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2017-01-15 12:40向金菊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问题小学语文

向金菊

摘要: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点,这不仅包括课内的课文阅读,还包括着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却忽视了课外阅读教学的开展,导致出现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在下偶尔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的习惯,推荐选择正确的课外阅读素材,开展师生阅读交流,还要营造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从而充分发挥出课外阅读的作用,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问题;对策

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高效的阅读,成为奠定小学生语文学习基础,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步骤。但是在课外阅读方面,很多小学生因为功利的应试教育、语文教师指导的缺失等原因的影响下,导致难以培养出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对整个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加强这方面的教学指导,通过阅读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没有形成阅读习惯

在实际情况的了解中可以发现很多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都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虽然有部分的学生是比较喜欢看课外读物的,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是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基本不接触课外读书的状态。同时值得注意的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就随之降低[1]。

2.课外阅读材料混杂

虽然在很多小学已经就课外阅读开设了一些选修课或者其他的合并课程,很多小学生也进行了大量课外读物的阅读和学习,但是就调查发现,很多课外阅读的书刊可以说是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在学生课外读物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部分都被一些武侠言情或者八卦娱乐等杂志充斥,这些杂志并不是全部不适合阅读,但是只阅读这些文章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小学生更依赖于从鲜艳的图画中获取信息,而难以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3.课外阅读氛围不良

就整个阅读环境来说,可以分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在学校中仍然是将学习成绩放在首位,大部分学校安排的课外阅读时间总是被各科老师占据,进行补课。而且学校对于阅览室也并不重视,导致很多都形同虚设。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仅有五分之一。社会上很多出租书刊的书店也是以一些言情武俠小说为主,缺乏优秀的课外读物。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问题的解决对策

1.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师应该从学生接受力和学习能力出发,给他们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引导他们向自主学习方向转变。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进行定期阅读讨论,组织学生们将自己阅读的作品进行分享、讨论,进而使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长此以往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例如如今倡导的感悟型阅读模式,特别适合如今的课外阅读,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描述一下与小女孩作比较,这样孩子们能够在对比中感受到小女孩生活的困难,进而领会文章主旨,同情心和爱心被激发,教师也可以趁热打铁让他们写一下感想,在提高阅读水平的同时也对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帮助。通过这种感悟型的学习,让学生自身沉浸到文章中,了解作者的感悟与体会,同时学习作者的思想构造与精神内涵,并内化为自我的知识体系,实现相互之间的借鉴与融会贯通。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实现自我精神层面的提高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增强,促进语文素养的不断拓展[2]。

2.推荐选择正确的课外阅读素材

课外阅读的素材需要教师加强引导,课堂上有意识的对他们加以指导,积累阅读量,拓展阅读视野,在量的积累过程中最终实现质的跨越。在阅读环境的创设中,教师们需要做好把关,充分利用课外阅读的优势,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学生创设环境、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当前市面上的儿童读物非常繁杂,所以不能让学生去盲目的阅读,要根据儿童性、教育性、经典性的原则为学生推荐优秀读物,才能实现预期阅读效果,否则很有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消极影响。另外,还应该开发社会课程资源,社会资源具有形象性、实践性等特性,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3.开展师生阅读交流,提升阅读感悟能力

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小学语文教师可通过与学生进行阅读交流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阅读感悟能力,从而指出学生课外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指导和改正,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阅读感悟能力。例如教师可在“读后感”这一写作课上,适当地与学生进行阅读感悟交流,可通过提问的方式询问学生“阅读了哪些印象深刻的书籍,为什么印象深刻?”等,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回想阅读过的书籍内容,可以加深对书籍知识的印象,升华学生的阅读感悟,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3]。

4.营造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

学校在课外阅读中可以添加网络书籍,丰富学校图书馆,利用科技信息方便学生们进行阅读和学习。此外,关于所学文章的民俗风情、逸闻趣事等也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在这些课外知识的吸引下,学生能够自觉提高课外阅读量,有利于拓宽阅读范围,从而在增加知识量的同时,也增强对阅读的积极性[4]。在自习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的书籍封面和内容简介,以提起学生们阅读的兴趣,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书籍分发给学生,供学生们阅读,促进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可以选择与家长进行合作,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结语

总之,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良好的锻炼来使学生达到课程要求的阅读能力标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阅读课时,应该尽量让学生走进生活、自然,让他们从优秀的课外阅读作品中,获取所需知识、信息,真正做到走出课堂和教科书,延伸拓展阅读能力,不但能够提高写作和语言能力,还可以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唐丽华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03):16-17.

[2]林华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落实的策略[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4(03):134.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问题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