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初探

2017-01-15 12:40伍海英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问题小学数学

伍海英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是学生一生学习中必要掌握的基础,数学是学生逻辑思维构建、想象思维延伸、创新意识启发的重要元素,然而目前的教育质量仍旧参差不齐,学生的成绩相距较大,部分学生的数学能力较强,部分学生面对数学的知识总是摸不着头脑,且成绩较好的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对数学的理解较为浅薄,难以将数学迁移到生活中得以实践应用。综合以上种种的教学问题,教师应围绕素质教育指标,系统化的展开数学的素质变革,推动学生走上主动的探究舞台,鼓励学生积极的阐述对数学的见解,表述数学的猜测观点,牵引学生的数学思维发散,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辨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解决方法

引言:教育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教育中过分的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长期的应试教育干预,导致教师的传统认知理念根深蒂固,学生也处于被动的求知地位,难以自主的展开数学的联想,遇到问题较为依赖教师,抽象的数学问题制约了学生的成长进步,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基础水平,顺应学生的心理诉求,导入学生能够轻松理解的知识内容,融合趣味的条件,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及时的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消弭数学的认知障碍,走出数学的认知误区,走进数学的探究情境中,由浅入深的展开数学的思考分析,以课堂互动的积极展示,促进学生互相帮扶共同进步。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合理的课堂互动教学

教师占据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几乎仅留存几分钟让学生独立思考,甚至在数学任务较多的情况下,教师一堂课,从头至尾都是一个人在口头描述,学生鲜少去阐述数学的观点,且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担心自己的意见太过浅薄,反而被教师嘲讽,课堂互动的机会少,学生们心中存疑不敢发言,教师教育的计划推进都是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测进行的,因此就有了“你们这届学生……”的言论,要知道每一届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他们都是不同的个体。

2.缺乏系统性的教学目标

现阶段,教师在对知识的传授时往往是按照课本的内容照搬,课本中有什么样的内容,教师就将怎么样的知识搬上黑板,往往照本宣科,没有独到的知识见解,致使教学课堂非常死板,创新意识不足,课本中的内容往往也无法连贯的进行讲解,致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无法提起兴趣。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是起到负面效果的,教师的教学计划得单一,教学内容的零散,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起到了负面的影响。

3.重视成绩的高低,忽视素质的培养

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学校往往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而当今社会最为重视的综合素质能力却往往得不到重视。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老师往往也是以数学成绩来判断学生的各个方面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往往无法体现。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改善措施

1.珍视教学生成,交流个性思维

叶澜教授提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笔者让学生解答这样一道数学题:王大妈家新买一台柜式空凋,他的外包装是一个长0.6米、宽0.3米、高1.8米的长方体纸盒。做这样一个纸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接头处可忽略不计)一般的解法都是这样的:(0.6×1.8+0.3×1.8+0.6×0.3)×2=3.6(平方米)或0.6×1.8×2+0.3×1.8×2+0.6×0.3×2=3.6(平方米)。但在批阅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个学生的计算方法却与众不同:0.6×0.3×2+(0.6+0.3)×2×1.8=3.6(平方米)。于是我在习题讲解时特意把他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结合长方体及其展开图对这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最终明白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也可像计算圆柱体表面积那样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的和。我也不失时机地渗透“化直为曲,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把长方体和圆柱体进行联系和比较,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把长方体和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统一起来,使学生对这一数学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入,思考更加深刻。

2.加强课堂的应用题训练、提高思维能力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学习小学数学应用题也是一样要加紧练习,多做,多思考。学生们就会感到数学应用题其实很简单。首先在课堂中教师要把学生要掌握解题的技巧让学生们总结出来,然后再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双休日爸爸要带小名去登山。从山底到山顶全程有7.2公里,他们上山用了3个小时,下山用了2小时。上山、下山的速度各是多少?在解答这道应用题时,教師在训练时可以采取学生竞赛的方式来解答,让全班分为5个组进行解答比赛,给相同的时间去解答,激起学生学习的好胜心,更加努力去思考。另外教师也可以经常组织课外游戏,比如“1、2、3木头人”的游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劳逸结合,更在课外提高了学生的反应力、思维能力。

3.积极创建开放式课堂

课堂教学实施开放性原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前提和条件,也是学生思维创新的催化剂。如学习“步测和目测”。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抽象的能力较弱,在教学中更要注意这一点。如教学加减法的应用题,可带着学生走进学校的小型植物园,甚至是校外,让学生把看到的花草树木,编成加减法应用题。使他们的思维变得具体形象,有思考的着点。适当的提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尽管他们发现的是前人早已发现的知识和规律,但是他们的发现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上的,不仅知识掌握的更为牢固,而且在学习中提高了学习的能力,探索中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学生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教师需要认识到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保利.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J].网游世界云教育,2014(19).

[2]张杰.当前小学情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

[3]徐丙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7).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问题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