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道德与法治

2017-01-15 12:40康文利
赢未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初中政治学习兴趣培养

康文利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人生中最缤纷、最梦幻、最灿烂的年纪,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都是与教师一起互动,所以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因此,如何教好道德与法治,让道德与法治对学生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就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文章主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进行论述,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政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引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对所学知识充满兴趣,他们的创新潜能就会不断地被激发出来,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主阵地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更应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创新教学手段,探寻适合高中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认同感,为培养身心和谐发展、心智健全的新时期建设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让学生主动学习,更利于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

传統的教学理念是: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传统的政治课堂气氛是:死气沉沉、单调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良好、有效的激发和调动。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反馈、教学模式和手段做出及时的调整。因为课改后提出的新要求是:要让学生在开放化、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环境中学习,并且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和探究能力等,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中[1]。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归实际,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好的了解。比如,在讲“我与父母交朋友”这一课时,让学生讲讲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不管是战争,还是友谊,都可以讲出来,并让学生谈谈在以后的生活中应该如何和父母和睦相处,如何成为一个交心的朋友。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踊跃说出自己的看法,使课堂充分成为他们交流和学习的阵地。

二、结合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兴趣

社会热点在课堂上可以作为学生开展实践探究的资料,巩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把握,同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实践探究,还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珍爱生命》一课时,我结合了“5·12”汶川大地震进行介绍。“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派出救援队伍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紧急下达中央财政拨款,各地也纷纷支援灾区救灾,提供大量救援物资、派出大批救灾人员,广大民众也纷纷捐款捐物支援抗震救灾。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震撼了大多学生的心灵,学生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从被困废墟却仍坚持生存的希望的求救者身上,懂得了坚强,从那些不顾生命危险、争分夺秒的救援人员身上,懂得了责任、爱心,从全国上下情系灾区、支援抗震救灾的热情,懂得了团结的力量,在学校开展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时,也看到了我们的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内心的情感,踊跃捐款[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能够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课堂实践探究活动,对学生及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在自我的感悟中得到情感的提升,“把外在的知识、价值观念和规范等文化转化为个人的内在精神,是教育活动中最本质的转化”。

三、让生活走进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兴趣的重要来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为我们的受教育者是活生生的人,都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所以教学中要注意把知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生活实践,亲自体验、感受、思考,从而使生活更有意义,也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3]。例如:在讲“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列举平时生活中碰到的吃亏上当的事例,问作为消费者有哪些权利被侵犯了?权利被侵犯后一般会怎么办?还有,讲到投资方式时,可问一问学生的压岁钱如何使用,怎样使其保值并增值呢?如何认识“天价月饼”,“有毒奶粉大头娃娃事件”,老字号南京冠生园倒闭事件,等等。相信,这些问题一定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的热情。

四、合理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事实,塑造学生的人生观

我国尤其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无论是大城市还是穷乡僻壤,国家依旧在积极地为这些地区进行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无论是学校的硬件还是软件条件都在得到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强化。因此,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教学手段也越发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教学内容就更加丰富[4]。这个时代,我们不需要只会学习的人,我们要求学生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所以,教师就可以在讲课的时候及时地提出相应的时事政治,抓住教育的时机,这也会对教学成果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善于捕捉这得来不易的教学时机。比如,在讲“老师伴我成长”这一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举出自己的老师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关心学生的,通过老师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辛苦,让他们对老师更加尊重,也对每天辛苦工作的父母更加理解和尊重。

结束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是当今世界关注的重要教学策略。从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学习,让他们主动去探索知识,主动去开拓思维。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充分融入生活,把政治和生活完美结合,用生活诠释政治,让政治走进生活中,激发学生兴趣。

参考文献:

[1] 代蕊华. 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初中政治[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441-442.

[2] 卢建筠. 有关初中政治课改形势下的创新教学[J].广东教育出版社,2015(24):145-146.

[3] 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有效课堂教学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1):145-146.

[4] 高爱玲.有关初中政治课改形势下的创新教学[J].东方青年·教师,2017(10):55-56.

猜你喜欢
初中政治学习兴趣培养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研究