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危机管理现状评述

2017-01-15 12:40赵豫虹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评述危机管理学校

赵豫虹

摘要:学校危机管理是指学校的主要领导(通常是校长)组织相关人员组建危机管理小组、制定危机管理计划、培养危机应对能力,对学校可能的和现实的危机进行预防、处理、恢复和评价的系统化的策略应对过程。学校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尽量避免和降低危机对学校和成员的危害和损害。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校园安全成为社会各界遍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校园危机教育,控制校园危乱,维护校园安全。建设人文化的校园势在必行。

关键词:学校;危机管理;评述

一、国内外危机管理体制研究

学校危机管理体制在欧美国家以及亚洲国家中的日本这些国家研究开展得比较早,对危机管理体制的研究也比较深入。我们以日本和美国的危机管理体制来做分析。

日本的国家危机管理体制是一个以法律为依托,内阁总理大臣为最高指挥官,内阁官员整体协调和联络,通过安全保障会议、中央防灾会议以及相关省厅负责人紧急协议等决策机构制定危机对策,由国土厅、气象厅和消防厅等负责具体实施的组织制度。当危机发生时,一般根据危机的不同类型启动不同的危机管理部门。当危机事态出现或可能发生国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害的紧急事态、必须由政府统一应对的事态时,要由内容官员代表政府负责综合协调应对。学校危机管理被包含在这个体系中。

美国联邦教育部认为,学校危机管理的核心是学校的全面安全。因此,美国于2003年制定的《危机计划的实用资料:学校与社区指南》认为,危机的发展包括三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和恢复重建期。危机管理应包括四个环节:危机的缓解与预防、针对危机的准备、对危机的反应和危机后的恢复。教育部强烈建议搪这四个阶段按制定安全计划。“9.11”事件之后,美政府对危机的监控和管理更为严格。并且除教育部门外,其他部门如移民局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强学校安全保障。

与日本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学校危机管理目前还不能称之为体制。因为虽然有很多专家和学者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大多还是借鉴国外的知识和经验,绝对创新的东西还很少,现在正是百花争鸣的时候。

二、学校危机管理现状研究

我国学校危机管理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危机意识淡薄。由于学校这一特殊的机构,其组织内部稳定性较强,环境相对单纯,这使得学校内部人员容易形成惰性,容易缺乏危机意识,也缺乏面对危机时的处理方法。

2005年,福建石井镇院前小学学生李明旋,在五年级下期至六年级时,长期受到两个同班同学的毒打和恐吓,让她的生活如噩梦一般。她长期生活在恐惧之中,把所有的苦痛都埋在了心底,日记成了她倾诉的唯一渠道。而这一状况,老师和她的父母都没有察觉。幼小的生命因此夭折了。

从这个事件中,透露出两方面的信息让我们深思:首先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不够,孩子在学校遭受暴力行为家长并没有及时意识到。看出家长对此危机行为的意识比较淡薄。其次,做为老师,对于发生在孩子之间的这种暴力行为缺乏危机意识。

与此相类似的事情很多。有时,在灾难面前,我们缺少的不是技术,也不是制度,而是危机防范意识。

二是危机管理能力缺乏。在学校危机管理上,由于对危机管理能力的缺乏,致使悲剧发生的事例很多。危机总是会经历一个从生成到消亡的过程,危机管理能力体现在危机发生前、危机发生时、危机发生后的各个阶段。一旦缺乏危机管理能力,对于学校管理来说那是致命伤。

危机意识淡薄,危机管理能力缺乏对学校危机管理来说是相当危险的。这也正是当前我国学校危机管理的现状。学校管理者及成员,缺乏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能力,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要引起重视。

三、学校危机管理研究现状评述

通过对国外危机管理体制的研究以及国内危机管理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就目前的管理现状来说,对于事后应对比较注重。这就酿造了学校危机管理当中的意识性缺乏。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折射出了这一点,其实美国的危机管理模式是比较先进的,而且弗吉尼亚州在美国来说也有相对比较全面的学校危机管理计划,但枪击事件却公然发生,而且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学校危机事件。这其中原因有多方面的,但如何把教训挖掘得更加深刻,却是各有所见。对于危机管理所有国家一般都重视事后思维和亡羊补牢,把危机发生后的应对做出研究的出发点,但这次学校枪击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寻找危机管理的缺陷。美国有着最好的资源,最好的装备,高素质的人群,完备的机制。但却也出现了如此重大的惨剧。似乎再好的机制也避免不了悲剧的产生,。因此,危机管理的主题应由此发生变化。我们应把过多的关注事件的应对,把管理思维定向于事后转为事前,把应对变成干预,将预防危机的发生作为危机管理的重点。

四、学校危机管理的基本思考

从以上的危机管理现状中,我们可以看出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危机管理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宏观角度来说,对学校进行危机管理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出发。

第一,科学构建学校危机管理的预防机制。每个人都不希望出现危机。因此危机的预防非常重要。社会燃烧理论指出,社会系统从井然有序到杂乱无序,到最终爆发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其内在机理实质上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形成危机的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在“导火线”的作用下,危机便会发生。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危机预防,尽可能排除导致危机的各种可能性,从根本上防止危机的形成和爆发。而危机预防最主要的关节就是前兆预测和评估,危机预防的主旨是将危机尽量控制在发生之前,如何对危机前兆进行相对准确的预测和评估是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有效方法。

第二,要建立健全学校危机管理的应对预测机制。在本文中,我们所探讨的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危机管理的前期、中期、后期都有他需要关注的地方。在危机管理的中期,也就是危机发生过程当中,是预防或者说避免危机进一步扩大的时机,如果能够有效地预知危机事件的整体状况,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或者彌补,就能够把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由此我们需要了解中期应对预测控制。所谓的应对预测控制就是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在相应的应对预案已经启动的情况下,加入对已发事件的动态监测和发展控制环节。由于学校自身性质的特殊,在人力、资源、环境等等方面都存在控制危机的弱项,往往危机事件发生后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而演变成更大的灾难。由此,在学校危机事件管理过程当中加入应对预测控制环节更加重要。而这个环节最主要的就是建立突发事件预测评估制度。事件发生后,除处置工作正常开展以外,第一时间要进行事件分析和评估,对事件进行危机分类和筛别,寻找最佳的应对方案。同时,客观得评定事件的引发后果,及时作出多方案的应对假设。预测工作进行的越及时,预测的准确性越高,对于危机事件的控制作用就越强。因此,在现代校园内加强学校危机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朱晓斌,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与政策 [J].比较教育研究,2004,(2):45-50

[2]张培,中美高校危机应急管理机制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9.

猜你喜欢
评述危机管理学校
浅析智力资本的测量评价方法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农村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研究评述
浅析我国民族企业品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学校推介
1978—2015中国扶贫演进历程评述
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边疆危机预防与应对策略研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