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探析

2017-01-15 12:40次仁吉玛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整合小学教育

次仁吉玛

摘要:现阶段,新课程改革在小学教育领域得以全面发展,教师的各项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想要更好的迎合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最新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在不断探索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方位发展奠定下优质基础,从而切实体现出小学启蒙教育的最大价值,进一步推动小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笔者将凭借自身多年教学经验,简要论述几点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措施,希望能够为其他教师教学思路的转变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德育教学;整合;措施;探究

引言:德育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的关键环节,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离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引导与支持,如何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全面整合,为学生开拓更为广阔的發展空间,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体现,是教育部及义务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话题。高素质、全能型人才是整个社会的需求,在基础教育时期培养学生的健全品格,既能够确保学生的快乐成长,又可以促使小学教育改革长远发展进程的持续加快。

一、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整合重要性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的精神需求得以充分满足,另一方面也有效改善了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局限性较大的现状,为教师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提供的新的素材,为学生思维空间的开阔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信息化时代下,小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在心理和生理方面迷失正确方向,沉迷于电子设备与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这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习能力综合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小学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一定差别,教师必须站在整体角度,以长远发展目光建立起正确的教育目标,勇于突破教学界限,从多个层面上努力寻找出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之处,有机结合两者共同点,开创小学启蒙教育新格局,使小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向更加明确,真正发挥出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作用[1]。

二、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困境

第一,目前学校内普遍存在着从事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师也在从事德育教育无关的工作,这就导致对不同学科间进行德育整合的人才相对缺乏,因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也没有科学教育方式方法,使很多心理健康教师不知道怎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比如,很多德育教育工作者都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参加工作,教育经验虽然经过系统的学习,但仍然不都能在实践中教学中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德育教育。

第二,我们需要在环境的支持下将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进行整合,目前很多教师和学校的领导方都没有认识到将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到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工作都无法及时开展。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长期发展变革和思想教育中进一步完善德育教育工作,这样才能推动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工作的发展。

三、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整合策略

(一)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整合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进行整合想要将德育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工作更好地开展,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关心其生活,了解学生的个人生活习惯和规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余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活,感受德育学习的快乐[2]。如以小组、班级为单位,开展有关德育生活化的大讨论、沙龙活动等,组织和指导学生走进生活,探究、思考人生发展的道路,感悟生活中的欢乐和苦恼;开展“我是小交警”“我是清洁工”“参观工厂”“绿色环保小卫队”等社会生活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和岗位锻炼,在相应的角色活动中自觉履行角色义务,进行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与完善。

(二)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课堂是学生受教育和吸收知识的重要场所,因而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主要在教学课堂中进行。小学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特征,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具体特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有关规则的相关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并合理运用规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帮助学生明白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并列举出一些生活中交通规则、游戏规则等方面的相关内容以及不遵守规则时产生的危害。经过激烈讨论后,学生纷纷列举出了不遵守交通规则会导致车祸、交通堵塞、人员伤亡等危害;而诸如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礼尚往来、和睦共处以及爱护公共设施等是我国社会生活规则的重要体现。在指导学生区分和理解这些规则内容后,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守则》的相关内容,列举课堂教学中学生大声喧哗会破坏教学秩序,缺少课堂规则约束力,阻碍教学的正常进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日常生活或学习中严格遵循规则,保持良好的品德风尚。

(三)家园共同配合整合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生活环境就是家庭与学校。要顺利开展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工作,就要将学校与家庭整合到一起。教师要多与家长交流,掌握学生在家庭中的成长环境及表现。比如,教师要了解到学生与父母之间相处是否和谐、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及孩子的成长状况等。学校可组织主题班会,请家长谈一谈对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合的看法。学校还可以举办相应的亲子活动,通过活动,让家长与学生共同合作,让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教师也可从中了解到家长与孩子间的相处模式,从而与家长共同指导孩子的品德及心理。

结语

总之,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只有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真正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才能完善教育教学的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可造之材。

参考文献:

[1]孙剑.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经验分析[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6(3):186-188.

[2]赵广,汪振德.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整合[J].西部素质教育,2015(18):17-18.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整合小学教育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试论高中语文中的德育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