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7-01-15 12:40李代斌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李代斌

摘要: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创新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标准,为此在我国的各级教育体系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全面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水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学方式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理解能力营造出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增强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和数学的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引言:

数学作为小学必修性学科,也是学生逻辑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的启蒙性教学科目,因此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理解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注重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开放性习题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在和谐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中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及时的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及时反思总结的思维意识。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阻碍

1、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小学生在数学中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学生自身的兴趣所决定的,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才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观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就目前的数学课堂现状看,教学内容单调乏味,导致课堂氛围过于沉闷,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探索热情[1]。学生在这种被动的学习环境中是很难形成创新意识的,由此还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下降。

2、传统理念根深蒂固

虽然当今盛行的是素质教育,但是长久以来应试教育理念形成的枷锁,是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被打破的。因此仍有大部分数学老师,没有正确认识到创新能力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甚至是小学生在今后成长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性。也正是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忽视,导致老师未能在自身的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再加上学生与老师之间严重缺乏沟通,影响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探究,进而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工作止步不前。

3、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由于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复杂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尚不成熟,所以学生会觉得数学课堂是枯燥的,有难度的。并且因为小学生对老师会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所以即使是有问题也不敢向老师提问,学习地位相对来说是被动的[2]。长此以往,小学生的探索热情就会逐渐减退,就更不用说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了。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策略

1、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但来自于课堂,而且来自于现实生活。因此,我们要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就更加自然、亲切和真实[3]。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知“圆”,再通過多媒体演示几只猴子骑着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轮子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开始让学生猜测,谁跑得最快,然后媒体演示赛跑过程。结束时,再问为何骑圆形轮子车的猴子跑第一,让学生弄清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做成圆形的道理,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很有用,自发产生一种探索兴趣,萌发出一种“自我需要”的强烈求知欲望和乐于创新的意识。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如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4]。 例: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征”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能说出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教师,当教师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教师:“为什么你能判断得又准又快呢?”很想了解其中的奥妙,从而主动地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

3、设计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需要在深入了解数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合理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数学习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对《统计》的数学知识进行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调查问卷,对年级内喜欢不同书籍类型的学生进行调查,假设班级内有15人喜欢科幻类的书籍,有26人喜欢故事类的书籍,有3人喜欢恐怖类的书籍,有8人喜欢文学类的书籍,那么根据学生的统计结果,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数学习题,就是让学生根据这一结果,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决,学生在完成这一习题的过程中可能会提问:喜欢科幻类书籍和恐怖类书籍的人数一共有多少?班级一共有多少学生?喜欢文学类书籍的人数比喜欢故事类书籍的人数少多少?进而在此技术上合理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以此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增长。

结语:

数学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十分重要的学科,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就应完善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创新教学的乐趣,进而积极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促进数学成绩的提升,也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新课程(小学),2017(07):196-197

[2]吴纯.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7(20):349-350

[3]刘芳会.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上),2017(07):163-164

[4]胡敏.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考试周刊,2017(52):123-124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