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2017-01-15 12:40熊晶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小学语文

陈培丰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作文在考试中占据较大的篇幅,是衡量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部分,小学生由于基础认知浅薄,在作文中经常体现出力不从心,诸多学生的作文内容千篇一律,读之索然无味,我们教学中,不仅要从学生的视角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扫清写作的障碍,同时还应强化自我的反思,以推陈出新的高效教学形式,更替传统作文的教学理念,融入素质教育的指南,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导入作文教学中的兴趣内容,吸引学生的创作参与,并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让灵感如源源活水一般涌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引言: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作文的表达中,缺乏有关的词汇累积,难以利用契合情境的词语抒发自己的见解,在作文构思中,缺乏社会的认知能力,作文中的情感抒发难以引发读者的心灵共鸣,种种情况下,教师应打破封闭的课堂制约,引领学生走进更加广阔的情境空间中, 结合日常的生活感悟延伸思维,大胆的进行思维的迁移,整合语文的文学智慧,彰显内心的真情实感,改变以往集中化、单一化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作文写作问题,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通过作文教学的不断创新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融入童真趣味

学生的认知浅薄、社会阅读少,这些都是作文创作中的劣势,但通过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学生正是由于没有被社会上的“浊气”感染,才能够自带“明朗”,在作文中教师没有必要固化写作的模式,让学生一板一眼的进行思考,反而应预留空间,允许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的阐述真实的想法,学生原本一些不敢出现在作文中的语句,担心不正规的作文表达,逐渐的借助自由的写作平台得到挥洒,教师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1。例如:写“雨天”有关的天气文章时,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小雨滴噼噼啪啪的打在窗户上,仿佛在对我说:不要念书啦,我们一起出来玩吧……”多么富有生气的情境画面啊,然而传统的写作中,教师并不认可学生的這种自由表达内容,认为学生上课期间有想要出去玩的想法是不对的,一味的打击学生,长此以往,学生难以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满篇都是谎话、废话,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现象。教学的创新理念下,教师应允许学生展示自己的童真童趣,也让学生消弭对写作的腻烦情绪。例如:写“爸爸妈妈”时,学生大多都是说明一些实例,然后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与感恩,通篇内容虽然大同小异,但教师已经司空见惯了,此时有位学生表述了不同的观点:“我的妈妈有很多的缺点……希望妈妈看到这篇文章不会打我。”整篇内容虽然说了很多妈妈的缺点,并无赞美的语句,但显而易见家庭的氛围十分和谐,整篇内容都诙谐逗趣,读者很容易被这种真实的场景吸引,由此及彼的触动心理的情感,虽然该生并没有以:“妈妈我爱你”这样常见的结尾抒发情感,但一句:“希望妈妈看到这篇文章不会打我。”自然而然的流漏出了母子之间平等、尊重等互动模式,这样的文章更加珍贵、真实,正是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才能够“大胆直言”,独辟蹊径写出不一样的精彩2。

二、灵活吸取取营养

写作必然要累积文字词汇,掌握句式、句型,并通过小学常见的比喻、排比、拟人等方式为文章增光添彩,整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并非一日之功3,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写摘抄笔记、写日记等,学生机械化的完成任务,对作文的帮助并不大,教师可定期开创文学活动,潜移默化的指引学生汲取文学营养。例如:周一的时候进行分组,告知学生周五语文课上以“春天”为主题进行游戏闯关,并不安排任务,学生自然的会在课后集合起来一同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诗歌、文章等,周五的时候学生们已经蓄势待发,教师从简单的问题开始,背诵诗歌的上半句,让学生对答下半句,逐渐的开放课堂游戏模式,让小组之间互相出题,最后选出小组的代表,每人现场口表达一段有关春天的情境,学生之间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大家都卯足了劲去竞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在愉快又自由的环境下,掌握了更多的文学内容。

三、细致观察贴近自然

学生在写作中,内容枯燥无味、描写粗枝大叶,多是日常的观察较少,临时抱佛脚无写作思路引起的,教师可指引学生强化对日常的观察,结合家庭、校园等场景,走进自然空间,为激发作文的灵感提供契机。例如:以描写情境的文章为命题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去观察校园,或者利用多媒体展示校园情境,通过“找不同”等游戏形式,学生直观的看到四季的变化、花草树木的更替、小虫子的体态等,这些多彩的情境映入眼帘,学生写作时自然文思泉涌了4。再比如:描写故事类的文章,题目为“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职业情境,环卫工人凌晨打扫街道、交警曝光在太阳下指挥、教师夜半伏案批改等,诱发学生的联想与回忆,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经历故事,回想自己是否与这些人有过接触,那么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主人公又是谁呢?课堂上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结合命题的元素延伸情境的展示,激发学生的思维跳跃,触动学生的创意灵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针对作文的创新教学,可采取多样化的模式,以童真的导入、日常的观察回顾、知识的累积分享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一明.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析[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6(4):5-5.

