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小学生语文兴趣的研究

2017-01-15 12:40东江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生

东江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师最关键的教学目标,只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才能促进课堂效率得到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注重开展探究学习,要始终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都有助于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生;语文兴趣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越来越多地向素质教学转变,教师在教学中首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实现语文教学的重大突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创设教学情境,以情激情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感人的故事,如果单纯地进行字、词、句、篇的教学,师生游离于情感之外,文章就显得形散神离,枯燥无味了。因此要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用环境去渲染,以情激情,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全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课堂的主人[1]。例如在《赵州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知道了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牢固、美观的特征,从而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有了了解。但仅仅通过课文,学生对赵州桥的印象必然只是浮于表面,为增强学生对赵州桥立体、全方位的认识,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图像与其他影像资料,了解赵州桥的结构,并观看其他大桥的修建情况,在对桥梁有了较为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赵州桥以此种建筑形式进行建造有了深入认识。这种形象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原有枯燥讲课的方法,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有重要意义。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师将讲生听,也就是说,老师灌输式的教,学生被动式的学,以考试检测来检查学习效果。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安安静静地听老师讲.对课堂而言,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它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养成一种殆学的坏习惯,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不教学生就不学。教师要尽可能地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一个学生发生心灵上的沟通,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轻易做出否定的评价,应贴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要求,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关心和帮助。教师要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结合学习内容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进取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诱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对学生创造性完成任务持期待成功的热情态度,并以赞许微笑的神情,表露出对学生的信任态度[2]。

三、开展探究学习,让学生想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知识体系中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的需要,引发学习的愿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利用小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理,适时、适地的安排一些游戏性的练习,是增强兴趣的有效手段。如在练习中适时、适当开展“抢读游戏”“开火车”“比比谁的眼睛亮”“找朋友”“邮递员送信”“小动物找家”等各种游戏性的练习,都能够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得到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达到增添兴趣,扩展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教学的成败不仅要看“教”,更要看“学”,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让教师从学生的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入手,放手让学生亲自去思考,亲自尝试,亲自去讨论交流、自我评价……科学探究就是从教师权威的传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交往与对话[3]。对语文教学而言,通过学习小组教学,意味着交往。交往不仅是一种语文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和谐的教育情境和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与成功。

四、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勤学

新课程和传统的课程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谁是课堂的主人。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唱主角,新教学大纲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教学教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做课堂的主人。只有让孩子们体会到做主人的作用,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学习,使他们勤奋学习[4]。例如对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不好好保护自然环境,不维护生态平衡,人类将会受到哪些惩罚。课前我让学生预习,他们通过预习对课外有了了解,课后孩子们群情激昂,写出了一篇篇优美的读后感,表达了自己对保护环境的态度。不少语文老师感叹语文课作文不好教,而孩子们对语文不感兴趣的最大原因也就是怕写作文,但只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对语文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老师就不会再感到作文难教,学生也不会感到作文难写了。

結语

当然,对孩子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的方法很多,而且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广大的语文教师持之以恒、孜孜不倦,不断地去探索。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有趣”中“有得”是语文情趣教学的目的。只要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肖春梅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02):55-56.

[2]崔文英 .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神州,2017(04):70-71.

[3]赵玉霞 .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45.

[4]吕艳霞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5(11):92-93.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