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

2017-01-15 12:40梁晓燕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提高教学质量

梁晓燕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一直以来处于学校教学之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教学,应该抓住这次契机,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得到培养和发展。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创设相应的情境,丰富教学方法,还要优化教学评价,从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主要探究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提高;策略

引言

随着时代发展,美术教育作为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教育轨道,其目的主要是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美术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仅要注重教学结果,更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培养和锻炼,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审美感受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课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教师在黑板画,学生在下面画。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锻炼和收获,让全體学生的手动起来、脑筋动起来、嘴动起来,使全体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

1 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核心和灵魂,教学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美术不像语文数学那样有非常严密逻辑的知识体系,也没有他们紧密的上课密度,美术很容易把握不好知识点在整个小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上课中把握不好“度”,于是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能与学生的认知相匹配,结果事倍功半,达不到很好的课堂效果。教学不仅是获取知识与技能,更要学会应用,培养学生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个性的解放与发展。因此美术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确定好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效率。教学课件有它独有的直观、形象和其他工具所不能达到的作用,特别是在老师讲解示范之后展示学生作品的环节中,教师应根据课标、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课堂中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突出重点,能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开阔学生的视野,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开启他们创新的思维[1]。

2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科学务实的教学设计,松张有度的教学节奏,是教学有效的主要因素。美术课中的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美术知识、领悟美术技能技巧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如果只是一味的灌输绘画方法,学生不仅学不进去,更会产生厌恶感。课前的教案设计、教具准备,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等等,都是准备的范畴和内容。在教学中注意优化教学过程,科学、合理的应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争取更高的教学效益。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统一安排,在一堂课上多层面地要求学生,使他们尽可能在各个方面得到比较均衡的发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准备好教学课件,针对不同的学习方式的特点,设计比较科学的教学环节侧重某一种或几种交替进行。让每位学生学得快乐、记得深刻、收获成功[2]。

3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不断改变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我发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各种情境刺激下,创造性思维能力更趋主动、活跃,思维追求个性化,美的创造力日益增强[3]。小学美术教科书上,每一课都只有几张插图,其他的内容就比较少,所以我们上一堂课就需要很多的准备。比如在人美版小学美术“有趣的蛋壳”这一课,教师为了让学生们对蛋壳产生兴趣,就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说:“大家都熟悉小鸡吗?鸡妈妈细心的孵蛋,有一条蛋壳破碎了,一只只小鸡从蛋壳中出来了,这蛋壳是不是很神奇呢?”此时学生们都充满了好奇心,然后教师再引出教学内容,并且展示蛋壳做的不倒翁造型,组织学生一起动手做,还可以用黑豆做眼睛,用红豆做眼睛。这些作业所花的时间不多,但都是跟现实有关的事物,在学习的同时也帮他们解开了心中的迷雾,所以学生很感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最后,让他们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一堂课就能够既轻松快乐又严谨地完成了,并且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保证。

4 选用合适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评价

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组织、指导、适时参与,切不可代庖,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使参与的面更宽,参与的程度更高。在美术教学中,不规定绘画形式、绘画风格,而是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己认识材料、自己探索、琢磨,反复试验,让他们认识到各种工具材料的性能,不断变化绘画步骤,学生在自主自考、自己动手中获得美术知识,总结经验,并形成绘画兴趣,顺利完成美术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视频观察、欣赏图画,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感官,再搭配教师的语言讲解,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美术绘画的精髓[4]。比如在“传统水墨画”的教学中,在我国古代出现了“题画诗”,诗与画是可以充分的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可以将其带入到课堂中,引导学生的学习。另外,还应该在课中采用师生集体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在自我评价中弱化了评价的甄别于选拔,激励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的评价别人的作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交流讨论,给学生欣赏和展示的机会。

结语

总之,小学美术教师应当以现代教育理念作为先进的先导,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小学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进行自主研究、自主探索、自主合作,为学生创造出学习美术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军 .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研究[J].学周刊,2017(02):55-56.

[2]赵康 .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J].祖国,2017(08):114.

[3]吴连江 . 关于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5(16)117.

[4]李金阳 .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7(05):80-81.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