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1-15 12:40冯艳玲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冯艳玲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起步成长的重要时期,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状况不容乐观,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对此需要特别的重视。要加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转变教育观念,要重视家庭因素的影响,做到家校合作,教师也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生交流,运用多种教育形式,还要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改革学校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重点内容。良好的素质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有很大的教学差距,导致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很多不足,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必须要加强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是广大的农村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家庭教育不完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家长外出打工的人员大增,导致子女隔辈生活的数量不断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家长一般情况下对其子女在校情况很不关心,有的家长甚至连自己的子女就读于何年级、班主任是谁、任课老师是哪些都不知道,从来不过问其在学校的情况,更不会主动到学校了解自己的子女情况,何谈去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2.教师思想认识的误区

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今天,仍然有部分教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在教学中,依旧固守奉行“填鸭式教学理论”,将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情感、人格的等待被填充的物体。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没有平等和民主的主客体关系,彼此缺少沟通与交流。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厌学、缺乏学习兴趣、情感脆弱、意志怯懦、不能克服挫折、自控能力差、个性得不到健康发展,心理问题增多[1]。

3.师资力量的匮乏

由于农村地区缺乏年轻的师资力量。在农村小学中,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明显不足,非专业人员赶鸭子上架是很平常的事。资料表明,当前农村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中,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非专业教师们虽然能够随时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具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技能,加之学生仍用固有的角色看待他们,因此学生很难在他们面前敞开心扉,展示真实的自我。这些现实的问题都制约了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1.重视家庭因素的影响,家校合作

家庭是小学生活动的另一主要场所。家长的观念、教育方式、生活态度等将直接影响到子女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因此,中小学校同时肩负着提高家长心理素质及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的责任和义务,使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协调一致。为此,学校应一方面组织家长学习有关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知识,帮助家长建立起现代的、科学的教育观。另一方面要定期举行家长会,使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同时就有关训练学生心理发展的活动、方法与家长进行讨论,提出家长能够支持的可行方案[2]。

2.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生交流

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以提高心理素质为基础的素质教育观。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其他素质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自觉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切实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需要教师放低姿态,走进学生的生活中,课堂内外与学生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与理解,乐于向教师倾诉自己内心的困惑,乐于听从教师的教导,这对教师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3.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学校可以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状问题,开展不同专题讲座,开设心理图书资料阅览室,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能够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一些初浅知识,特别是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标准。而开设心理图书阅览室,可以使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报纸、杂志、书籍等资料,从而得到自我教育和提高,同时也可以促进和提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学生了解自己、把握自己、进行自我教育的依据[3]。

4.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改革学校评价体系

针对农村师资问题,需要强有力的措施。从一定程度上说,无论是采取什么措施,都要有足够的资金,如果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任何改革措施都只是空想。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能更充分地认识到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一定程度上加大资金投入,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全面开展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学校领导者必须对教师工作绩效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体系,不仅以教师的学科教学成果作为评价指标,也要以教学中师生相互间的情感体验、学生获得的启示和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的兴趣、学生的参与程度等知、情、意、行的发展作为参考,全方位衡量教师的工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4]。

结语

总之,小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小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农村小学教师要对此特別关注,要和他们加强互动沟通,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同时家校联合,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君秋 .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策略[J].学周刊,2016(03):15-16.

[2]韩彦江 .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6(02):77-78.

[3]李昕 . 当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5(17):141-142.

[4]黄淑娟 .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7(04):63.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