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样化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2017-01-15 12:40仓拉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应用策略

仓拉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在小学教学中实行多样化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掌握更多的知识,解决好数学问题,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通过情境式教学模式、动手实践式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等,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心境,实现多样化教学模式下的有效教学。鉴于此,文章主要针对多样化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同时提出一些具体的应用策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多样化情境教学;小学数学教育;应用策略

引言:

在新课改理念大力推行和倡导的形势下,基于数学教材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多样化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进而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当前重要的教学任务。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可以借助情境教学,针对不同抽象的数学概念,创设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将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引导学生联想,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并运用教材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将恰当的生活情境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数学知识的讲解局限于课本的理论知识,然而繁琐而无趣的数学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更提不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情景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融入生活情景的小学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时候,可以根据生活中学生买学习用具、家长买菜等来出题[1]。例如,“小明带来10元,要买5根铅笔,一个橡皮,铅笔单价1元,橡皮单价5角,最后小明剩多少钱?”这样通过生活来学习数学能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通过引入生活情境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有好处,但要意识到要结合身边的生活环境来教学而不是生搬硬套我们的生活来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如果没有融入恰当的生活情景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但还是不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中多媒体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之中,它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极容易被分散,在课堂四十五分钟教学中,如果想要让他们一直跟着教师的思维节奏运转自己的大脑是绝无可能的,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让它们能够“活”起来,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我们的数学知识,比起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自然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2]。比如说,学生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如包装盒、木门、冰箱等,让学生对他们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最后采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将画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式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分清两者的区别,如正方体的所有面都是相同的,而长方体只有两个面是相同的,学生看了动画之后更容易区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快速地掌握学习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开展数学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计算题和应用题也让学生十分困扰,这些原因致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积极性不高,有些学生甚至不愿意学习数学[3]。例如,在讲解“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解计算技巧和方法,学生一定会觉得教师的讲解十分无趣,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但是教师如果能在讲解的时候加上一些小游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肯定更愿意学。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玩“击鼓传花”的游戏,教师喊一个口令,让学生开始传花,在一分钟内,花传到谁手里了,就让谁回答问题,教师可以将问题设置成100以内,任意加减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的学习方式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比起教师简单地告诉學生几加几等于多少,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边玩边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运用数形结合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学习中大量的定义、公式、符号等需要记忆和运用。这时教师就该对学生的记忆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快速高效地记忆。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导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解决记忆难的问题了。小学生一般都是直接记忆而不是理解记忆,因此,教师在学生讲解时给学生灌输以形记数的方式,在解题、记公式等的时候通过画图来把文字形象地表示在图中,这样解题、记忆就能一目了然。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记忆,能很好地运用数形结合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大有帮助[4]。例如,“小明带来10元,要买5根铅笔,一个橡皮,铅笔单价1元,橡皮单价5角,最后小明剩多少钱?”这样通过生活来学习数学能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通过引入生活情境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有好处,但要意识到要结合身边的生活环境来教学而不是生搬硬套我们的生活来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如果没有融入恰当的生活情景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但还是不能提高教学效率。

结束语: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认真研读教材和新课标要求,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迎合学校实际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爱上数学,从数学的学习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多样化情境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理论知识通过动手操作、表演讨论、生活运用等实践环节加深印象,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并将数学融入生活以巩固记忆,将知识点真正走进生活。

参考文献:

[1]杜沫.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杂志,2016(21):125-126.

[2]张桂英.论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切入技巧[J].工作研究,2015(14):1145-1146.

[3]陈宝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J].中国校外教育,2017(15):18-20.

[4]王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3):45-46.

指导老师:西藏自治区白朗县中学 边琼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应用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探微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竞争意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
领会教改精神 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