使用正是教师们博采名师之长,创自己之优的劳动结晶,每一课件中教师充分利用作品中“意趣”这一内蕴力,催动学生在领会和接受活动中,由“入乎其内”到“出乎其外”。使学生能更深一层地理解课文的“意”,让学生从感情的体会过渡到理智的接受,使学生理智地产生“悦态悦神”的审美领悟效应。同时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如笔者制作的《故乡》课件,少年闰土的英俊、机智通过动感的捕鸟、刺猹的图画来体现,与中年闰土的木偶人的刻板画相对比,如此生动形象,学生自然领会作品中的对比手法[1]。

(三)使思想教育更直接、形象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写情境中,便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彻。

《翠鸟》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教这篇课文时,笔者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学生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很快翠鸟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笔者就让学生说说对翠鸟的印象。学生们各抒己见。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四)激发学生乐说乐写积极性

多媒体进入课堂,为学生的说创设了情境。以指导学生写“可爱的小动物”为例,当学生观察了小狗后,教师很自然地用一句过渡句:“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不信你们瞧!”“空格”键一按,屏幕上显示出40多种小动物。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欢呼雀跃:“呀!怎么有这么多小动物?”“有趣!”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介绍?”“想!”学生的表现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你按老师讲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然后选一只你最喜爱的小动物向大家介绍,比一比谁是最佳解说员。”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家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个个说得开心,这也为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

三、结语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工具与手段,在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其辅助教学的功能,而不是主次不分,将其看成课堂的主角,将使用多媒体看成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注重多媒体使用的有效性,盲目地利用多媒体,在不合适的时间、内容上使用,达不到有效启发学生的目的,甚至降低课堂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一定要把握方法,在恰当的时间、内容中使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爱平.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应用[J].学周刊,2013(11):124.

[2]范巧云.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4(10):139-140.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小学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