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

2017-01-15 12:40解润萍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解润萍

摘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相应的学习习惯培养工作,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制订完善的教学应用计划,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良性发展的目的。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引言:

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不断深入,推动了传统教育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对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学重点由数学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提高转移到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来。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与核心思想道德理念确立的关键时期,数学作为初中教学中的必修学科,其学习对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

数学知识概念的提出、例题的讲解验证以及学生的习题训练直接构成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标准模式,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陈旧,缺少创新和变革,使得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的提升,鉴于此,教师应当对数学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完善,多样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正是学生叛逆心理强烈的时期,对于学习有着天然的抵触和对抗情绪,缺少专注集中的注意力,尤其是面对知识体系复杂庞大、知识理论十分抽象的数学科目而言,班级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十分明显,加之学生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仅仅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1]。

3、数学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少生活化渲染

不同于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教学,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更加注重体系化和延伸拓展,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压缩内容,注重数学知识理论的灌输和讲解,数学例题也过于理论化,教学内容的学术性过于强烈,缺少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预习就是指对于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课前的准备。这是学生能尽快进入课堂,有目的地学习新知识的前提条件,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主要任务之一[2]。在预习时,学生不仅能事先对于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清楚这一节课的授课逻辑,并且对于其中的重点、难点、疑难、障碍有了心理的准备,能指导学生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听课。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在课堂学习中,倘若学生能专心听讲,就能快速掌握所学内容,并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专心听讲的良好环境和情境,使学生能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3]。首先,要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要准备好笔、练习本等物品,笔是用于记录老师讲解的重点部分,或者勾画自己尚未听懂的地方;练习本用于随时做教师讲新课所举的例题,或随堂练习,或同学们上课时提出的问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形成了懒于动手实际操作的惰性,甚至形成了把学习数学当成看小说――只看不写的不良习惯。这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而且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乃至影响学生未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敢于放手,给学生更多的鼓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去动手操作、去思考、去探究。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合作能力是现阶段人们社会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能力,同时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项良好的学习习惯[4]。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学习技巧,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格以及交流能力,正所谓“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大家交流一下就有两个不同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可以很好地达到这样的效果,实现学生学习的多元化、趣味化。在笔者看来,作为教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习惯,就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活力,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讲的就是没有合作学习的后果,而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就应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在课上或者课下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合理监督与引导,以免有些学生趁机开小差或者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另外,教师也可以创造独特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能够相互之间配合完成某项任务,让他们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知错必改的习惯

作業是检验学生对当天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作业中要培养学生有错就自觉改正的习惯,使之树立学习的责任感,纠正某些草率从事、不管对错的不负责任的态度,以保证学生解答问题的正确率和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学生在作业中出现问题时,正是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机。教师可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如果不行,再给予点拨,教师通过一步一步的点拨,使学生茅塞顿开,这个知识点他们就能牢牢掌握了。

结语:

总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中不断培养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需要教师长期抓才可以见效果,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魏惠玲.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中华少年,2017(34):139-140

[2]汪娟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考试与评价,2017(12):124-125

[3]黎雪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7(11):4-5

[4]柯书俊.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07):78-79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培养策略初中数学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