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2017-01-15 12:40黄日荣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优势语文教学小学

黄日荣

摘要:如今,我国科技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被提出,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各地区教育设施不断完善的今天,多媒体已经成为了最基本的辅助教学工具,小学语文教学也借助多媒体的优势收获了丰厚的教育成果。这样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现代化设备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在形式、内容等方面的限制,是具有多重优势的。本文就将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对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和推广应用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优势

引言:

多媒体借助计算机、投影等设备,结合网络资源,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内容,并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现。以这些技术为依托的小学语文教学满足了小学生对于动态化知识、趣味化学习的需求,将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在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及教育改革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在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步入下一阶段的学习铺平道路。以往面对教材中大量的文字和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需要教师不断的强调,整顿秩序才能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这样的强制灌输、被动学习是无法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的。多媒体技术的到来通过声、光、画的展示,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充分集中,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通过调动他们的多感官,也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我制作了一个春雨场景图,利用多媒体的声、形、色这种特质,模拟春雨情景播放出来,同学听到细细的雨丝,轻轻洒落到地上,看到碧绿的草地、红色的桃花、黄色的油菜在细雨的洗礼下,更娇艳、美现。这清晰、逼真、美丽的视频,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刺激学生感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到画面中,看到学生画面产生了兴趣,我适时提问,通过听春雨、看春图,你得到什么信息,说一说,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个个抢着说,生“春雨的声音沙沙沙”,“春雨是细细的雨丝”,“春雨轻轻落到地上”,“春天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春天是绿色的世界”,“春天是粉红的世界”,学生兴趣浓厚,求知欲强,积极、快乐地投入到学习文本中。

二、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语文课堂上也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能否化解这些难题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而在重点和难点处,更是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来突破、化解,让学生结合所见、所感,激发想象,轻松理解。首先,通过展示课本中描写的内容,使原本需要学生凭空想象的画面展现在了他们面前,与课本中的文字建立了联系,更好的促进了理解。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的叶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但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的含义。这样,学生就经历了感知→理解→运用,抽象→具体→抽象的过程[1]。其次是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想象、联想是作者从客观实体上生发出来的。以多媒体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以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例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接着,多媒体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2]。

三、有助于拓宽视听范围

人类感觉器官获取信息主要靠视听觉,而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觉让学生记忆,这种记忆较为枯燥,为被动记忆,记忆的时间也不长。多媒体则从不同方面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学生大脑皮层多个兴奋中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在自学的感知思维中培养了记忆能力[3]。如:《翠鸟》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翠鸟的。为了便于學生观察,就可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放大的翠鸟镜头,让学生从翠鸟的爪、羽毛、眼睛、嘴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看着画面,就能很快的说出翠鸟的外形特征,每每我一提起翠鸟的外形,同学们都能准确无误的告诉我。学生对翠鸟外形特征的认识更直观、准确,记忆也就更为深刻了。

四、有助于激活学生想象

语文是工具性的,学习语文就是为运用,学生从听到说,从阅读理解课文到运用写作,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视、听、说并存的环境,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多姿多彩图画的展示下,更好地开启学生思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我以动画的形式,配上背景图,声音,展示青蛙和小鸟间的对话,争论天到底有多大,学生直观地看到青蛙是坐在井里看天,才有“井口那么大的结论”,小鸟在外边看天,有“天大的很,无边无际”。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青蛙说话是片面的,对事物认识不全面。于是我提出,你想让青蛙全面认识天有多大吗?出示一个坐在井底的青蛙,唱着歌,往外跳的动画,配上一幅有树、花、草、动物、房房、优美的背景图。让学生观看展开想象,青蛙跳出井后,会看到什么,对小鸟会说些什么?请你写下来,学生由优美的风景图作辅助,启开思维,展开想象,写出的话很有童趣,很动听。

五、结语

总之,多媒体技术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但仍有一些不足,但这种不足是发展中的不足,前进中的不足,是瑕不掩瑜的,只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勇于进取,不断探索,扬利去弊,就一定能让多媒体技术这多奇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更加灿烂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刘建丽.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9(18):54-55.

[2]李影.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黑河教育,2014,5(09):19.

[3]周琪.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优势[J].报刊荟萃:下,2018,2(01):137.

猜你喜欢
优势语文教学小学
矮的优势
画与话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