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17-01-15 12:40唐永利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教学优化激发兴趣小学语文

唐永利

摘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陷入了瓶颈,学生不爱学,教师苦于找不到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如今,新课程改革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想与方法,这为语文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小学语文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走上改革和创新之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将学生们的兴趣和需求充分的激发。本文就将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几点优化策略、激发兴趣的合理手段。

关键词:激发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优化

引言:

语文是我国的基础性学科,教学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弘扬传统文化、实施德育教育,对学生们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小学作为素质教育的起始阶段,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能力和素质的发展都产生着基础性的影响,教学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的。面对沉重的教学担子,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走上语文教学改革之路,使教学的质效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大幅提高。

一、以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兴趣

优化课堂教学,精心的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必须认识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被赋予了更多的色彩,自身也担负起了更重的责任,决不可由于自身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就跳过了备课环节。要知道,如今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的要求都与往日不同,教师在课前准备时也要加入更多、更新的元素。如教师在备古诗《赠汪伦》时,可搜集以往学过的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抓住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其次是生活资源。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资源。教师在备课《花名歌》时,要先抓住城市绿化的扩建,设置花卉名称悬念,引出问题;然后大量展示生活中的花卉及对应的名称。第三是网络资源。教师在备课《海底世界》时,可在搜集到的众多海底生物、矿产图片或课件中精选一部分,使得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见过大海的学生也会激起美好回忆。好的问题能带动一堂课,好的问题需要设计,也需要生成。在备课中考虑的问题生成主要还是预设性的,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習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真心做到“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倡导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1]。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不同于数学、英语等学科,表现为分散的知识点,其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教材中的内容都是一些蕴含了情感和思想的优秀文章,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情节性,因此在教学时就不能仅仅突出知识点,更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建立对整篇课文的感知。创设情境就是这样一种能够将学生充分带入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每每都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如讲授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先要求学生读课文,并配以西沙群岛的动画。在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我国美丽的西沙群岛海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由美丽的海岛风光和奇幻的海底世界构建的画面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上美丽的风光。这种教学活动重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就是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的优点,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活动都是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多媒体情境能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知识的积累和智能的发展,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创设情境教学尤为重要。

再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编写剧本,利用表演的方式把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展示出来。学生通过自主编写剧本,可以充分的研究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在表演中呈现出来。学生通过自己对人物的塑造,充分理解文中的内容,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进行课文体验,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2—3]。

三、用电教手段激发兴趣

自电教设备走入课堂后,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加丰富,教学的效率也大大提高。由于小学生具有喜爱形象、新鲜事物的特点,在电教课堂上总是能够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图文并茂,融入了动态和音频的教学内容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善用电教化教学手段,能够在激趣的同时起到加快教学进度的作用。

例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很优秀的写景文章,通过描写桂林山水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但学生没有到过桂林,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也难以打动学生的心,对作者描绘的景物抒发的感情理解不透。此时可以播放录音相片,将优美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加上录音机深情的配乐,学生会完全陶醉于桂林山水美丽的画卷之中,真会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他们的热爱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再如,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一般一节课可教6―8个生字,而利用电教手段,则可达到12―14个生字,效率大大提高,因为电教手段可以使新授课时间缩短,练习时间大增,练习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时幻灯片出现的象形字的“象形”,能帮助记忆,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4]。

四、结语

我国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而乐知就是指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最好的教师,是成材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想实施素质教育,要想课堂教学中“轻负担,高质量”,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它是课堂教学中“轻负担,高质量”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王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3):77-77.

[2]王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6(11):26-26.

[3]郎旭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5(7):200-201.

[4]靳平选.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探讨[J].散文选刊旬刊,2016(1):77-77.

猜你喜欢
教学优化激发兴趣小学语文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探析如何优化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