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2017-01-15 12:40雷顺发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初中微课

雷顺发

摘要: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网络应用的技能,在以后的学术研究、工作领域和日常生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如何最大化的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是目前教学面临的严峻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满足不了现在的教学要求,将信息技术和微课教学结合起来,既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信息技术,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大幅度提高学习成果。

关键词:微课;初中;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作为初中教育非要重要的一环,信息技术对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有重要意义。随着教学改革的蓬勃发展,许多教育机构不断尝试更有效的教学手法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更好的教学目标。将微课教学应用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时间短、内容丰富的动态视频教学,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感兴趣,在显著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提高参与度,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生动微课,激发兴趣

根据“初中教学现状报告”中的显示,目前许多学校存在教学方式局限性大,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现象。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需要学生不但要弄懂理论知识,还要有更高的动手能力。但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无法理解某一问题,但由于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得到解答,或者老师演示操作太多,细微关节无法很好的观察到等问题。而微课可以将需要学习的知识重点及难点浓缩在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教学中,让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学习,真正学习并理解某一知识重点、难点,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减少长时间学习带来的学习疲劳,老师也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将难懂的、容易疏忽的知识点强调出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做到全面深入的应用理解,让学生喜欢上课。

比如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时,学生已经对简单的复制粘贴不感兴趣了,没有学习的兴趣了,这时老师可以通过微课教学,将利用Word软件制作完成的祝福贺卡的完整过程简洁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继续学习。老师要及时抓取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祝福贺卡,送给同学、朋友、家人,可以写上美好祝福或者想说的话。很多学生会兴致勃勃的开始动手制作,并利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祝福卡片。等课时结束后,学生不仅能够透彻掌握知识点,还会对学习信息技术保持持久激情,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高度完成教学要求。

二、使用微课,简单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学会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去对待解决问题,最终可以自主操作、主动探索、有效解决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强的操作能力,而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老师在讲台上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这也导致了如果老师操作速度太快,学生看不清,跟不上,对一些问题存在疑问问题,无法快速清晰的理解,直接影响实际操作[1]。而微课不仅可以将操作步骤清晰的展现在学生眼前,还可以利用文字和图片强调图中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点,当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遇到不会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学习微课,解疑答惑,直到自己完全学会,这样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也让老师的教学更有灵活性,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以学习《Flash》为例,它的学习难度较大,如果一开始就给学生讲解图层、背景等专业名词,学生学习起来会非常吃力。所以,可以先用Flash做一些生動有趣的动画,比如高飞的小鸟,摇摆的花草等,把整个过程录制成微课,上课时先播放微课,让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些有趣的动画上,再告诉学生通过简单的步骤学习就可以做出形象生动的动画了,吸引学生对Flash产生兴趣,并打消了学习难度大带来的抵触感,将学习难点制作成一个个简单的学习视频,片段化难点,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习热情。

三、结合微课,分层学习

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学习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学生可以很好的记忆理论知识,却无法落实到实际操作上;有些学生是具有较好的动手能力,但在书面测试上却不尽如人意,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老师深刻理解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并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需要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学习,根据理论知识的不同侧重点进行细化,制作好微课,设置有阶段性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分化细致的学习,可以明确学习思路,有效提高学习成绩[2]。

例如在进行《学习打字》的练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打字练习,比如将打字难度分成四个等级,把打字练习做成关卡制游戏,利用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将打字技巧、标点运用等知识点分别录制,让学生层层递进,在闯关成功后,将微课以通关秘籍的方式播放给学生观看,确保主题鲜明,讲解精准,老师要控制好讲解速度,视频时长,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基础和接受能力自行选择视频内容,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他们更专注的练习,完成打教学要求,并逐步提高熟练程度。

四、结束语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嵌入微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构建体系,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积累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取得理想的教材成果。当然,微课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探讨研究,不能过度依赖微课教学,因此,在利用微课进行结合教学时,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实现微课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祥辉.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Z2):64-65.

[2]庞智亮.浅谈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6,32(09):58-60.

[3]陈晓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中,2011(06).

[4]徐明.微课,让课堂更灵动 ——也谈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 2016 (z1).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初中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