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7-01-15 12:40郑雪梅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小学美术创新能力

郑雪梅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在基础的认知上铺陈理解,完成美术抽象到直观的转化,在生活情境的渗透中,领会美术的内涵,小学美术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美术自体感知能力,引领学生走出美术认知的误区,通过色调的搭配、结构的搭建、情境的渲染等多个层次深入浅出的感受美术,预留课堂的时间允许学生畅所欲言的表述对美术的观点,尽情的阐述对美术的想法,抛出问题的困惑互相解析,品咂美术的意蕴,使得学生彻底的消弭对美术的认知障碍,迸发创意的灵感火花。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引言:小学美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鼓励学生拓展想象空间,结合童年时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利用画笔尽情的展示虚拟的思维世界,通过观察分析,从模仿到创新,以贴近学生生活情境的元素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包容学生个性化的观点,针对学生的创作做出反馈,教师应善于挖掘想的创作闪光点,帮助学生建立创新的信心,使得学生勇于突破思维的束缚,在不同的互动情境中一展所长,调动对美术的好奇心理,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美术课堂上遵循学生主体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意志,使得学生从被动的求知状态变为主动的美术探索,尽情的发挥自己的童趣优势,在多样性的美术创作中活动启发。

一、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

创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能力的延伸,创造与想象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结合已有的命题展开联想,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从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出发,搭建创作的基石。小学生的想象力应不受课堂的拘束,有赖于教材得到灵感, 又突破教材的限制,从生活的视角出发,多维展开想象拓展,衍生美术的创作新想法,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美术的思维导图,以一个关键的元素出发,延展到有关的情境氛围中,大胆的表达,营造出自由的美术创作气氛。例如:教《迷彩服》这课时,先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当中自己见过的迷彩服是什么样的,学生就开始讨论到军人穿的迷彩服,比如空军、海军等不同的迷彩服。就此,老师和学生可以讨论迷彩服的用处,其实,不仅人类有迷彩服,很多动物朋友们也有自己漂亮、别致的迷彩服,想不想了解了解呢?瞧,(出示课件)它们的迷彩服多有意思啊!色彩鲜艳。有点状的,有线条的,有面状的,漂亮吗?但动物朋友们的迷彩服,除了装饰自己,使自己变得漂亮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谁知道?对了。(出示课件)动物朋友们的迷彩服,也一样可以保护它们,使它们远离敌人的伤害。下面就请同学们大胆去想象,去设计款式又新颖,保护功能又强的迷彩服吧!学生们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创造出各种各样有趣的服装,在创意的迸发中获得喜悦。

二、让学生的思维走出教室,走进生活

学生的思维模式会根据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而逐渐被禁锢在教室之中,但是我们知道,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尤其是对于美术而言,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参照物。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的事物,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才能让学生知道生活的百態之美,才能给学生的创新能力带来新的创作之源。例如,我们让学生画出春色。千万不要让学生照着课本上进行临摹,我们可以带领着学生走进春天,让他们各自找出一个景色来进行描绘。当然,作为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规定学生画作的内容,要让学生自己感受,春天应该是怎样表现。学生的画作内容各有不同,有的画出春天的绿柳红花,有的画出春天中的人物穿着,还有的画出春天里冰水同在的湖面。这样不仅让学生的思维开拓,也让学生走进生活,创作出生活之美。

三、调动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一味地想教学生如何画、如何做,那么不但教师教得呆板,学生学得也无趣,课堂上自然就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发挥。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有表现欲望,那么怎样来提高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呢?我觉得,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竞争的方法,给学生创设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样做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大大地提高,并在比赛中促使自己不断进行创新。在“圆形物”一课中,我就采用添画比赛的方法,让学生在圆形内外添几笔画,使之成为另一个物像。结果,学生们添出了许多新的物像,有钟表、有太阳、有花朵、有线球、有娃娃脸……通过比赛,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整个课堂教学气氛也很活跃。此外我还进行了三角形、正方形等简单图形的添画比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很高,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融合其他的艺术形式展开创新

美术与音乐可以说是小学实施美育的两大学科,从理论上来说它们似乎是两种殊不相关的艺术,前者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的感官,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但音乐与美术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首先,音乐中的旋律是以时间为画笔在不同音高位置上勾画出来的线条。音乐中抽象的旋律与美术中组成具体可见形象的线条存在某种对应关系。正因为如此,抽象派的美术作品十分的接近于音乐,作品中的点、线、面仿佛都是在向人们歌唱,如康定斯基的《作曲》和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其次,从物理学角度来说,音乐中的声音和美术中的色彩都是一种波动,即声波和光波。尽管这个推测还不足以将音乐色彩与美术色彩一一对应起来,但人们依然依靠感觉在它们之间设下某种对应关系,如明朗、暗淡等等。美术活动能引发儿童的创造力。而音乐凭借着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音响,能直接迅速地通过听觉作用于儿童的大脑,引起情绪共鸣,发展审美情感,培养创造能力。同时,音乐以其明快的旋律,能够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而美术则以其清晰的画面,也能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增强形象性。既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又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创新力是不可限量的,不要让我们的“统一”把他们的创作扼杀在美术课堂中。让学生将色彩带入我们的未来生活,还是要我们的美术老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曦.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6(01):101.

[2]刘昕辉.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6(01):28.

[3]李莎莎.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6(18):135.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小学美术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浅谈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在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学时如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