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017-01-15 12:40闫东方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应用意识培养意义

闫东方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数学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之上,优化教学目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开展实践活动,融入活动元素,都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意义;策略

引言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深度影响,许多学生都能很快掌握知识点,但是对于数学运用他们却一窍不通。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忽略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长久以来,人们对于数学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学好数学,就一定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从而也就可以很好地应用到生活中。这种错误的想法要改变,要和平时的小学教学相结合,通过一些练习使小学生明白数学的应用价值。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发生了重大改变。当前的数学教学结合了小学生热爱新鲜事物的特点,加强了对小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1.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模式下,主要实施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老师过于注重学生应试成绩的提升,忽视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受益,但遗憾的是,老师对此并不重视,相反,则是单纯追求应試成绩和教学进度的程式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数学思维能力,这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样也不例外。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师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应试能力和考试技巧的提升方面。除此之外,由于面临较为繁重的学习压力,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基本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应用意识的培养则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交流和沟通,实现思维的有效碰撞,深化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策略

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比如说在讲“小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举运动员比赛的例子,譬如“跳水比赛,今年里约奥运会的女子 3 米双人跳水项目,吴敏霞和施廷懋以 345.60 的高分摘得了金牌,比银牌得主高出了31.77。”这些数据都是精确到十位小数,为了展示奥运比赛的公正,其他很多项目类似游泳、田径和体操等比赛的成绩都会出现小数,很多时候往往就是那零点零几秒的差距决出了胜负。小学生对于这些可能没有什么概念,教师让学生数数来体验时间的长短,然后用秒表计时,这样学生就能体验到零点零几秒的差距了,也能明白那些奥运健儿为国争光所付出的努力。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举手自由回答生活中关于小数的例子,譬如买菜花了15.6 元,身高 134.8cm,体温36.7℃等等。通过引入真实的情境,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2]。

2.挖掘生活元素,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生活中到处都隐藏着数学信息: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价格、街道上纷繁复杂的广告信息以及人们看完丢弃的宣传单。只有让小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的广泛用途,数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学生才会慢慢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发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其实校园内就蕴含了许多数学信息,比如教师用分数评定学生的成绩,学生用数字形容物品——两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教师在课堂中经常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这样就能让明白应用数学的含义。将教学与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对生活环境进行联想,这样他们就能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明白应用数学的重要性[3]。

3.开展实践活动,切身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当今时代,如何让小学生不自觉地运用小学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是一件困难的事,而培养小学生数学知识应用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让他们通过亲身的实践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课本中的课外活动、专题活动,让小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4]。比如可以要求小学生去量一量自己住的小屋的面积,思考“自己的小屋要怎么测量?需要什么?”这样他们就会去想自己的小屋是什么形状,需要测量的边是哪条边、测量的长度、测量需要用哪个单位、如何计算等等。这样通过让小学生去实践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同样可以印证小学生有没有真正学会数学知识。也可以让小学生更好地形成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为以后在生活中更好地生活打下基础。

4.融入活动元素,发挥学生想象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活动元素,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讲“轴对称”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展示手工技巧,比一比谁的手最巧,小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有一些常见的小纸鹤、纸飞机、纸船和五角星等,这些都是典型的轴对称图形。小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明白了轴对称的概念,又可以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结语

总之,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有许多数学应用实例,教师应多搜集有关资料,经过总结处理之后,将其运用到课堂中。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抓好小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工作,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帮助他们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创造力和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班基正 .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J].学周刊,2014(26):50-51.

[2]石培光 .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J].学周刊,2015(32):95.

[3]刘曼 .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J].学周刊,2016(05):39.

[4]张灵娜 .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识的渗透[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6(07):72.

猜你喜欢
应用意识培养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浅议
提升语文课堂游戏教学实效性研究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应用意识”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