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7-01-15 12:40陈俊才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具体分析历史故事有效应用

陈俊才

摘要:在时代教育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有了重大转变。教师摒弃了应试教育观念,放弃了落后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启发他们思维的创新力与想象力。在实践中,教师要让历史故事真正的融入互动环节,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情境的创设、内容的补充、资料的带入,给予学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优化教学效果,助推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本文针对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故事;有效应用;具体分析;研究

引言:以往的历史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师一味地灌输指导,学生被动的记忆重点。师生关系并不和谐,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教师还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打击他们的自学热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去组织教学活动,根本不在意学生的理解情况,不尊重学生的个体意愿。历史教学模式固化,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取得进步呢?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历史故事的有效应用显得非常必要且关键。紧抓时机恰当导入,更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选择合适教学时机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并不重视教学时机的把握,随意展开指导,学生盲目思考。新课程改革后,教师们调整了引导思路,更换了授课方法,学会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抓住时机组织教学。这样,营造了好的学习氛围,快速集中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还调动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得不说,远比一味灌输指导的效果要好得多[1]。另一方面,教师引入历史故事,充分刺激着学生的兴奋点,在有效互动中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发现“历史”与“生活”之间存在着的潜在关联,学生对于后续活动充满期待,教师的教学负担随之减轻。例如,在教学“京杭大运河”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就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对此,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讲解隋朝时期的故事,使学生对隋朝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就能在聆听历史故事的過程中,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故事中引入教学内容,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由此可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合理引入历史故事,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利用故事制造情境

初中历史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情境对一节高质量的课堂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导入一节新的课程时,对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具有良好的功效[2]。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历史故事中的人物介绍或是事件发生的影视资料等等,巧妙的制造一些历史情境,让学生对陌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好感和兴趣。例如,再讲到汉武帝时,教师就可以制作一个关于汉武帝个人的介绍,中间穿插一些汉武帝时期发生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去体会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事件的意义,并能够熟记于心。像金屋藏娇的历史典故,苏武牧羊的历史故事都可以给学生讲一讲,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的去关注汉武帝这个人物,进而去分析研究他自己他所在的朝代,还有相关的历史事件。

三、过程穿插历史故事

成功的课前导入往往只能维持学生短暂的课堂注意力,如果四十分钟都需要学生一直保持高度集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在课堂讲课过程中,适当巧妙地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改变之前死气沉沉的学习氛围,课堂气氛活跃才能使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注意力才会集中[3]。例如,在《鸦片战争》的讲解时,教师主要是给学生讲当年的闭关锁国,让学生知道导致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这个教学过程,如果教师只是把理论性灌输给学生,则那么学生肯定不会理解当时清朝在各方面的具体表现。所以,教师可以跟学生分享一些当时经典的小故事。1842年,中英已经开战两年之久,道光帝竟然提出一些荒唐可笑的问题:“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与俄罗斯是否接壤?”从这几个问题中,学生就可以想象到当年的清朝到底封闭到何种程度,引导学生清楚的学到导致鸦片战争失败的各个因素,从而推动学生不断进步与发展。

四、课堂结尾巧设悬疑

在课堂授课中,可以利用一个小故事或者相关的信息进行结尾,这样既能深刻的提升教学中所讲授的知识点,还能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使其能够自发的对课堂知识进行回顾[4]。这样学生在对于一些自己在课堂中没有理解透彻的问题可也伴随着问题进行讨论从而自己进行理解。例如,对于《商鞅变法》的讲解中,本身这一举措可以对秦国的国力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在商鞅变法的最后商鞅却被秦王施以极刑,所以很多学生会产生一种英雄末路的感觉,针对这种情形,可以在讲解之余将商鞅被秦王的士兵追杀时,逃入到客栈之中,但是客栈掌柜却因商鞅颁布的法令而没有接纳他。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就算商鞅死了,他的法令还是执行了下去,没有废除。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历史故事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被激发,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顾春英.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文理导航(上旬),2016(06)33-34.

[2]庄宏.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112-113.

[3]柯蔚.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0)98.

[4]王素立.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视界,2015(12)142-143.

猜你喜欢
具体分析历史故事有效应用
浅析海外税务筹划
石油化工工艺及废水处理分析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PPP模式的分析探究
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研究
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科学应用白板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和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篮球课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