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7-01-15 12:40次仁央吉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学生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培养策略

次仁央吉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观念,因势利导,采用多样化式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学生自己能在阅读中领悟语言的美感,领悟美好作品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在语文教学中应及时准确总结阅读技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对阅读能力进行评价和总结,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训练阅读技术,培养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激发阅读兴趣、指点自读门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就能为终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素养。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拓展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一、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个性

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尤其体现在阅读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经意不恰当的批评,常常会挫伤学生的幼小的自尊心,从而产生对阅读学习的反感和惧怕情绪,这种反面的情绪会在左右学生今后对课文学习的积极性。既然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铺设了个性化的平台,重视个性化解读文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来判断,那就要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的个性[1]。例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巨人在你心中是个怎样的人?”学生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巨人是个自私的人。”有的说:“我觉得巨人生活在世上很孤独、荒凉、凄凉。”还有的说:“这位巨人是个富有的人,因为他拥有一个巨大的花园。”于是我就指导他们用自己的理解去阅读这篇课文,或冷酷、或清高、或凄凉,抑扬顿挫,学生都把自己的个性读了出来。真是有了个性化的解读,才具有浓厚的个性色彩。体现学生个性,张扬个性,创造性的解读文本,不仅能培养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从阅读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比较、推测,最终能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扼杀了“懒惰” 的不良习惯。一般情况下,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何谓自悟,即自己本人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有侧重点,有目的性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立意独到的构思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主领悟为主线,老师的点必须点到关键处,拨必须拨在疑难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2]。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做读书笔记,读书要有自己独到的心得见解,我提倡随读随记,把阅读中遇到优美的字词句、段落内容记下来,以便在自己的写作中拿来借鉴。教师应当打破传统观念,明确认识新课改的要求标准,形成全新的思维。要转变观念,树立全新教学思维,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的探索中不断的完善教学理念,改变陈规陋习,时刻以新标准提醒自己。

三、改善阅读水平评价标准

传统教学对阅读评价偏向以课本知识为标准,往往偏重生字词及段落记忆以及课文熟练,很少鼓励学生创新性思维。而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常常是表现为对那些死知识是学得快、忘得快,即使对一些课文记忆深刻,也常常是死记,考试中照搬照抄,不会灵活运用[3]。例如:在《狼和小羊》的课文中,可以对狼扑向小羊可能出现的结果对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自行改编各种结局,对于富有想象力的学生即使给予表扬,然后再通过课文的学习对故事的寓意进行导入。另外,在考试中,应多出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不应恪守标准性答案,局限学生的思维。对于在平时作业和试卷中有创新性的学生应及时表扬并加以鼓励。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树立学生阅读的自信心增强自主意识

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尤其体现在阅读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经意不恰当的批评,常常会挫伤学生的幼小的自尊心,从而产生对阅读学习的反感和惧怕情绪,这种反面的情绪会在左右学生今后对课文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老师在课堂中,应当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鼓励,少批评[4]。比如,学生课文读的不够流利,不应立即指责课前预习太差或记忆力太差,更不应对其阅读能力进行负面评价。此时,应当从勇气可嘉、发音标准等其他側面对学生加以褒奖,然后因势利导,指出课文读的不够流利到底是基于生字词还是其他原因。这样,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同时自信心受到鼓舞,才能树立超阅读的兴趣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克服过分依赖心理。学生在阅读中,老师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意识。

结束语:

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阅读方式,并且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训练与指导,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素质。让学生的阅读逐渐的转化成为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为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的翱翔赋予一个隐形的翅膀。

参考文献:

[1]董桂凤.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初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5(24):127-128.

[2]韦慧珍.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新课程导学,2018(18):158-159.

[3]张冬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C版,2018(04):143-144.

[4]陈惠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8(05):551-552.

猜你喜欢
学生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培养策略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浅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阅读能力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