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7-01-15 12:40关学梅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声势律动初中音乐运用

关学梅

摘要:音乐课程的教学在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初音乐教学包含了音乐的基础乐理教学以及音乐的律动感培养,通过结合声势律动,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音乐律动感。所以,初中音乐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运用声势律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激发学习积极性,要重视节奏创作教学,从而将声势律动与音乐教学很好的结合,进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了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声势律动;初中音乐;价值;运用

引言

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乐感,提升艺术素养,为此,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要采取科学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体现高效率的音乐教学效果。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相比传统形式的音乐教学,在教学中融入声势律动更能够突出教学效果,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利用开展音乐教学,对学生的感知能力进行培养。学生通过对声势律动的学习,能够加强与教师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应用声势律动,却依然是相关教学人员进行思考的主要问题。

1 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1.1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节奏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而对节奏感的培养是通过一些基本器材的使用,在人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形成的节奏感。而在初中阶段,初中生在年龄上正处于身体协调性培养的时期,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反应力与敏锐程度,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结合声势律动,可以利用学生本身的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具有较好效果。

1.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在听到音乐之后身体会不知不觉的做出反应,然而这一类型的即兴表演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身体动作将想法进行体现[1]。例如,学生可以通过音乐的风格以及音色的不同,对音乐进行感知。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审美元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艺术情境,指导学生掌握音乐鉴赏知识。例如在让学生欣赏笛子独奏《梅花三弄》时,为学生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在聆听这十段乐曲的过程中想象凌寒傲雪的梅花,体会梅花高贵的品质。

1.3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在初中阶段教师进行音乐教学的同时,结合的声势律动主要是在音乐节奏、音色、以及速度等基础上进行反应的。教师将声势律动与音乐教学结合,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对音乐节奏进行模仿、在体会节奏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复述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与观察力,在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细腻的情感,进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1改变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每个音乐都有不同的音乐节奏以及旋律,初中阶段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要对所教学的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理解与渗透,体会音乐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特点,将声势律动进行有效的运用,正确引导学生学习音乐,掌握该音乐作品的主旋律[2]。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以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水月》的音乐欣赏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个作品中的节奏,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紧跟教师教学思路,对节奏进行模仿,在教学环境中体会大自然的一切美妙的聲音,原来声音都能构成一幅景与画、声与乐的图画,在不断模仿、体会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好。在游戏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掌握好不同角色,并且考虑到班级中所有学生的音乐素养与程度,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积极鼓励学生,以此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效率。

2.2巧妙结合声势律动,激发学习积极性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要在教学的同时将音乐本身的特点充分发挥,并且巧妙结合声势律动,将音乐作品进行有效的体现,教师在开展音乐的教学的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指导学生欣赏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个作品本身的特色凸显,并为在课程之前,选择一些风格类似的歌曲作为教学导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音乐作品本身内涵,对学生音乐的感知能力进行培养,进而提高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播放音乐,可以跟着音乐的节奏教师指导学生打拍子,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可以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体会音乐深处的意境。与此同时,学生在音乐发声、节奏感方面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除此之外,初中阶段教师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时,要将舞蹈律动的作用进行体现,将一些具有节奏感的身体动作向学生进行展示,并且能够将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展示,使学生明确其中学习的难点内容,重点进行律动的学习,不断推进,在教学中不断体会音乐中的独特魅力与丰富的情感[3]。

2.3重视节奏创作教学,培养音乐创作能力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应用声势律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可以在律动的帮助下,进行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提升音乐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学生正处于音乐素养的培养阶段,教师如果这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中,要提高对节奏创作教学的重视,培养学生音乐创作的能力,在声势律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节奏的创作,以此提升学生音乐素养[4]。

结语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不仅仅要进行基础的乐理教学,更要进行音乐节奏的教学,为此,在音乐教学中结合声势律动十分重要。在实际教学中,要探索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雪莲 .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5):242-244.

[2]钞艺娟 . 浅议在音乐教学中对于声势律动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6(07):50.

[3]汪常仙 .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6(10):86.

[4]陈怡芳 .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04):113.

猜你喜欢
声势律动初中音乐运用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微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探讨
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