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2017-01-15 12:40薛瑞霞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幼儿教学游戏应用

薛瑞霞

摘要:随着學前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如今幼儿教学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游戏这样一种趣味性的活动逐渐成为了幼儿教育的主要开展形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对孩子们能力及素质的发展也起到着多样性的作用,且这样的学习形式不会引起孩子们的抵触和抗拒。掌握游戏教学方法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已经成为了一项最基本的素质。本文分别从游戏教学的特点和实施的方法两方面入手展开论述,希望能够为一线幼儿教师游戏教学能力的提高起到作用。

关键词:游戏;幼儿教学;应用

引言:

毋庸置疑,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始终保持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享受其中,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获得了能力。结合学龄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色,游戏教学是最符合他们需求的一种手段。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下,教师必须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游戏教学手段,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游戏教育的特点

(一)趣味性

趣味性是游戏最主要的特点,也正是有了这一特点,才能被幼儿所接受和青睐。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时决不可一味的看中教育性和知识性,必须保持游戏的趣味特色,丰富游戏的开展形式,让孩子们乐此不疲的参与。在此基础上再加入一些教育性的元素,才能够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多样性

游戏包括传统游戏、民间游戏、体力游戏、智力游戏等,丰富多彩,形式不一,这也为幼儿教学的实施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游戏教学也必须体现这一多样性的特点,让孩子们能够不断产生强烈的参与兴趣,而不是长期在同样的游戏模式下引发孩子们的厌烦。

(三)互动性

游戏大多都是以集体的形式展开的,具有互动性的特点。这里的互动既指幼儿之间的互动,也指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这样的互动不仅加深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能力,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在游戏中感受团结一致的力量。因此教师在游戏教学中也需要考虑到这一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促进孩子们全面素质的发展[1]。

(四)简洁性

由于幼儿接受能力与思维能力较弱,教育游戏的操作简便性也成为了游戏设置的关键。因此,幼儿教育的游戏内容必须具备操作简单这一特点,游戏规则最好通俗易懂,游戏难度也不应太大,否则会影响幼儿的游戏体验。即便画面有较强的吸引力,但是因为本身缺陷,应用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二、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一)智能游戏与体能游戏相结合,促进幼儿智力和体能的发展

想要在幼儿教育中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就需要设计和使用一些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的智能游戏和体能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成长和锻炼。在幼儿教育阶段,比较侧重幼儿的认知教育,使其认识和了解周围的事物,为后期教育打下基础。如在玩“猜水果”游戏中,先让老师描述,小朋友们猜,“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小朋友很容易猜到是“西瓜”。然后让小朋友来出谜语,对一个水果进行描述,其他小朋友来猜。在这个小游戏中不仅使幼儿对不同的水果有了认知,而且锻炼了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其智力得到开发。

在智能游戏进行的同时,可以辅以一定的体能游戏。如孩子们都很喜欢的“掷沙包”和“跳格子”等,这些体能游戏能够使幼儿的臂力、应变能力、弹跳能力等得到增强,还培养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巧性,加强幼儿呼吸、循环等系统的活动,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2]。

(二)引入传统民间游戏,扩大幼儿知识面

在传统的民间游戏中通常配有朗朗上口的童谣和优美动听的儿歌,如绕口令“小老鼠”:“小老鼠,偷酒喝;喝了酒,开汽车;东扭西歪满街跑,见了警察叫大哥”。这些韵味极强的童谣和儿歌不仅能够训练幼儿的语言辨识能力和记忆能力,还可以帮助幼儿正确发音,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在进行传统民间游戏时,可以灌输给孩子们一些知识和教育,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如“抬花轿”游戏,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们思考:“花轿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要抬花轿?”等等,在孩子们的好奇心下,教师就可以将民俗、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的知识贯穿其中,使孩子们在玩乐的同时学到东西。

(三)注重动手实践游戏,增强幼儿的操作能力

在进行游戏设计时,要注重动手实践游戏的创新。在进行“搭积木”、“拼火柴”等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游戏时,老师可以先简单讲解示范,鼓励孩子们自由发挥,充分发动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们就会根据自己的想象拼凑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由简单图形到复杂图形,由汽车房子到轮船动物等,使幼儿的想象力和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有些手工游戏只需要简单的道具就可以实现,如“线翻花”游戏,只需要一根毛线就可以实现,而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孩子们通过手指灵活地支、撑、勾、挑、翻、收、放等动作,翻出各种生动有趣的造型图案。不仅要求幼儿做到眼尖、脑灵、手准,而且要求幼儿手脑一致、手眼协调。于是幼儿的视觉、触觉、运动觉、知觉得到了有机的训练[3]。

(四)开展角色游戏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幼儿好胜心强,而一般游戏都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所以在教育游戏中要注重对孩子们面对成功与失败时正确的心理引导,使他们能够享受成功喜悦自信的同时不被困难挫败所打倒,调整方法策略后继续进行挑战,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质。同时加强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协作互助,谦让团结等优良品德,引导培养他们良好个性和积极情感。

三、结语

总之,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在幼儿教学中引入教育游戏的做法能起到积极作用,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启幼儿智力成长的大门,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结合幼儿这一年龄段的特点,从可操作性、实用性方面入手,使幼儿能力得以提升,更好更快地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璐.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3):240-240.

[2]孙淑珍.探析幼儿教学中游戏的有效作用[J].成才之路,2014(27):46-46.

[3]王欢.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研究[J].赤字(上中旬),2014(15):123-123.

猜你喜欢
幼儿教学游戏应用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绘本阅读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
疯狂的游戏
多元智能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应用体会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