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析

2017-01-15 12:40刘利生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刘利生

摘要:阅读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感,还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应该注重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基于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为重点问题。鉴于此,笔者针对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论述,同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培养策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对阅读教学有所提高,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丰富知识和阅历,将学生带出校园,从生活中挖掘有关于语文阅读的知识。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成为了促进小学生提升自身修养的主要场所,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

一、加强语文词句基础训练,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句子的组成方式进行指导,以达到句子理想的效果,这样才能够将文章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语文教材中的一段话或是一篇文章,教师不能存在应付心理,让学生只是简单地念几遍就随便了事,应根据所学知识点为学生布置课下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够带着问题去深入阅读,将相关句子、词语在课文中标注出来,这样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时就能够有助于其理解,进而起到培养学生语文理解力和阅读力的目的[1]。例如:在讲授《草原》一课时,考虑到文章内容主要是描写草原秀丽的景色,抒发作者初次见到草原愉悦的心情,在进行实际授课时,可先设置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进而从阅读体会中去感受和理解文章,之后再对文章进行细致的讲解。

二、给予适当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去阅读,阅读的方法也很重要。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授课时给予学生阅读方法。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必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授阅读的方法,例如,动笔找出文章段落的关键句,而关键句一般是在段落的首句或末尾,或者可以建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适当摘抄自己认为意境优美或者自己读完之后有启发性的句子,不斷进行研究阅读,然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写写阅读后的感受,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自身的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能够快速掌握内容的中心主旨,读懂文本的主要大意[2]。例如,在学习《槐乡的孩子》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横线画出描绘八月炎热的天气下课文中描绘动物的表现以及槐乡的孩子的表现,然后再阅读一遍。老师可以根据各个动物的本能展现,再拓展一些其他的知识,了解炎炎夏日各个生物所展现的各种状态。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充满好奇的心得到满足,也让学生学会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做笔记、写感想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喜欢在活跃的氛围下玩耍和学习,阅读对他们来说是困难的,毕竟他们还不能够理解一句话所能表达的意思。倘若,在这个阶段没有较好地帮助他们奠定阅读基础的话,这就需要教师来改善和提高这样的状况。学生倘若有了阅读兴趣,自然就会觉得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就成了他们的一大乐趣,而乐趣可以把兴趣扩大化,然后让其逐渐养成阅读的自主意识,发挥主观积极性,进行大量的阅读。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各种有效教学途径,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要玩的天性,在授课的时候适当添加一些互动,让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3]。例如: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爬天都峰》时,老师可以采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找一个人来读旁白,找一个同学做爸爸,另一个做“我”来分别朗读课文,让有意愿的学生参与课文的朗读,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有趣,愿意来参与课堂上的学习。不会觉得只有老师一个人在上面讲课,只有教师一个人在那里讲课本上的内容,课堂的氛围也活跃了好多。这样也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四、加强提问,重视生成性学习

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如果教师在阅读时教学生提一些:“谁”“什么”“哪儿”和“如何”的问题,他们可能会领会的更好,这也就强调教师在学生阅读中的指导作用。毕竟,小学生受年龄特点的限制,阅读能力还有所欠缺,自主阅读能力相对较差,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导[4]。另外,教师要重视阅读学习中的生成性学习。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这种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对阅读内容积极地加工,不是简单地记录和记忆信息,也不是从书中寻章摘句或稍加改动,而是要改变对这些信息的知觉。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拟写课文中没有的、与课文中某些重要信息相关的或用自己的话组成的句子,从而把所学的内容与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阅读能力的提升并不仅仅局限在对阅读内容的表面理解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这样能够促进小学生增长见识,在阅读中寻找乐趣,更加了解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同时加强对小学生的语文词句训练,鼓励小学生增加阅读量,进行课外阅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还能够提升我国整体的阅读水平,因此,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海波.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145-146.

[2]孙欢.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2):551-552.

[3]牛传发.谈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3):125-126.

[4]郑丽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现代交际,2017(08):178-179.

猜你喜欢
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阅读能力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