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班主任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017-01-15 12:40袁吉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袁吉

摘要:在当今这个教育改革的新时代,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由于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必须要加强德育工作,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初中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与知识教育相结合,优化班级环境建设,还要通过交流互动促进学生情感流露,从而引导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义;策略

引言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使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灵的维护者。作为初中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远远超过家长,在学生心理发展最为敏感的时期,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正确的心理教育方法以及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初中班主任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初中生心理特点分析

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的学生相比较小学时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心理成长方面。首先,学生生理上迅速发育与其不成熟的心理造成强烈的对比,使许多学生心理发展产生不平衡的状态。很多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心增强,并且渴望得到对方的欣赏,但是由于心理成熟的落差导致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一变化;其次,自我意识的形成使得很多学生开始关注自我形象,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但是由于其审美观以及人生观的不完善,会促使学生过于关注时尚潮流;最后,学生的情感与其内心也存在着矛盾。很多学生的情感会发生很多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其成长过程中从没体验过的,所以很多学生希望找人诉说,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很多学生认为生理以及心理情感的变化都是较为难以启齿的事情,从而导致学生内心的矛盾,阻碍心理正常发育[1]。

二、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般来说,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是良好品德的形成基础,如果初中学生在生长发育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则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等建立有着加大的负面影响。在初中阶段,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其工作不仅是对班级内部进行管理,促进学生更好地增强知识的理解与学习,更多地对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发育有着极大的影响。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可也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2]。并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身心的发育主要受家长以及学校环境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关注,增强对学生的关爱,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压力得以释放和发泄,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加学生对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初中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与知识教育相结合

很多教师以及家长认为,学校是主要传授知识的地方。此种观念没有错,但是在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中,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要求逐步提升,学校除肩负知识传播的作用外,还应注意学生身心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至于知识教育相同的高度[3]。在一定程度上,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生考试过程中,好的学习成绩可以激发学生继续努力的积极心态,但是相对的成绩不好的学生可能会产生消极心理,班主任在进行成绩点评过程中,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以及学生心理成长特点,寻求方法促进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避免消极负面心理的产生。针对成绩较好的同学,适当的拓展学生视野,避免学生骄傲心理的产生。而对于某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鼓励增加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避免青春期学生产生骄傲或自卑心理,促使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学习成绩的上方面共赢。

2.优化班级环境

初中生处于生理发育以及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正确对待学生的身心问题,已经成为初中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受自身发展影响,更大程度受外界因素影响。所以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的引导者,班主任的工作就显得任重而道远。初中时期学生的成长主要受兩方面影响,一方面来自家庭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校园环境的影响。在家庭因素方面,班主任教师应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针对每个孩子的变化,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增强家长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关注,积极与学校配合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学校方面,教师应加强对班集体的管理,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主题班会,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排解心中问题的环境,使同学们对自己成长中的疑惑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组织某些体育活动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等,使学生在游戏的同时建立健康的心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促进学生情感流露

初中时期的学生,其心理发育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不仅是生理以及心理各方面不平衡,产生矛盾造成的,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压力以及情感的不流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所以作为初中班主任,在学生日常学习中应注意学生心理及行为变化,调动学生情感,拉近班主任与学生间距离,促使学生向老师敞开心扉,加强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的培养,进一步避免学生不良的心理问题的产生,确保学生健康成长[4]。

结语

总之,作为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已然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重点。作为与初中学生学习生活最为亲密的班主任,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拉进学生与教师间距离,才能更好地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初中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秀娥 . 初中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95-97.

[2]王登建 . 初中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8:14+16.

[3]卢海燕 . 初中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育[J].河池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83-85.

[4]蒋洁 . 初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校园英语,2017,08:52.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