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3)

2017-01-15 12:40黄突本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探索分析策略研究有效教学

黄突本

摘要:实现真正意义上课堂的有效教学,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终极的奋斗目标。在实践中,初中物理教师不能过多的干扰学生,限制学生思维活跃,阻碍学生能力发展,而是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机会,让他们通过自主分析或者合作交流,优质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明确未来奋斗方向,彰显人生最高价值。另外,初中物理教师还要尝试不同的授课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重点、难点、关键点内容的针对性讲解,简化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方案,借此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助推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探索分析

引言:物理是初中課程体系的重要构成,物理知识抽象而复杂,在系统性研究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有经验的物理教师,会把课堂真正归还于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打造优质平台,诱导学生主动投身于知识的海洋,灵活变换教学手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最终实现有效的教学目标,给学生学科素养与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下面笔者特意凭借自身多年的教研经验,对初中物理教学工作阐述几点新的看法,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补充、教学策略的应用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帮助。

一、设置好的问题情境

正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参与任何形式的课堂互动,都需要浓厚兴趣的支持。物理教师要把素质教育理念视为指导思想,多与学生沟通想法,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在关键时机上找准切入点,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1]。久而久之,学生对于物理有了主动的探究意识,那么教师再去落实各项人才培养计划就会变得更加顺利且高效。我们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分析物理现象,提高教学质量。如在学习“惯性”相关知识时,可以问问同学们,在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一名乘客直线向上跳起来后,他会落在何处?这个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会落在起跳点的后方,只有少数几位同学认为会落在起跳点。我没有对大家的观点过早地下结论,而是带着他们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学完惯性的相关知识之后,我再让他们去思考这个问题,大家就都恍然大悟了。

二、主动联系生活实际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常会很感兴趣,通过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课堂或将课堂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欲望,因而起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2]。首先,教师要善于将生活的物理现象引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学习中去。如在学习“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时候,可以引入生活中爷爷奶奶用老花眼镜看报纸的现象,让学生对爷爷奶奶的“眼镜”感兴趣。其次,教师要善于将物理中的知识延伸到生活实际中去,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在学习完新课之后让学生解释在水缸里的金鱼的实际像和成像的位置关系,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利用实验突破思维

例如,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物体沉到水下是因为没有浮力的影响;铁块所受到的浮力一定比木块小;气体中的同一物体所受浮力要比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初中生所形成的这些前概念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具体的物理实验为手段和载体,利用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让他们充分感知和接受新知识,摆脱之前形成的思维方式与思维定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用简单的文字、语言描述代替具体的实验过程,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如在判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影响时,教师可以直接使用称重法,用测力计称重实物进行演示:先用测力计钩挂起一块铁块,让学生记下显示的数字,然后用手向上托起铁块,学生容易发现测力计数字会变小,这是因为铁块受到了手的上托力;再把铁块放到水中,发现测力计的数字也变小了。这说明水对铁块施加了上托的力,也就是铁块受到浮力的影响.这样,学生能得出下沉物体也受浮力影响的结论。

四、媒体技术有效教学

很多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都是对物理现象的总结,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初中生的思维很难快速理解,这就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对特定的知识进行具体的展示,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3]。如学习“滑动电阻”时,电流、电阻、电压等都是抽象的概念,学生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滑动电阻的变化自然也是云里雾里。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滑动电阻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将滑动电阻连入电路的部分用醒目的红色进行标注,长度变化时,红色区域也相应变化,由此来分析电阻的变化、电阻带来的电流的变化以及电流引起的灯泡亮度的变化。这样将所有抽象的变化都变得可观可感,学生也就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又如,讲解“宇宙从何而来”时,我给同学们播放了一小段中央电视台的记录片,记录逼真地展示出:宇宙诞生于一个原始的火球,太阳系也是宇宙的一小部分,而地球是太阳系的一小部分…声音与视频的双重效果给同学们的感官和心理都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种效果是文字和纯语言的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结语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有效教学,以学生的探究为主,以学生得益多少为评价标准,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没有现成的教法和学法,需要我们广大的物理教师共同的探讨和研究。让学生“动”起来,让物理课“活”起来,让物理知识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解决生活难题的武器,是每个物理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

参考文献:

[1]孙亚琴.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变革要素[J].新课程,2017(5)19-20.

[2]林鹏程.论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J].中学科教创新导刊,2015(1)46.

[3]黄颖红.如何把身边事物带入初中物理课堂[J],中学物理,2015(8)115-116.

猜你喜欢
探索分析策略研究有效教学
基于现网设备的TD—LTE4G移动通信实验教学模式初探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