[2]张桂玲.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26):88-89.

[3]胡培培. 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途径的探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35):78-79.

[4]吴亚群.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与思考研究[J]. 新课程中, 2017(44):75-76.

熊晶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锻炼,可以把内心的情感抒发出来,进行语文综合能力的综合运用。但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还很多,学生的作文水平不高,对此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做到举一反三,坚持写日记,优化作文评价,还可以组织学生体验生活,这都有助于改善当前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学方法;创新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学模式问题

教师大篇幅理论性的教育,使得写作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及陌生的写作课程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抵触心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本无法了解写作的意义,也体会不到写作的乐趣,严重制约能力的发展。

2.学生缺乏实际体验

在初级习作教学阶段,学生所进行的写作训练基本都是记叙文,其中也会有少量说明文。那么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叙事性文字的写作特点和要求,记叙文要讲究真情实感,学生只有亲身感受到事件的情况,才能够形象、生动地进行描写,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并没有关注学生在这方面的体验,大部分的写作练习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

3.作文模式化严重

虽然说在初级写作阶段学生进行佳文段落的背诵,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但如果过于机械化、模式化,结果就是学生的文章脱离实际。教师应该明确一点,合理的借鉴和背诵要建立在与实际相符的基础上,要秉持适度原则。教师一旦采取了错误的教学方式,学生必然会在开始就建立错误的写作观念,认为写作就是背诵,就是抄袭,完全不懂得如何联系生活,如何运用情感写作,从而产生很坏的影响[1]。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

1.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必须求新、求变,但是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教学方法不管如何变化,都不能够脱离生活实际这条主线。小学阶段的写作类型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的特点就是真情实感,学生写作要符合逻辑,要融入情感,不能够架空在生活实际之上。基于这个根本,教师可以运用生活体验法、情境创建法开展教学,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生活的美妙,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释放,思路会更开阔,对于写作也会更加热爱[2]。比如可以和学生开展郊游活动,活动中带领学生观赏花朵和蜜蜂,然后回到课堂上,教师将蜜蜂采蜜的过程用说明文或者是记叙文的方式描绘出来,再读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文章阅读赏析,了解写作的脉络,这样就打破了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举一反三,释放情感

写作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情感的注入。在作文创新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情感这个角度入手,通过小组合作、朗读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让他们能够从写作中获得乐趣,并了解到情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3]。例如在《我的家乡》的作文教学中,教師可以举一反三,先进行《我的校园》这个题目的描写,学生对于自己的学校都非常熟悉,能够写的内容也会更多。教师要求学生认真感受和思考,将自己对学校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写作段落,融入真实感受,这样的文章会更具感染力。最后教师通过朗读比赛的形势,让学生将自己的文章朗读出来,以投票为准,哪个学生票数最多,哪个学生就会得到奖励,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3.坚持写日记,给予中肯的评价

小学阶段学写日记也是写作教学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写日记,记录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虽然写作教学需要不断创新,但是记录日记这个教学内容应该给予保留。教师鼓励学生写日记,定期进行评阅,中肯的评价,而不是简单的一个“阅”字。学生在日记这个小天地里与教师交流,感受到课堂之外教师给予他们的鼓励和关怀,对于学习和写作的信心会更强,久而久之也会养成“记录”的好习惯。他们不仅会记录自己的心情,而且会将好的文字和自己的体会统统记录下来,这样积少成多,学生的词汇量会不断增加,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4.体验实际生活,产生真实情感

依据新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这就表明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就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就不会总是觉得才思枯竭,他们不但可以顺利地完成写作任务,还可以在描写实际情境的时候流露真情实感。生活就是创作最好的源泉,而小学生的生活内容都比较丰富,小学语文作文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一优势,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创作,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自己增加写作素材,丰富作文内容和思想,从而促进写作质量的有效提高[4]。例如对于作文题目“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联系生活,可以是做家务、旅游,可以是一次商店购物、一个游戏等等,把这些感受运用文字写出来,就会有话可说。

参考文献:

[1]胡培培 . 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途径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35):78-79.

[2]刘新华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04):123.

[3]刘慧敏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01):85-86.

[4]张宇佳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析[J].课外语文:下,2017(02):50.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创新小学语文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