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1-15 12:40谢国栋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教学问题对策研究

谢国栋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总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质量偏低,教学效果不佳。教师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如何针对具体问题作出具体研究,寻找有效策略,改进教学工作,让小学生切实体会到体育运动的最大乐趣,这是体育教师们值得深思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此做出了深入的探究,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教学思路的转变、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补充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问题;对策研究;教学手段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體验机会,鼓励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大胆创新,争做高素质、全能型的栋梁之才。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生活阅历不甚丰富,遇到困难、复杂问题常常表现的十分迷茫,一旦脱离教师引导,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自学热情偏低、探究思路过于局限等情况。鉴于此,体育教师就要整合课程资源,重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放飞自我、张扬个性,在学习中更加积极、努力向上,把体育课程高度重视起来,最终建立终身健康意识。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学体育教学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应试教育观念的存在,束缚着教师教学思路的多元化转变。部分教师仅仅看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运动能力的培养[1]。体育教学阻力重重,学生对此毫不在意。其次,家长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数学、英语知识就可以了,体育、音乐等课程的开设,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面对这一错误的认知,学校方面减少了体育课程的授课时间,家长对此比较支持,没有任何反对意见。最后,老师和家长已经认为体育不值得参与,学生自然极度缺乏学习的兴趣,他们不会使用体育的方式发泄学习的压力,久而久之,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厌烦情绪非常明显。

二、小学体育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注重学生兴趣激发

“古之学者,兴趣为先。”我们的小学体育教学也是如此,需要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2]。培养兴趣对小学生来说是学习体育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因为兴趣具有较为稳定、持久的特性。因此,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基层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就一定会事半功倍。当前的小学教育,特别是体育课程等业余课程的教育,并未能获得预期的发展,归根究底是教师教学定位的缺失。因此,在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我们还应极其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快乐自主地参与体育锻炼,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结合小学生的性格和年龄特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一些与体育相关的问题展示在课堂上,通过引导、讨论、交流、启发等教学实践方式来提高小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度,从而使得小学生可以对各种体育知识有更加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学习,一方面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也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利于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二)创建特色体育项目

教学内容有无吸引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当前体育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吸引力的问题,教师必须结合教学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增添与删减。具体做法:一是对竞技运动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造,剔除竞技运动单纯追求运动成绩的弊端,发挥竞技运动对人的激励作用,回归竞技运动的本质功能,比如可将跑步练习改为接力跑、障碍跑等;二是突破竞技运动结构的约束,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增加一些趣味性强的体育项目,如健美操、艺术体操、轮滑等,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三是根据地域性的特点,增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毽球等,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三)合理运用游戏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运用各种体育游戏来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首先,从打造游戏化教学开始,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并结合教学内容来对体育游戏进行精心设计,利用体育小游戏起到良好的体育教学课堂导入的作用,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体育小游戏中学习和锻炼。例如,在做最简单的跑步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两一组,进行“两人三足”小游戏,学生通过这样的小游戏既能够体会到体育课堂的乐趣,又能锻炼身体,从而使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课,爱上体育运动。

(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道德修养与人格魅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渗透给学生体育精神,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与发展。例如,在学习排球动作要领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教师站在学生中间,给学生展示如何发球、如何垫球等等,教师将球一个个传授给学生,再让学生将球传回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逐渐提升教学质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开展体育教学。

(五)科学合理教学评价

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于此,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评价过程中,要从两个方面实施,第一,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达标程度,即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体育技能方面是否达到教学要求,是否形成有关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第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即学生是否有认真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是否在体育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交流,是否在体育活动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教学评价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能力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确保学生能够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与成功,持之以恒地完成体育锻炼。

结语

总之,小学体育是学生学习体育、热爱体育的起点,能否做好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事关学生的健康和未来。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应认识到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努力创新教学实践,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到丰富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独立自主进行体育运动打下基础,并在培养浓厚的体育项目兴趣上,激发他们爱好体育、参与体育的激情,这样我们国家的体育事业也必将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黄利东.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5(09)99-100.

[2]刘立文.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05)33-34.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教学问题对策研究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